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CCTV專訪了中國電建集團暨股份公司黨委書記, 董事長晏志勇. 晏志勇的談話緊跟國家政策, 思想觀點睿智.
從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駕車四小時即可到達這座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亞馬遜保護區的辛克雷水電站. 這座電站施工時間長, 耗費精力廣. 這座電站由中國電建承建, 是厄瓜多爾最大的水電站, 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最大規模的水電站. 不僅提供了超過一萬個當地就業崗位, 還保證了厄瓜多爾地震期間的電力供應. '這座電站讓我們從電力進口國變成了電力出口國, 中國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2017年5月, 中國電建藉著 '一帶一路' 峰會, 還和阿根廷簽署了一個光伏電站合同, 這也是兩國為了響應 '一帶一路' 倡議, 共建互惠繁榮的框架目標之一.
中厄兩國元首為辛克雷水電站啟動按鈕
主持人: 非常感謝晏董事長來到中國品牌系統列節目. 首先請晏董事長介紹一下中國電建發展曆程中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或者大事件.
中阿兩國元首見證集團簽署阿根廷最大光伏電站
晏志勇: 中國電建雖然是2011年9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的, 但是我們的成員企業裡也有隨著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而組建的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建設企業, 曆史最長的到今年也有60多年了, 所以中國電建成立以後, 克服了很多的困難. 中國電建組建以後, 曆史給我們的沉澱, 給我們打下了基礎, 也是很好的. 2012年, 我們就參與了世界500強的排名, 我們一進去就排在了390名. 在水利水電領域可以這麼講, 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造我們是世界領先的企業. 全球都認同, 世界水電看中國, 中國水電看電建. 現在世界上頂級的水電工程都是在中國, 這些工程絕大多數的規劃設計都是出自我們的手. 我們的施工企業也承擔了其中65%以上的施工, 所以說絕大多數都是我們施工建設的. 不論是中國水電的建設者還是規劃設計者, 都是中國電建的前輩. 中國水電的發展給我們積累下了這麼好的優勢. 作為以水利水電為主的企業, 隨著中國的水利水電的發展, 我們的確是壯大了, 不論是設計能力, 施工能力, 還是管理能力, 我們也可以和世界的先進企業同台競技. 當然在電力建設方面, 像民用電網, 特高壓, 我們是世界領先者, 我們承擔了一些規劃設計和建設, 我們掌握了像特高壓規劃設計建設的技術, 擁有了建設的能力. 再者, 從火力發電來講, 現在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就是百萬機組了, 超超臨界, 我們有著不俗的業績, 還有在新能源方面, 中國的新能源在近二十年來, 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 我們很自豪. 我們承擔了中國的風力發電, 太陽能光伏發電重要工程的具體設計和建設. 所以在新能源, 特別在風力發電, 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面, 我們也擁有世界先進的技術和能力. 再者, 中國電建作為中國的中央企業, 我們深知我們肩負的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政治責任, 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 我們在儘力做好我們企業的經營, 生產的同時, 我們更多地在研究國家的戰略, 規劃. 因為這是我們一直遵守的原則, 中國電建的改革發展必須是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我們主動研究了由於近30來年, 經濟的快速發展, 給水環境, 水生態帶來了一些損害和破壞. 這些情況亟待很好地解決, 不能讓他再繼續損害下去, 一定要想辦法修複, 治理好.
主持人: 在海外的拓展當中, 您認為和其他國外的同行業公司相比, 中國電建的優勢在哪裡?
晏志勇: 中國電建在全球的大型企業之中, '懂水熟電, 擅規劃設計, 長施工建造, 能投資運營' , 這是我們特有的優勢和能力. 近二十多年, 我們在發展與我們優勢相當的投資業務, 現在我們投資都在電上, 後期我們會更加多地投資在新能源發電方面. 中國電建擁有的發電裝機已經超過1200萬千瓦, 這在歐洲算是一個大型的發電企業. 還有我們自己也運營高速公路, 地產, 這樣也使得我們的經濟能力比一般的施工企業更強, 能夠更好地適應於現代市場的需要. 所以, 我們通過這些轉變, 通過按照中央要求的創新驅動, 根據我們的優勢來進行轉變, 所以在電建成立6周年之際, 我們大力推進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 來保證我們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國際經濟下行的壓力下, 中國電建成立6年來, 我們一直保持了增長, 年增長平均保持在2位數以上. 從世界500強排名來講, 2012年, 我們參與排名排在第390位, 今年我們到了第190位, 用了五年的時間提高了200位. 還有一些專業的排名, 像美國的ENR全球150強設計企業, 中國電建排第二, 排在第一的是美國的AECOM, 中國電建在全球的設計企業裡面, 我們是中國第一, 亞洲第一. 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強中國電建排第五位.
主持人: 剛剛您在回答中提到了中國電建成立的過程, 國內的業務以及一些承擔的社會責任, 那我們知道在2000年的時候, 黨中央確立實行 '走出去' 戰略, 這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6月底, 在全球104個國家設有259個駐外機構, 在115個國家執行勘測設計諮詢, 工程承包, 裝備與貿易供貨等合同2281項. 請晏董事長向我們介紹一下開始實施 '走出去' 戰略的原因, 時間以及成果.
晏志勇: 中國電建建了一批世界級的水電工程, 在全球, 就水利水電的規劃建設而言, 能夠和我們同台競技的不多, 如果總體的能力能夠超過我們更難, 特別是能夠適應於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我們有這樣的能力, 可以為這些國家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 同時能使我們中國電建得到更好的發展, 我們在把這些問題研究透了以後, 我們明確了要加快 '走出去' , 要推進國際經營屬地化, 我們要盡量帶動當地的就業. 他們也有一些與我們類似的企業, 在技術, 經濟實力方面跟我們有一些差距. 我在想, 如果我們所在國家的企業能夠真正重組整合在一起的話, 作為這樣的企業, 所在國的政府和人民, 他們肯定很快會有這樣的認識, 中國電建是中國的企業, 同時也是我們的. 這樣的話, 會更有利於加快我們融入當地, 也就是說, '走出去' 還要 '走進去' . 我們來這個國家不僅僅是把工程建設好, 還要紮根於此. 我們不僅是建一個項目, 也想為這個國家與這個項目建設相關的一些企業也好, 產業也好, 也能夠發展起來. 當然隨著他的企業和產業發展, 中國電建也會受益其中. 如果他們的政府和人民能夠認為, 中國電建是中國的也是他們的企業, 他們就能夠更容易接受我們. 這樣能夠使我們融入到他們國家. 真正實現全球是一個村, 我們都是這個村的村民, 親密無間. 這樣對這個國家和中國電建的發展都是最好的方式.
主持人: 隨著近年來中國和拉美各國交往的不斷加深, 拉美地區現在已經是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重要市場之一. 請晏董事長為我們整體介紹一下中國電建在拉美國家的業務情況.
晏志勇: 我們在近幾年, 把拉美國家作為我們實現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區域. 我們美洲區域總部設在巴拿巴. 並且我們和發展很輝煌的巴西, 阿根廷, 從政府到企業, 我們的聯繫都非常多. 在發揮我們的水利水電工程優勢的同時, 我們主動研究拉美國家的發展趨向, 他們在推進新能源的發展. 我剛剛講到, 在新能源方面我們有著很大的優勢, 所以, 很榮幸, 通過我們前方團隊的努力, 也是靠著我們的實力, 在今年的 '一帶一路' 峰會期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阿根廷總理的時候, 簽了一系列的協議, 其中就有一項是由我們中國電建承擔的在阿根廷胡胡伊3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這是阿根廷最大的光伏項目, 在拉美國家也是最大的. 我們緊緊地圍繞著拉美國家發展的一些新的戰略的要求, 然後緊密地結合我們自身的優勢, 能力, 有效地結合, 近期, 我們在拉美國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 在拉美國家的投資, 我們也在研究, 我們是中央企業, 必須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這個起碼的要求. 所以投資風險不可控, 我們肯定是不做的. 我們必須是在風險可控, 既有利於所在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還要有利於我們的投資得以合理的回報, 再者, 還是在能夠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這個理念的前提下我們才會去做實實在在的投資項目. 因為, 作為中國電建這樣的中央企業, 投資應該是一種戰略上的整體考慮, 而不是去投機的.
主持人: '一帶一路' 是我國政府提出的全球的重大倡議, 那麼請問 '一帶一路' 的提出給電建在海外的業務帶來了哪些新的機遇呢?
晏志勇 : '一帶一路' 建設這個倡議提出來, 很快就得到了世界上廣泛的響應, 因為 '一帶一路' 倡議裡面, 提出來的是 '共商, 共建, 共用' . 明確的是要實施 '五通' , '政策溝通, 道路聯通, 貿易暢通, 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 . 我在學習以後, 第一個認識就認為, 我們 '一帶一路' 的倡議更加體現了我們中國敢於在世界經濟發展長期處於低迷的時候, 擔當起我們作為一個大國可以擔當的責任, 所以我們首先從落實 '共建' 開始, 共建的話, 我們到了項目所在國, 這個國家有能力參與建設的企業我們盡量用, 當然也會按照市場規則來, 盡量的聘用所在國的人員, 帶動他們的就業, 我們還非常注意共建不僅僅是人的問題, 還有一些在理念上的融合. 中國已經高速發展了一段時間, 我們有了很多的總結, 所以中國電建在海外承擔的項目, 我們自然而然在安全和環保方面有一個基本原則. 所在國的標準在環境和安全方面如果低於中國標準, 執行中國標準;如果高於中國標準, 執行所在國的標準. 往往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有些相對落後的國家的標準會低於中國標準. 我們都去說服他們接受, 因為我們也在給他們建議, 切不可為了當前的利益而為今後的發展留下遺憾. 中國電建還在圍繞著 '共用' 建工程, 經濟上的效益不用多說了, 盡量地帶動當地的就業, 我們想通過這些工程建設, 能夠實現在技術, 管理方面共用, 使得項目所在國在這個項目領域內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