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CCTV专访了中国电建集团暨股份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晏志勇. 晏志勇的谈话紧跟国家政策, 思想观点睿智.
从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驾车四小时即可到达这座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亚马逊保护区的辛克雷水电站. 这座电站施工时间长, 耗费精力广. 这座电站由中国电建承建, 是厄瓜多尔最大的水电站, 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规模的水电站. 不仅提供了超过一万个当地就业岗位, 还保证了厄瓜多尔地震期间的电力供应. '这座电站让我们从电力进口国变成了电力出口国, 中国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2017年5月, 中国电建借着 '一带一路' 峰会, 还和阿根廷签署了一个光伏电站合同, 这也是两国为了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 共建互惠繁荣的框架目标之一.
中厄两国元首为辛克雷水电站启动按钮
主持人: 非常感谢晏董事长来到中国品牌系统列节目. 首先请晏董事长介绍一下中国电建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或者大事件.
中阿两国元首见证集团签署阿根廷最大光伏电站
晏志勇: 中国电建虽然是2011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的, 但是我们的成员企业里也有随着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组建的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建设企业, 历史最长的到今年也有60多年了, 所以中国电建成立以后, 克服了很多的困难. 中国电建组建以后, 历史给我们的沉淀, 给我们打下了基础, 也是很好的. 2012年, 我们就参与了世界500强的排名, 我们一进去就排在了390名. 在水利水电领域可以这么讲, 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造我们是世界领先的企业. 全球都认同, 世界水电看中国, 中国水电看电建. 现在世界上顶级的水电工程都是在中国, 这些工程绝大多数的规划设计都是出自我们的手. 我们的施工企业也承担了其中65%以上的施工, 所以说绝大多数都是我们施工建设的. 不论是中国水电的建设者还是规划设计者, 都是中国电建的前辈. 中国水电的发展给我们积累下了这么好的优势. 作为以水利水电为主的企业, 随着中国的水利水电的发展, 我们的确是壮大了, 不论是设计能力, 施工能力, 还是管理能力, 我们也可以和世界的先进企业同台竞技. 当然在电力建设方面, 像民用电网, 特高压, 我们是世界领先者, 我们承担了一些规划设计和建设, 我们掌握了像特高压规划设计建设的技术, 拥有了建设的能力. 再者, 从火力发电来讲, 现在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就是百万机组了, 超超临界, 我们有着不俗的业绩, 还有在新能源方面, 中国的新能源在近二十年来,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 我们很自豪. 我们承担了中国的风力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重要工程的具体设计和建设. 所以在新能源, 特别在风力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 我们也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能力. 再者, 中国电建作为中国的中央企业, 我们深知我们肩负的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 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我们在尽力做好我们企业的经营, 生产的同时, 我们更多地在研究国家的战略, 规划. 因为这是我们一直遵守的原则, 中国电建的改革发展必须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我们主动研究了由于近30来年, 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水环境, 水生态带来了一些损害和破坏. 这些情况亟待很好地解决, 不能让他再继续损害下去, 一定要想办法修复, 治理好.
主持人: 在海外的拓展当中, 您认为和其他国外的同行业公司相比, 中国电建的优势在哪里?
晏志勇: 中国电建在全球的大型企业之中, '懂水熟电, 擅规划设计, 长施工建造, 能投资运营' , 这是我们特有的优势和能力. 近二十多年, 我们在发展与我们优势相当的投资业务, 现在我们投资都在电上, 后期我们会更加多地投资在新能源发电方面. 中国电建拥有的发电装机已经超过1200万千瓦, 这在欧洲算是一个大型的发电企业. 还有我们自己也运营高速公路, 地产, 这样也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力比一般的施工企业更强, 能够更好地适应于现代市场的需要. 所以, 我们通过这些转变, 通过按照中央要求的创新驱动, 根据我们的优势来进行转变, 所以在电建成立6周年之际, 我们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 来保证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下, 中国电建成立6年来, 我们一直保持了增长, 年增长平均保持在2位数以上. 从世界500强排名来讲, 2012年, 我们参与排名排在第390位, 今年我们到了第190位, 用了五年的时间提高了200位. 还有一些专业的排名, 像美国的ENR全球150强设计企业, 中国电建排第二, 排在第一的是美国的AECOM, 中国电建在全球的设计企业里面, 我们是中国第一, 亚洲第一. 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中国电建排第五位.
主持人: 刚刚您在回答中提到了中国电建成立的过程, 国内的业务以及一些承担的社会责任, 那我们知道在2000年的时候, 党中央确立实行 '走出去' 战略, 这一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料显示, 截至2017年6月底, 在全球104个国家设有259个驻外机构, 在115个国家执行勘测设计咨询, 工程承包, 装备与贸易供货等合同2281项. 请晏董事长向我们介绍一下开始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原因, 时间以及成果.
晏志勇: 中国电建建了一批世界级的水电工程, 在全球, 就水利水电的规划建设而言, 能够和我们同台竞技的不多, 如果总体的能力能够超过我们更难, 特别是能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我们有这样的能力, 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 同时能使我们中国电建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在把这些问题研究透了以后, 我们明确了要加快 '走出去' , 要推进国际经营属地化, 我们要尽量带动当地的就业. 他们也有一些与我们类似的企业, 在技术, 经济实力方面跟我们有一些差距. 我在想, 如果我们所在国家的企业能够真正重组整合在一起的话, 作为这样的企业, 所在国的政府和人民, 他们肯定很快会有这样的认识, 中国电建是中国的企业, 同时也是我们的. 这样的话, 会更有利于加快我们融入当地, 也就是说, '走出去' 还要 '走进去' . 我们来这个国家不仅仅是把工程建设好, 还要扎根于此. 我们不仅是建一个项目, 也想为这个国家与这个项目建设相关的一些企业也好, 产业也好, 也能够发展起来. 当然随着他的企业和产业发展, 中国电建也会受益其中. 如果他们的政府和人民能够认为, 中国电建是中国的也是他们的企业, 他们就能够更容易接受我们. 这样能够使我们融入到他们国家. 真正实现全球是一个村, 我们都是这个村的村民, 亲密无间. 这样对这个国家和中国电建的发展都是最好的方式.
主持人: 随着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各国交往的不断加深, 拉美地区现在已经是中国在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之一. 请晏董事长为我们整体介绍一下中国电建在拉美国家的业务情况.
晏志勇: 我们在近几年, 把拉美国家作为我们实现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我们美洲区域总部设在巴拿巴. 并且我们和发展很辉煌的巴西, 阿根廷, 从政府到企业, 我们的联系都非常多. 在发挥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优势的同时, 我们主动研究拉美国家的发展趋向, 他们在推进新能源的发展. 我刚刚讲到, 在新能源方面我们有着很大的优势, 所以, 很荣幸, 通过我们前方团队的努力, 也是靠着我们的实力, 在今年的 '一带一路' 峰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阿根廷总理的时候, 签了一系列的协议, 其中就有一项是由我们中国电建承担的在阿根廷胡胡伊3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这是阿根廷最大的光伏项目, 在拉美国家也是最大的. 我们紧紧地围绕着拉美国家发展的一些新的战略的要求, 然后紧密地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 能力, 有效地结合, 近期, 我们在拉美国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 在拉美国家的投资, 我们也在研究, 我们是中央企业, 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个起码的要求. 所以投资风险不可控, 我们肯定是不做的. 我们必须是在风险可控, 既有利于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要有利于我们的投资得以合理的回报, 再者, 还是在能够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这个理念的前提下我们才会去做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 因为, 作为中国电建这样的中央企业, 投资应该是一种战略上的整体考虑, 而不是去投机的.
主持人: '一带一路' 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全球的重大倡议, 那么请问 '一带一路' 的提出给电建在海外的业务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呢?
晏志勇 : '一带一路' 建设这个倡议提出来, 很快就得到了世界上广泛的响应, 因为 '一带一路' 倡议里面, 提出来的是 '共商, 共建, 共享' . 明确的是要实施 '五通' , '政策沟通, 道路联通, 贸易畅通, 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 我在学习以后, 第一个认识就认为, 我们 '一带一路' 的倡议更加体现了我们中国敢于在世界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迷的时候, 担当起我们作为一个大国可以担当的责任, 所以我们首先从落实 '共建' 开始, 共建的话, 我们到了项目所在国, 这个国家有能力参与建设的企业我们尽量用, 当然也会按照市场规则来, 尽量的聘用所在国的人员, 带动他们的就业, 我们还非常注意共建不仅仅是人的问题, 还有一些在理念上的融合. 中国已经高速发展了一段时间, 我们有了很多的总结, 所以中国电建在海外承担的项目, 我们自然而然在安全和环保方面有一个基本原则. 所在国的标准在环境和安全方面如果低于中国标准, 执行中国标准;如果高于中国标准, 执行所在国的标准. 往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有些相对落后的国家的标准会低于中国标准. 我们都去说服他们接受, 因为我们也在给他们建议, 切不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为今后的发展留下遗憾. 中国电建还在围绕着 '共享' 建工程, 经济上的效益不用多说了, 尽量地带动当地的就业, 我们想通过这些工程建设, 能够实现在技术, 管理方面共享, 使得项目所在国在这个项目领域内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