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意社數據顯示, 10月上旬電池級碳酸鋰再創新高, 小幅上漲0.12%, 較前兩個月增速放緩不少, 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出廠價在15.5萬-16.5萬元/噸, 工業級在13.5萬-15.8萬元/噸. 本周百川資訊電池級碳酸鋰上調3000-5000元/噸, 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量複蘇有望持續, 行業供需格局向好.
碳酸鋰供不應求
業內人士表示, 當前價格處於高位, 碳酸鋰毛利率可能會達到60%-70%, 淨利潤自然也將會非常可觀. 不久前, 江特機電接受調研時表示, 碳酸鋰成本控制在7萬元/噸以內, 電池級碳酸鋰噸毛利達近10萬元.
數據顯示, 2017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鋰離子電池裝機3.18GWh, 同比大增40.31%. 2017年前9個月累計裝機14.75GWh, 同比增長24.14%. 總體來看, 中國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在穩步發展. 10月16日, 工信部公示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第301批) 的新產品, 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84戶企業的168個型號, 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2戶企業156個型號, 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4戶企業4個型號, 燃料電池產品共4戶企業8個型號.
生意社碳酸鋰分析師認為, 鑒於新能源汽車巨大的需求量, 短期內碳酸鋰供不應求的情況不會改變. 生產商的增加雖然逐漸提升國內碳酸鋰產能, 但是隨著冬季來臨, 青海, 西藏地區氣溫下降, 預計11月鹽湖提鋰廠將停產, 碳酸鋰供應進一步偏緊.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生產廠商, 經銷商基本沒有現貨庫存, 市場仍然供不應求.
鋰礦資源是關鍵
上半年, 國內碳酸鋰的主流供應商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均錄得不錯業績. 天齊鋰業上半年營收21.15億元, 淨利潤9.24億元; 贛鋒鋰業上半年營收為16.25億元, 淨利潤為6.07億元.
但是, 單純做碳酸鋰的企業, 其營收和利潤率表現並不搶眼. 如雅化集團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0.28億元, 淨利潤為1.27億元. 同樣, 容匯鋰業今年上半年營收為3.77億元, 淨利潤為0.92億元.
豐厚的利潤令諸多公司對提鋰技術和鋰資源趨之若鶩. 10月10日, 中葡股份發布公告稱, 擬向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青海中信國安鋰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 雙方初步確定交易價格為27億元左右.
今年以來, 藏格鉀肥, 五礦鹽湖, 藍科鋰業, 魯北化工等企業, 也紛紛上馬自己的碳酸鋰項目. 此外, 包括道氏技術, 華友鈷業, 永興特鋼, 沃特瑪等企業, 則將目光瞄準了上遊的鋰礦資源行業, 為發展碳酸鋰業務鋪路. 另外, 還有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計劃或已經進入碳酸鋰行業.
卓創資訊分析師周天宇認為, 碳酸鋰項目最重要的三個關鍵問題就是: 資源, 技術, 資金. 資源方面, 無論是鋰礦石, 滷水還是回收料, 有穩定的優質資源供應項目就成功了大半, 技術上能否實現穩定, 高質量的規模化連續生產也很關鍵. 也就是說, 目前擁有鋰礦資源的企業未來有較好的成長空間, 動輒上馬幾萬噸的碳酸鋰項目並不可取, 掌握上遊鋰礦資源才是後期碳酸鋰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 投資者需要警惕盲目貼 '鋰標籤' 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