導讀
從2016年到2017年, 從BAT到獨角獸, 中國AI產業火力全開, 創投界砸下重金, 頂層設計相繼出台, 圍繞著這一領域的話題和產業鏈正在爆髮式增長……
10月19日, DeepMind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正式推出人工智慧圍棋程序AlphaGo的最新版本AlphaGo Zero, 題目叫《無須人類知識掌握圍棋》, 讓業界為之一震.
與此同時, 一幅雜誌封面圖片也在國內外社交媒體上流傳, 一個滿臉鬍鬚的年輕乞丐坐在街邊乞討, 身旁的機器人(21.500, -0.60, -2.71%)向他手裡的杯子投擲螺絲和螺帽, 他身旁的小狗也驚訝和擔憂地看著旁邊走過的機器狗.
這幅圖片對應的文章叫《黑暗工廠》: 十年前, 工業機器人幫助工人完成任務, 現在工人們則在幫助機器人幹活. 這樣的預言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
互聯網時代正在步入下半場, 人工智慧 (AI) 勢不可擋. 在這場變革中, 中國湧現了一大批 '網紅' 企業, 曠世科技, 商湯科技, 海康威視(36.000, -0.18, -0.50%), 科大訊飛(49.700, -0.84, -1.66%)……BAT等互聯網巨頭更是在密切介入這一領域.
從2016年到2017年, 從BAT到獨角獸, 中國AI產業火力全開, 創投界砸下重金, 頂層設計相繼出台, 圍繞著這一領域的話題和產業鏈正在爆髮式增長.
要想紅, 做人工智慧
'不懂人工智慧都要被時代淘汰了, 跟這方面沾邊的, 投資都好拿一些. ' 這是很多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傳統企業負責人的共識.
從工業到教育, 醫療, 再到日常生活服務, 不管公司大小, 做什麼, 都在談人工智慧. 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 滬深兩市人工智慧概念股約有34家, 包括科大訊飛, 曠世科技, 海康威視, 商湯科技等明星企業, 這些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均上漲, 海康威視三季報同比增幅將達到15%至35%.
在剛剛過去的10月24日 '程序員節' 上, 科大訊飛把自己的首屆全球開發者節定在了那天, 同時發布1024 AI·生態計劃, 並為此砸出10.24億生態扶持基金.
會上,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鬱公布了一串數字, 目前訊飛開放平台累計終端數達到12億, 日均交互次數共計40億, 接入的開發者團隊已達46萬, 比去年同期的20.2萬增長了127%, 共佔AI行業開發者的64.2%.
值得注意的是, 作為一家安徽起家的企業, 科大訊飛正從長三角一帶逐步往華南地區擴展. 科大訊飛華南公司副總裁吳駿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公司將在南沙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 此前, 2016年底, 科大訊飛已在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啟動人工智慧大廈建設, 2020年將投入使用.
在誕生了科大訊飛的長三角地區, 另一家AI概念企業近幾年頻頻曝光. 今年6月, 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HS發布報告, 安防領域獨角獸企業——海康威視佔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1.4%, 連續六年位列全球第一.
作為全球最大的安防廠商, 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和數據運營服務提供商. 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4.48億元,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92億元.
如今, 其視頻監控產品也已介入人工智慧領域頗深, 尤其是在交通行業的應用, 基於智能分析及大數據技術, 在縮短決策時間, 減少人力耗費, 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明顯效果.
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目前, 在安防行業內, 人工智慧演算法使用最多的還是在視頻映像領域. 將來需要在海量異構資訊的基礎上, 充分發揮機器學習, 數據分析與挖掘等各種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優勢.
在北京, 一家網紅企業也吸引著全球的關注——成立剛滿6周年的北京曠世科技有限公司, 已經成為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的翹楚.
'6年前剛創業時, 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下一波熱潮, 當時就定下了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計算機視覺的方向. ' 曠世科技副總裁吳文旻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在計算機視覺和人眼識別領域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豐富的應用場景.
截至目前, 曠視的Face++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的API已經服務了近7萬開發者, 已被調用60多億次; 身份認證平台在2016年為2.1億多人提供了刷臉服務, 覆蓋了85%的金融市場智能化應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從2014年到2016年底, 人工智慧產業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40.25%. 預計到2018年, 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03.3億元.
此外, BAT等互聯網巨頭都在爭相收購初創型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公司, 來迅速獲得核心技術, 搶佔市場. 全行業都在涉足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 已經開啟產業界一個新時代.
BAT和獨角獸的卡位賽
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已有幾十年歷史, 而近兩年的突然爆發, 是大數據資源的積累, 運算能力的提升和市場的爆點三者結合的結果.
華泰證券(20.070, -0.45, -2.19%)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章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人工智慧行業可以分三個領域, 第一個是基礎理論, 包括演算法, 晶片的公司, 主要是BAT, 京東等在布局; 第二個是數據積累, 一些雲平台或大數據的公司, 包括科大訊飛, 海康威視等在布局; 第三個層面是行業應用, 產業應用, 主要是一些製造業企業.
這一波人工智慧屬於第三次浪潮, 其出現在技術上主要取決於演算法的進步, 運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這些因素糅合起來之後又跟上整個市場的需求, 各類應用場景的出現, 風口也就伴隨而生. 吳文旻指出, 很多過去只存在於實驗室中的技術如今已經應用到了產品上, 進入了大規模商用的階段, 比如iPhone X帶3D的人臉識別.
'在應用中培育產業, 發現技術的不足, 推動技術進步. ' 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指出, 市場在其中至關重要.
2017年, 從頂層設計到地方政策, 人工智慧更是成為 '香餑餑' . 比如, 針對企業轉型發展, 出台專門的資金扶持政策, 針對企業工業技改投資, 實施智能製造工程等方面, 出台補貼政策, 並加大對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新興產業的政策傾斜.
但受訪專家也都表示, 中國目前人工智慧產業尚處於成長初期, 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學資金, 科技人才和物力, 即便是資金技術雄厚的巨頭企業也很難在全部領域全面開花, 很多公司往往會選擇幾個重點領域進行重點布局.
中信證券(17.860, -0.06, -0.33%)的研究報告顯示, 基於從產業資本投資方向, 行業屬性及發展路徑等幾個維度的比較分析, 認為重點布局在機器學習, 映像識別, 智能機器人三大領域的公司最可能脫穎而出.
張文強則表示,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技術上有領先的地方, 但是致命的缺陷在於沒有掌握數據, '很多數據掌握在大公司手裡, 大公司一旦將某些技術進行開源, 這對創業公司打擊將會非常大. '
因而, 對創業公司而言, 數據就是生存下去的關鍵, 擁有數據就搶佔了先機, 沒有數據就難為無米之炊. 以語音識別為例, 科大訊飛前期花大價錢做了標註, 構建的資料庫就是它的競爭優勢.
但人工智慧創業並不容易. 根據36氪研究院的數據, 從2011年到2015年是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的成長高峰期, 而到了2016年, 人工智慧公司成立的數量大幅減少. 這預示著第一波人工智慧的布局已經完成卡位, 2017年的新入玩家, 在戰略布局上已經慢人一步.
AI產業地圖: 京粵浙佔據半壁江山
資本熱動之外, 地方政府在培育人工智慧企業方面, 也是不遺餘力.
目前, 中國的人工智慧產業主要還是布局在北京, 廣東, 浙江, 上海等沿海發達省市. 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 滬深兩市人工智慧概念股約有34家, 其中北京有9家, 廣東5家, 浙江5家, 三地的總和已超全國半數.
尤其北京, 已經是AI創業集聚中心, 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以深度學習, 視覺識別為主的曠世科技, 商湯科技等.
目前, 北京地區有60餘家上市公司布局人工智慧和智能硬體產業, 包括百度, 360, 聯想, 京東, 小米, 京東方, 紫光等, 百度已獲批建設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據賽迪調研統計, 2016年北京地區人工智慧和智能硬體領域融資案例83起, 融資額超過40億元.
實力位居第二的是廣東省, AI概念股佔據5席, 其中深圳2家, 明星企業主要是圖普科技, 瑞必達等. 除了這些概念股, 廣東省 (主要是深圳市) 擁有華為, 騰訊, 大疆無人機等人工智慧巨頭, 集中在感測器, 機器人等硬體領域.
作為製造業大省, '廣東人工智慧的發展主要和東莞等地的製造業轉型升級有關. ' 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教授王國利指出.
資訊經濟領先全國的浙江, 人工智慧概念股中同樣佔5席, 主要在杭州有4家, 寧波1家. 浙大網新(14.400, -0.28, -1.91%), 海康威視, 恒生電子(52.120, -0.30, -0.57%), 思創醫惠(13.060, -0.42, -3.12%), 慈星股份(9.990, -0.09, -0.89%), 都是近兩年的明星企業.
杭州的阿里巴巴在電商, 物流等零售服務業務體系內廣泛布局人工智慧後, 其觸手逐漸延伸到風控, 城市管理, 醫療健康等諸多領域, 並設立了人工智慧實驗室, 阿里研究院, iDST等. 今年10月, 阿里還成立了達摩院, 並納入了人工智慧的世界級泰鬥Michael I. Jordan和美國工程院院士李凱, 計劃投資千億布局AI.
杭州市科委的數據顯示, 統計到2016年底, 杭州共有36家人工智慧企業, 超過廣州的32家, 打破了 '北上廣深' 的傳統格局, 排名全國第四.
艾媒諮詢調研數據顯示, 共有82.8%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分布在北上廣深, 在北上廣深之外, 浙江和江蘇分別擁有5.4%和3.6%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在受訪專家看來, 廣東和浙江發展人工智慧的共同點是, 因為有龐大的製造業基礎, 均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困境, 對人工智慧產業有著急迫的現實需求.
而北京在資本, 技術和人才上的優勢遙遙領先, 三者的集聚催生了各類新興業態的快速發展, 尤其是人工智慧這樣的高度知識密集型產業. 但前Google智能搜索科學家吳軍指出, 北京需要將這一優勢和產業結合.
人工智慧一定要和傳統行業結合才能體現出價值和意義, 這是業界共識. 人工智慧誕生之初, 主要就是為了解放傳統行業中從事髒活, 累活, 風險活的低端勞動者, 更多的是以 '機器換人' 的形式出現在各行業中.
正如多位業內人士所說, 中國為什麼能在人工智慧領域引領? 和產業轉型分不開.
比如, 科大訊飛和傳統行業的密切合作. 吳駿華指出, 科大訊飛之所以在華南布局人工智慧,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珠三角製造業基礎較好.
蘭建平指出, 浙江人工智慧產業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 場景化的應用數量多, 數量在全國前三. 得益於 '十二五' 到 '十三五' 期間大力推進機器換人, 人工智慧得以應用於各類傳統企業的改造.
但不可忽視的是, 儘管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 但是商業落地舉步維艱. 日前, 麥肯錫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2016全年, 全球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投資約300億美元, 與2013年相比多出3倍. 然而, 投資的90%用於研發, 10%用於收購, 人工智慧的商業價值並未充分體現.
'並不是所有領域加上人工智慧, 都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利用人工智慧改造傳統行業時, 企業應謹慎論證用戶需求. ' 業內專家表示.
不可否認的是, 從事各種基礎任務的工業機器人已經存在, 智能化的顛覆效應已經避無可避, 人類需要真正開始思考如何與機器相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