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冷年後國內空調市場前期蓬勃的出貨行情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 儘管零售市場已經沒有了旺季時期的井噴狀態, 但是充沛的渠道資源和流通商高亢的囤貨積極性仍然在給工廠源源不斷輸送著豐富的訂單. 如此火熱的出貨行情讓許多部品企業都應接不暇, 在對未來幾個月做生產規劃的時候更是戰戰兢兢, 當下的出貨態勢已經超過了許多企業的預期, 或許, 大多數廠商對國內市場的規模化認知還只是停留在2017年度之前.
然而, 盛景之下的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 經曆過一年半之前那巨量庫存困擾的空調企業都無法淡化那時候刮骨療傷之痛.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 正是由于謹小慎微而錯失2017年度大行情下豐富的機會也讓很多的廠商難以釋懷. 空調市場在最近兩個年度內的大落大起, 使得空調企業在患得患失間難以安穩.
即便是再激進的企業其實也明白, 眼下出貨量的高增長所推高的只是庫存量, 零售量的增長遠遠滯後於出貨量的增幅, 所以, 後期終端市場的走勢將決定當前處於高增長的出貨行情能夠持續多久. 來年旺季時期的產品消化速度也決定了庫存量是否會成為一個輪迴般的陰影, 而這也將是2018年度國內空調市場發展的主軸之一.
產銷模式的變革和對線下體系的再重視, 將在未來一年交織出更多絢麗的畫面, 不論是 'T+3' 還是勤進快銷, 還是零庫存下的即供即需模式, 幾乎都把終端上牆量作為了產品流通的牽引, 以致於所有的渠道資源都向終端傾斜, 用戶導向思維下終端成為了整個空調產業的資訊源. 與此同時, 在電商平台經過了數年的高速增長之後, 於線上領域已經取得穩固地位的品牌重拾線下體系, 而在夯實了線下渠道的許多品牌則把線上也作為了戰略中心之一, 兩線領域的商業競爭瀰漫著看不見的硝煙, 商業體系的構建和拓展是企業實現自我突破最直接的路徑, 甚至影響品牌格局的變動, 這也讓2018冷年的空調市場充滿看點和期待.
品牌推廣競爭也是來年市場的主軸之一. 如今空調產業的品牌化推廣給消費市場和業內商家彷彿是奉上了一場場視覺盛宴, 場景化, 年輕化, 輕奢華, 互動化的品牌推廣方案讓人耳目一新, 不再是生硬冰冷的品牌宣傳, 不再是單調籠統的品牌灌輸, 哪怕是一次簡單的促銷活動, 都富有趣味和格調. 空調企業都在全面擁抱互聯網和年輕一代的消費用戶, 清新時尚, 妙趣橫生的品牌推廣和交互活動, 渲染出一個全新的品牌推廣時代.
2017年度長期出現的斷貨行情改變了市場的供求關係, 階段性的賣方市場鞏固了空調市場的價格剛性, 而各種材料成本的上漲也推高了價格體系, 尤其是空調工廠集體性的產品結構升級, 讓產品重心不斷上移之時也助推均價上揚. 在2017年度末期和2018年度初期, 行業再次出現了一波漲價潮, 材料成本和嚴格的環保舉措是直接原因之一.
儘管以格力和美的為代表的主導品牌的高定價策略, 給空調產業生態圈的維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對價格走勢起本質左右作用的仍然是供求關係, 明年旺季時期的價格走勢決定權在於市場本身的需求, 當需求湧現的速度大幅低於當下庫存的上升速度, 那麼階段性, 局部性的激進價格競爭方式可能會成為被廣泛採用. 圍繞著價格主軸的策略制定和市場運營, 也將決定眾多空調企業的生存發展境況.
是在2017年度整體市場規模的基礎上盤整, 還是回歸到前期的平台周期內, 抑或是複製2017年度的寬幅增長行情, 現在看來一切都顯得撲朔迷離. 國內空調市場發展至今, 還沒有出現過連續三個年度的大豐收行情, 2016和2017年度市場都奉上了一次盛宴, 且看2018年度能否創造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