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號, 日本企業神戶制鋼所曝出造假醜聞, 承認旗下多家工廠長期篡改部分鋁, 銅製品的強度, 尺寸等出廠檢驗數據, 以次充好.
作為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 這家 '超級鋼企' 供應全球近一半的汽車彈簧, 問題產品涉及包括豐田, 三菱, 日產在內的眾多日本汽車企業. 除此之外, 軍工, 高速列車, 飛機等領域也均受到波及. 目前, 受影響企業正在進行調查, 如涉及性能安全, 或將引起大規模召回.
神戶鋼鐵副社長梅原尚人8號還在記者會上坦白, 管理層在內有數十人蔘與了篡改一事, 一時引起輿論嘩然. 曾經以 '誠信' '嚴謹' '精細' 聞名的日本企業, 如今令人大跌眼鏡.
跌下神壇的日本企業並不只是神戶鋼鐵一家. 近些年, 日本製造業頻現造假, 違規, 瞞報等醜聞, 引發消費者質疑. 東芝, 高田, 夏普等知名日企都紛紛陷入虧損, 變賣身家的泥潭, 有的甚至面臨破產.
蒙灰的 '日本製造'
一直以來, '日本製造' 在國人眼中就是 '高品質' 的代名詞. 以精細, 嚴謹著稱的日本 '工匠精神' 更是備受推崇. 然而, 近幾年, 屢屢被曝光的日企醜聞事件卻讓 '日本製造' 這塊 '金招牌' 蒙上了灰.
汽車行業: 瞞報, 質量造假
2016年4月, 日本著名汽車品牌三菱汽車公司承認在四款輕型汽車的燃油效率測試中使用不當手段, 以美化排放水平, 涉及車輛超過60萬輛. 這成為三菱汽車自2000年隱瞞車輛缺陷以來的最大丑聞.
2016年5月, 日本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承認在本土銷售的16款車型存在燃效數據造假, 涉及超過210萬輛車. 而最為諷刺的是, 此前省油是其銷售的最大賣點.
2016年7月, 被美國媒體稱為 '有史以來最惡劣汽車安全醜聞' 的 '高田問題氣囊事件' 遷出造假醜聞. 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測試數據. 其產品檢測存在數據操控和篡改. 高田公司也因此於今年6月申請破產. 其破產規模被稱為日本製造業史上最大.
作為日本最主要的安全氣囊生產商, 高田公司在全球氣囊市場佔有率曾高達20%. 如今卻落得面臨破產的境地, 令不少人唏噓.
家電行業: 頻遭重創, 深陷危機
'Toshiba, Toshiba, 新時代的東芝!' 八十年代, 這句廣告詞使東芝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日本企業. 然而, 這個曾經的日本工業名片, 如今卻輝煌難再.
2015年7月, 家電巨頭, 有140多年歷史的東芝集團被曝虛報利潤1700億日元. 造假醜聞和核電業務危機使東芝深陷經營泥潭, 不得不變賣快閃記憶體業務以求自救.
除了東芝, 被譽為 '大阪城的傳奇' 的夏普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對液晶的過度投資, 成了夏普的沉重負擔. 臃腫的企業形態, 過長而缺乏核心的產品線致其陷入長期虧損. 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 其主營業務的業績出現數十億日元的虧損, 最終 '賣身' 中國台灣地區的鴻海集團.
夏普液晶電視 電子企業: 斷臂求生, 難現往日輝煌
不只是汽車, 家電行業, 曾經懷揣著一代中國人情懷的日本老牌電子企業也遭遇集體 '淪陷' .
從風靡全球的Walkman 到眾人哄搶的PlayStation, 索尼曾伴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度過童年. 其之後推出的CyberShot數位相機等數位化產品, 以及索愛手機一度成為國人心中傳奇般的存在.
然而, 索尼從2008年開始業績持續虧損, 2015年熊本地震的重創, 使本扭轉虧損的索尼又再次陷入虧損. 雖然今年第二季度索尼業績大增, 卻難現往日榮光.
曾是一代人童年記憶的索尼walkman隨身聽 用 '斷臂' 來求生的還有日本的王牌企業松下. 四年前, 松下集團在日本電子產業整體衰退的時候遇到了史上最大赤字, 淨虧損達7721.7億日元, 使其不得不向車載, 住宅, 元器件等B2B領域轉型.
曾經自帶光環的日本製造, 如今卻屢屢因各類醜聞陷入爭議, 跌落神壇. 造成如此窘境的原因除了日本 '隱瞞文化' 的蔓延, 日本經濟實力的滑落, 中國市場的巨大衝擊也讓日企壓力倍增.
分手 '日本製造'
'中國製造' 成國人新寵
那麼, 如今蒙灰的 '日本製造' , 還能重現當年國人 '搶馬桶蓋' 的輝煌嗎?
答案恐怕會讓他們失望.
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 1996年的日企多達99家, 但是到了2006年, 已經減少至70家;再到2016年, 僅剩52家. 而與之相對的, 中國卻從1996年的2家, 2016年一躍增加到96家.
而根據得勒發布的《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前十》榜單, 中國大陸居於首位, 日本卻悄然跌到第四位. '日本製造' 不再是製造業的傳奇神話, 而 '中國製造' 卻在慢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