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火力全开布局人工智能 | 平台构建提速

本报记者 汪传鸿 北京报道

编者按

人工智能正处于浪潮之巅. 高盛集团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研究报告, 称中国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动经济发展方面, 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竞争者. 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2016年已经突破100亿元, 预计2019年将增长至344.3亿元. 2000年-2016年,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累计增长1477家, 融资规模累积达27.6亿美元. 大量的资本, 人才, 创业公司以及技术正支持中国的人工智能爆发. 世界范围内, 谷歌, 苹果, 亚马逊, 微软, Facebook五大科技巨头都在抢占人工智能市场, 国内BAT也火力全开布局人工智能, 它们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 (编辑: 包芳鸣)

导读

这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印象: 百度在过去四年中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而腾讯, 阿里更多强调技术的实用性, 产品化和具体场景.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五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艾瑞咨询公开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率预计将达到51.2%: 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43.3%, 2017年产业规模将预计从2016年的100.60亿元攀升至152.10亿元. 而由乌镇智库提供的数据显示, 在过去五年中,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获得融资: 例如2012年第一季度仅有12起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案例, 而在2016年第二季度达到了65起.

但在人工专利数量飙升, 行业融资数目不断攀升的表象下, 不容忽视我国仍旧缺乏核心人工智能专利, 和美国相比,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获得的融资额度仍然较低. 尽管如此, 在企业数量, 融资额度, 技术实力等多项指标上, 目前我国已经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处在领先地位.

世界科技巨头公司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中国尽管在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诞生不少创业公司, 但BAT较大的资金投入规模, 招徕AI人才的能力, 更好的基础设施和规模更大的数据基础, 成为这场争夺战中取胜的关键.

麦肯锡近期发布报告认为, 从全国来看大公司对于AI的投资在整个AI产业投资中占比极高, 其中代表性企业包括谷歌, 百度等, 这一部分投资在2016年被认为在180亿美元至270亿美元之间, 是来自风险投资, 私人公司等外部投资金额的两倍多.

BAT加速人工智能落地

自放弃了2015年以来O2O战略后, 今年以来百度在AI上展现了更为激进的姿态. '百度是一家AI公司. ' 是百度高管在今年时常提及的观点. 今年二季度财报会议上,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却告诉分析师, 腾讯认为AI发展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但事实上即便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看似较迟的腾讯, 也在AI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BAT三家都在各自产品中寻找落地人工智能的场景, 但方向和幅度则不尽相同.

百度的AI战略中, 首要位置是用AI来提升目前百度已有业务, 率先将AI能力应用到翻译, 导航等产品当中, 以提升这类产品的效率. 其次, 则是通过AI来培育出新的业务, 例如智能云, 智能驾驶等.

若梳理目前腾讯公布的案例, 可以看到腾讯推出了游戏AI, 社交AI, 内容AI来寻找人工智能落地场景. 例如在围棋领域推出 '绝艺' , 上线智能语音助手App等, 以及在医疗领域推出了一个医学影像实验室, 早期用于识别食管癌. 将人工智能能力和腾讯目前已有的业务进行结合中, 腾讯目前应用较多的业务之一是金融业务.

对于阿里而言, 电商本身即是落地AI的主要场景, 例如很早就声称将AI应用到了智能语音客服方面, 在最近的云栖大会上, 阿里又宣布推出一款支持中英文的智能会话客服机器人. 此外阿里推出城市大脑, 以及在制造业流水线上尝试 '工业大脑' 等. 在B端进行尝试.

在加速技术落地应用同时, 三家巨头公司均初涉及构建AI开放平台.

在2017年7月5日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 百度总裁陆奇认为, AI的商业化途径, 行业化是数据加算法, 加软件, 硬件, 达到用户价值, 产生商业价值, 这样更多的数据, 更大的价值进入创新循环. 更长远来说, 百度将自身定位为一个AI开发平台, 向开发者提供AI能力进行开放. 百度寄望于再造一个汽车界的 '安卓系统' , 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 百度推出了DuerOS.

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6年科技巨头在全球投资Ai的金额达到了约20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 其中绝大多数被用于研发和部署. 此外仍有10%左右被用于投资并购. 例如百度收购了海外技术公司, 专注在语音唤醒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创业公司KITT.AI.

10月11日, 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在采访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阿里接下来将可能消灭目前的所谓的 '城市大脑' , '工业大脑' 等基于不同场景下的系统, 提炼系统架构, 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来泛化到不同的垂直领域. 本质上阿里的做法也是在试图进行一次平台化的转变: 从解决某领域的智能解决方案, 转变为一个通用型的人工智能架构.

腾讯的开放某种程度上是基于腾讯云来完成, 例如目前腾讯云提供了包括图像服务, 语音服务等SDK接口, 开发者同样可以通过接入来获得图像识别, 语音识别等能力. AI方面腾讯分列AI平台, 框架和应用服务等. 此外腾讯还上线了腾讯云小微, 以此构建腾讯的智能服务开放平台.

押注未来

近年来三家公司均大力引入AI人才. 从团队架构上而言, 腾讯在多个团队对AI进行布局, 分属腾讯三个不同事业群的AI Lab, 优图实验室以及微信AI团队. 阿里在人才吸引上近期动作颇大, 阿里新成立达摩院扬言在未来三年投入千亿作为启动资金. 此前阿里更多强调技术的落地和实际应用, 成立达摩院某种意义上是阿里在AI方面向纵深迈进.

阿里目前已经在布局芯片阶段.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认为, 目前诸如GPU这类已有的芯片无法满足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因此需要推出定制化的芯片. 而闵万里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阿里仍在设计芯片架构的阶段, 距离真正硬件测试仍有一段距离.

在今年8月腾讯发布二季度财报讲话中, 刘炽平认为人工智能行业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而在腾讯提供的一份官方资料中, 腾讯认为, 由于人工智能在历史屡次受限于基础设施瓶颈, 因此AI的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撑情况密切相关, 此外腾讯认为目前AI在理解环节上仍未找到突破口.

但与此同时, 腾讯同样认为AI目前在垂直领域的落地能够创造直接的价值. 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印象是: 百度在过去四年中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研究, 而腾讯, 阿里更多强调技术的实用性, 产品化和具体场景.

在BAT三家中, 腾讯起步最慢且幅度较小, 百度布局较早且在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识别, 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投入较大, 阿里则在实际落地应用中最为激进, 强调人工智能研究的实用性. 但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 三家公司今年在AI领域的投资布局呈加速趋势.

但在技术能力具体落地上, 具体载体仍在探索. 例如百度DuerOS目前展示的落地载体仍是在智能手机上, 以及智能音响.

今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智能音响 '天猫精灵' , 押注AI能力在消费市场场景. 10月12日举行的云栖大会上,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AliGenie语音开放平台新增多个场景. 早在今年7月, 也有腾讯正在研发自家智能音响的声音传出. 但在9月, 腾讯暂时选择和出门问问联合推出音响方式来介入这一领域.

无论从概念抑或是技术落地上, BAT这三大巨头已经紧紧的将AI和自己绑在了一起.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