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暢銷書《智能時代》作者, 前Google智能搜索科學家吳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所說, 智能革命將重新定義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 智能化也會對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衝擊.
他指出,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剛剛開始. 中國很強調技術, 尤其企業家很看重技術, 但是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技術積累還不夠, 相對應的人才也比較緊缺,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的觀念還跟不上. 不過, 中國的人工智慧可以在很多地方得到比較快的應用.
大數據和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
《21世紀》: 你在《智能時代》一書中提出大數據和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 如何重新定義?
吳軍: 人做很多事未必是最擅長的, 有時候機器會比我們做得還好. 舉例子來說, 最早的時候, 我們人的體力是不夠的, 比如生產東西, 搬東西的時候力量絕對不如機器, 所以工業革命的時候, 機器取代人做了很多工作, 人類的物質生活就極大地豐富了. 當然,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機器做不了的, 比如腦力的勞動. 但現在, 計算機和人工智慧證明了在腦力上他們很多時候做得也不差.
所以從最高層次來講, 機器在工業革命時把我們人的四肢解放出來了, 讓我們能夠從事更多腦力活動. 人工智慧則能夠將我們的腦力解放出來, 讓我們從事一些有創造意義的活動.
從中等層次來講, 當機器在工業革命中誕生後, 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我們人類的健康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 人均壽命從不到40歲提高到將近70歲. 現在當然還有很多頑疾很難治療, 主要和衰老有關, 比如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 中風等等, 這些疾病用傳統的方式來治療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 但是, 如果用機器治人的話, 可能能夠解決很多的問題.
從低層次來講, 機器能夠讓我們的製造業, 服務業發展, 讓物質生活和娛樂生活更加豐富. 從這三個層次來講, 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人類的生活.
《21世紀》: 近幾年人工智慧可謂是風口中的風口, 是什麼原因帶來了這樣的發展? 你認為是大數據嗎?
吳軍: 大量數據的使用, 最大的意義是讓計算機完成一些過去只有機器才能做到的事情, 最終帶來一場智能革命. 從曆史來講, 當一個數據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後會有一個爆發. 爆發可能會有一個引爆點, 這就是一年多前AlphaGo贏了李世石這件事.
第一, 技術的積累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第二, 強調一個摩爾定律, 即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和存儲數據的能力非常強, 不然光有數據是不夠的; 第三, 新一代數學模型, 演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以前也有數據, 但是模型與演算法不成熟, 使用數據的效率不高.
《21世紀》: 大數據思維對人類社會 (商業模式, 社會生活等方面) 的影響具體如何體現?
吳軍: 這存在很多方面的影響. 以前我們得到知識的次序基本是這樣: 通過很小數量的經驗總結出一個規律, 再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這裡面會有很多的不足, 最典型來講, 很多問題我們以為是A原因, 最後發現是B原因. 但是計算機有時候會反過來, 它知道了一些結論以及產生這些結論的原因的一些相關性, 因果邏輯這條鏈它建立不起來, 但是相關性是一個思維方式的變化.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相關性都是固定的, 只是總體來講, 用強相關性來解決今天的一些問題變得很重要. 有時候, 因果關係不好找, 但是有了大數據以後, 兩件事情的相關性可以很快地找到, 這對未來商業有一定的顛覆作用.
三類公司將受益人工智慧
《21世紀》: 現在人工智慧相關的產業非常多, 你覺得前景更好的是哪些行業?
吳軍: 資本有時候是熱錢, 不一定理性, 但是從真正的誰能受益的角度來看, 主要有三類公司:
第一類不需要資本, 中國的話是BAT, 科大訊飛等公司, 他們有足夠的技術和足夠的數據, 他們的業務需要直接用到人工智慧.
第二類公司是擁有數據的很多企業, 他們總的來講沒什麼技術, 而且因為體制原因, 基因原因等, 自己開發技術也未必是一件很有效率的事, 比如我們的移動運營商, 大央企, 銀行等. 這就給了第三類公司一些機會, 這類公司需要了解第二類公司的業務邏輯, 然後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來提升他們的效率. 中國的經濟體量是很大, 超過10萬億美元, 如果能提升2%的效率, 就是2000億美元. 中國整個互聯網一年創造的財富還沒有2000億美元, 所以這是一件很可觀的事情.
《21世紀》: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漸行漸近, 人類也開始重新思考自身價值, 一個擔憂在於未來很多職業會被替代, 這個衝擊會有多大?
吳軍: 人就分兩種, 一種是跟上時代進步, 一種是被淘汰. 曆次工業革命都是這樣, 一般要花半個世紀來消化這件事情. 現在在中國的情況還好, 因為中國把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縮短到一次, 有人享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有人享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還有些是享受第三次的, 第四次又來了. 目前, 人工智慧對歐美的衝擊可能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