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另类城市地标发布R11s:全面屏加持

1.OPPO另类城市地标发布R11s:全面屏加持; 2.旗下三大品牌 这家公司才是智能手机市场探花; 3.三星CEO在美演讲称「苹果服务比较好」; 4.Counterpoint: 全球近50%的用户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时间超5小时; 5.天线软板才是 iPhone X 出货最大瓶颈, 自 11 月起将有所改善; 6.特斯拉 '国产' 将近? 与上海签建厂协议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复制 laoyaoic 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OPPO另类城市地标发布R11s:全面屏加持;

非常突然, OPPO官方今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宣布了旗下的新机R11s. 这次OPPO包下了北京, 上海, 沈阳, 重庆, 深圳, 长沙, 苏州, 成都和广州九大城市的地标建筑, 突出了R11s的九大新特性. 这些新特性包括更好用的全面屏, 更持久的续航, 更快的ColorOS, 更清晰的人像, 前后2000万像素, 更舒适的手感, 更强大的双摄, 更智慧的美颜以及更明亮的夜拍.

由此来看, R11s相比R11来说, 在电池, 摄像头, 屏幕, 工艺以及系统方面都会有所升级.

事实上, R11s此前已经在工信部现身, 其采用了类似三星S8的全面屏设计, 采用18:9三星AMOLED显示屏, 背部设计与OPPO R11基本一致, 采用了全金属机身, 微缝天线设计, 双摄像头位居左上角.

配置方面, 它将搭载骁龙660处理器, 配备4GB内存+64GB存储, 支持VOOC闪充, 拍照及自拍应该会有所升级, 但详细规格目前还不清楚.

以OPPO的风格来看, 未来新机的产能应该不必担心, 很有可能为成为销量最好的国产全面屏手机.

快科技

2.旗下三大品牌 这家公司才是智能手机市场探花;

OPPO手机

凤凰科技讯 据Android Authority北京时间10月22日报道, 在智能手机市场上, 各大厂商争的不是第一和第二, 而是排在三星和苹果之后的第三. 通过成功进入亚洲和欧洲市场, 现在又要进军美国市场, 华为一直在努力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探花. 但是, 在实现其愿望前, 它必须首先通过这家相对默默无闻的公司——步步高——这一关.

步步高是中国的一家跨国公司, 在多个消费电子市场——耳机, 蓝光影碟机和智能手机——拥有很多受欢迎的品牌. 例如, 步步高在智能手机市场拥有三大品牌: OPPO, vivo和一加.

步步高是何方神圣?

自1990年代以来, 步步高先后涉足中国多个消费电子领域. 步步高创始人是段永平, 在通过小霸王游戏机赚得逾人民币10亿元后, 1995年段永平不再管理一家工厂, 后来创办了步步高. 目前步步高旗下拥有多家工厂, 雇佣有逾1.7万名员工.

步步高开始时生产CD唱机, MP3播放器, DVD影碟机和其他家用电器. 2004年, 段永平与陈明永创办了OPPO, 并由后者出任首席执行官. OPPO利用了段永平在视频播放设备市场的经验, 销售DVD和蓝光影碟机, 后来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vivo创办于2009年, 由段永平和沈炜 (担任首席执行官) 创办. Vivo 2011年推出了首款自主品牌智能手机, 主打轻薄外形设计, 在营销上则走名人路线.

一加——可能是西方客户最熟悉的步步高旗下品牌——并非是由段永平一手打造的, 而是由前OPPO副总裁刘作虎和裴宇创办, 是OPPO旗下一个品牌. 这当然也意味着它属于母公司步步高. 在步步高旗下三大智能手机品牌中, 一加是最高端品牌, 采用不同于OPPO和vivo线下零售的商业模式, 主要通过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销售. 亚马逊帮助步步高进入了欧洲和美国市场.

步步高甚至超越苹果

在智能手机市场, 步步高是一家重要公司, 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 长期以来, 不仅仅在中国市场, 在国际市场OPPO和vivo也是重要厂商.

通过建立庞大的零售商网络, OPPO和vivo在中国市场成功超越曾经似乎战无不胜的小米——主要通过网络销售. 苹果和三星在成本方面不是包括步步高旗下品牌在内的中国本土厂商的对手. 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资料显示, 华为是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市场份额约为20.2%, OPPO, vivo紧随其后, 市场份额分别为18.8%和17%. 步步高旗下智能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35.8%.

本土品牌占领中国手机市场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资料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OPPO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3090万部, vivo为2580万部, 加在一起为5670万部. 相比之下, 三星第一季度出货量为7860万部, 苹果为5190万部. 据Gartner称, 步步高旗下品牌出货量超过了苹果, 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但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资料, 苹果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只是领先优势很小. IDC的数据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 三星全球市场份额为23.3%, 苹果为14.7%, 其次依次是华为 (10%) , OPPO (7.5%) 和vivo (5.5%) . 步步高旗下品牌市场份额之和为13%, 略低于苹果, 但领先于华为. 一加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 对各厂商排名几乎没有影响.

各厂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变化

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虽然可能存在误差, 但数据仍然表明步步高与苹果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榜眼之争相当激烈.

步步高能否征服西方市场?

步步高似乎对仅仅成为中国市场领头羊并不满意, 它最近超过三星成为印度市场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 步步高旗下还有一个手机品牌ikoo, 它尝试利用步步高在儿童教育玩具市场的经验, 开发世界上首款教育手机.

通过推出多个品牌, 步步高使其产品能更好地适合各个细分市场. 这一战略显然在中国获得了成功, 能否在西方市场奏效还有待观察. 澎湃新闻网

3.三星CEO在美演讲称「苹果服务比较好」;

集微网消息, 日前三星电子共同CEO权五铉宣布, 将在明年2018年3月退休, 此举引发南韩国内一片震惊, 在上周四权五铉, 参加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场公开演讲, 他也是首次公开响应了三星与苹果手机的比较看法, 他表示「就服务而言, 苹果是比较好的. 」

根据《韩联社》报导, 权五铉是在美国华盛顿, 向一群美国商业领袖演讲时脱口而出, 他表示「我想每一种手机都有强项与弱点, 就硬件而言, 三星手机可以说是最棒的之一, 至于服务方面, 某种程度来说, 我想苹果是更好的」, 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 智能手机的龙头就属苹果与三星, 两者也常常被拿来比较, 权五铉也说「不要问我哪一种比较好, 这就像问寿司与泡菜一样, 我真的没概念, 这要看你的口味偏哪边. 」

4.Counterpoint: 全球近50%的用户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时间超5小时;

集微网消息 (编译/丹阳) Counterpoint最新数据显示, 全球近50%人口使用手机, 年度支出超过3700亿美元, 而这些用户中近一半的人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竟超过5小时. 从电子通信到内容消费, 再到商业视角, 短短10年时间里,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 可见智能手机在短时间内确实改变了世界.

调查显示, 在所有的手机用户中, 有近25%的用户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甚至超过7个小时, 这些才是真正的 '超级手机党' . 当然, 他们之所以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上主要是因为工作, 比如: 业务运行, 或者处理文字数字内容等.

纵观地区趋势, 新兴国家用户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比在发达国家要多. 在新兴国家中, 马来西亚用户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智能手机上. 调查显示, 超过55%的用户说他们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 而且这种趋势将也极有可能向更多新兴市场蔓延. 在发达国家中, 日本用户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最少, 有近43%的用户声称每天他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不到3小时.

如上图所示, 在所有被调查国家中, 使用智能手机浏览互联网和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活动. 平均64%的用户每天都在智能手机上浏览互联网, 62%的用户则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 而与亚洲和非洲的新兴市场相比, 语音通话仍然是许多市场(如德国和日本)的首选通信方式, 这种通话方式近56%的用户会选择. 而在亚洲和非洲, 发短信则是首选, 被54%的用户所采用. 也许语音电话因为各种额外费用过多, 而不被亚非用户过多采用.

在发展中市场推动下, 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也正在缩短. 全球智能手机的平均更换周期降至21个月. 墨西哥用户更换智能手机最快, 每18个月更换一次. 其中每三个用户中就有一个每隔12个月就会升级他们的设备. 而日本用户每26个月更换一次设备, 是所有参与国中更换设备周期最长的.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成熟用户群获得了更多的优质, 持久的设备, 因此不需要频繁的升级.

针对消费行为方面, 过50%的澳大利亚, 中国, 德国和沙特的智能手机用户透露, 他们愿意花费超过400美元来更换目前的智能手机. 而超过30%的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手机用户愿意花500美元购买下一部智能手机. 且苹果在两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超过85%的用户, 如使用苹果则不会更换品牌. 尽管苹果还是日本的主要智能手机品牌, 但只有13%的日本用户愿意花400美元购买下一款手机. 这说明日本消费者通常比其他市场的同行更保守, 因此升级周期相对缓慢.

5.天线软板才是 iPhone X 出货最大瓶颈, 自 11 月起将有所改善;

集微网综合报道, 众所期待的 iPhone X 即将于10月27日在全球开启官方预购活动, 首批将于11月3日发货. 此前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计, iPhone X 上市初期的备货量是200-300万部. 此外, 凯基证券最新报告指出, iPhone X目前组装良率已稳定, 但因零组件短缺故出货量有限, 预计自 11 月开始将改善.

据凯基证券透露, iPhone X 短缺的零组件包括: 天线软板, 双镜头广角相机软板, 3D感测的点阵投影器 (Dot projector) . 其中, 天线软板的短缺是影响 iPhone X 出货的最大瓶颈.

对此, 凯基证券下修今年第4季 iPhone X 的出货量, 预计出货量由 3,000-3,500 万支下修至 2,500-3,000 万支, 但同时凯基证券也相信 iPhone X 在 2018 年第 1 季会有显著成长, 预计季成长超过 50%.

天线软板

为何 iPhone X 的天线软板会缺货呢? 据郭明錤分析, 因 iPhone X 的天线规格比 iPhone 8 高出许多, 故天线软板需要特别的材料, 配方, 设计, 专利, 制程, 设备与测试, 目前仅有日本村田制作所与台厂嘉联益可以满足苹果的需求.

日本村田制作所本来是苹果主要的天线软板供应商, 但是 10 月 15 日, 村田宣布旗下的金泽村田制作所从索尼手中接收了位于石川县的零件工厂. 村田制作所将把其作为新工厂, 用来生产自家研发, 可将薄膜状树脂进行堆叠的智能手机用高性能基板 '树脂多层基板' . 到 2018 年春季, 计划使整体产能增至 2016 年度的 2 倍以上. 随着购买工厂, 村田制作所将增加最尖端电子零部件的产能, 试图与不断崛起的亚洲企业拉开距离.

由于村田的出货问题可能要到 2018 年春季才能解决, 因此临时改由第二供应商嘉联益完全接手订单. 然而, 嘉联益扩充产能也需要时间, 而且嘉联益与村田的设计, 设备与制程等均不同, 因此预计最快也要等到 11 月才能开始大量生产.

双镜头广角相机软板

而导致 iPhone X 出货困难的第二个瓶颈是双镜头广角相机软板. 因 iPhone X 的双镜头规格提升, 主要是长焦相机配备 OIS 与镜头升级至f/2.4, 加上广角相机与长焦相机采用非共基板设计 (三星与华为双镜头均采用共基板设计) , 故软板规格要求较高.

据悉, LG Innotek 是 iPhone X 双镜头的主要供货商, 去年 iphone 7 Plus 的广角+长焦复合双摄像头也出自该公司. LG Innotek 的广角相机软板是由韩国柔性线路板(FPCB)专门制造企业 Interflex 提供的, 据郭明錤透露, 现在该软板因质量问题而导致供应短缺.

3D感测的点阵投影器 (Dot projector)

此外, iPhone X 短缺的零组件还有 3D 感测的点阵投影器 (Dot projector) . '点阵投影器' 构成被称为 '罗密欧 (Romeo) ' 的发射模组, 可在用户脸部投射 3 万个光点, 测绘出用户独特的脸部特征; 接收模组称为 '茱丽叶 (Juliet) ' .

毋庸置疑, 人脸识别 FaceID 功能是 iPhone X 的 '关键卖点' ,iPhone X 顶部的 '齐刘海' 部分, 苹果方面称其为原深感摄像头系统, 是实现面部识别功能的重要部件. 由于目前其良品率仍比较低, 供应量有限, 导致 iPhone X 的产量受限.

虽然 3D 感测点阵投影器的出货提升还需要时间, 但郭明錤分析, 点阵投影器已经经过AA ( Active alignment, 主动式镜头定位 ) 与环境测试, 人脸辨识率下降的问题已经解决, 因此认为iPhone X生产最坏的状况已经过去了. 在组装进度上, 郭明錤也预测 LG Innotek 的点阵投影器在 11 月的出货量可以有显著成长, 而夏普在鸿海的协助下预计在 12 月可以开始大量出货.

实际上, 除了天线软板, 双镜头广角相机软板, 3D感测的点阵投影器 (Dot projector) 这三种零件的短缺致使 iphone X 出货困难, 此前 IHS Technology 中国研究总监王阳也有透露, 苹果及其供货商在 OLED 面板制造上也遇到了麻烦. 问题主要在于, OLED 显示屏要和屏下面的 3D touch 层贴到一起, 而这个良率很低, 王阳称, '现在是机器在做屏幕的贴合, 而良率需要积累才能提高. '

6.特斯拉 '国产' 将近? 与上海签建厂协议

今年6月份, 一条关于 '特斯拉确立在上海国产, 并与上海临港签署合作协议' 信息引起不小震动, 一时间特斯拉国产似乎已成定局, 但之后随着上海临港发布的官方声明打破 '谣言' . 虽然声明及时否定, 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特斯拉国产一事是 '无风不起浪' .

10月22日, 随着一条海外消息的发布, 特斯拉在中国国产一事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网通社从海外媒体获悉, 特斯拉已与上海达成协议, 在该城市的自由贸易区开设一家制造工厂. 这将进一步削减生产成本, 降低车辆在华售价.

目前关于这则信息的真实与否, 以及国产细节仍需进一步核实, 所以网通社就 '特斯拉, 上海自贸区, 建厂' 这三个核心问题稍作展开, 分析一下如果信息属实, 为何在此建厂.

实际上特斯拉想要在华建厂并不难, 也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 比如与中国汽车制造商 (或非汽车制造商) 建立合资公司, 这是最容易的方式之一, 但问题在于建立合资公司后, 特斯拉势必会 '按要求' 交出部分制造技术和专利项目等企业较为核心内容, 而作为全球第一大纯电动车制造商, 特斯拉CEO Elon Musk是不想让这种情况发生, 或者说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发生.

所以特斯拉迟迟没有在华建厂的最大原因或许也是因为想要尽可能保全自身技术, 专利等制造优势不被完全 '泄露' . 回到刚才的问题, 为何现在出现 '特斯拉将在上海自贸区建立工厂' 这一信息呢? 或许跟今年中旬国家发布的一项文件有关.

今年6月份, 中国官方正式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负面清单) (2017年版) 》, 相比上一版 (2015版) 减少了10个条目, 27项措施, 负面清单缩减至百项以内, 而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 其中最关键一条在于取消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须使用自有品牌,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

这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使外资企业在华建厂能够保留自有品牌以及诸多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内容, 而这也恰恰是特斯拉最为急迫需求的 '尚方宝剑' , 为特斯拉完整进入中国提供可能, 而这也与国外媒体所透露的 '特斯拉将在上海自贸区建厂' 信息吻合.

所以网通社推测, 特斯拉将依据《自贸区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办法》和《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2017版的规定, 在上海自贸区内申请建立组装厂.

不过就算以这种方式建立组装厂, 特斯拉所生产的车型很有可能仍以出口属性进入中国, 也就仍然包含25%的关税, 基于此, 特斯拉还要向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申请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的减免, 如果申请成功则顺利取消25%关税, 目前国内有过类似案例 (本田汽车 (中国) 有限公司) , 虽然两家企业的产品类型不同, 但总体的企业属性是一致的, 所以这一案例具有较大意义.

题外话, 从4月份Elon Musk在北京与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深度沟通, 以及特斯拉官方发布的消息 '到今年年底, 该车企的国产化计划将会更加清晰' , 或许这次特斯拉是真的做好国产准备. Model 3将在年底或明年交付中国市场, 而在未来特斯拉还准备了多个产品,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 特斯拉必须拿下. (图/文 网通社 徐晓晨) 网通社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