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董確立了平行領導機制, 出任董事長的劉德音將領導董事會, 成為今後台積電對外的代表人, 也是台積電最後決策的把關者.
董事長握有實權, 必須熟悉一切外在環境, 也要熟悉公司內部運作. 魏哲家當總裁則必須在董事會至高的領導下經營公司, 擬定公司戰略及營運方針, 也要對董事會報告.
〞雙首長機制確立, 董事會將扮演協調要角**
很多人擔心雙首長制會不會出現一山難容二虎的狀況, 張忠謀董事長說, 台積電董事會很Outstanding (傑出的) , 讓他很有信心. 台積電聘了五位獨董, 其中有二位是來自國際的半導體專家, 他們可以給台積電營運很好的建議. 因此, 張忠謀董事長說, 董事會可以協調他們兩人未來的角色扮演.
在這場三十年來別開生面的記者會上, 張忠謀話匣子一開, 完全吐盡了心中事, 從他的談話中, 大家可以感受到張忠謀在二○○九年重新出任總執行長後, 這次終於卸下肩上重擔, 真的「無罣無礙」, 追求人生退休生活去了.
張忠謀答覆記者提問說, 他想陪著家人坐郵輪或飛機, 到過去他想去沒時間去, 或是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旅遊; 同時, 他還要重拾他喜歡的橋牌, 閱讀, 還有撰寫人生自傳的下半章; 對公司的未來, 對自己人生的規畫, 張董事長都是胸有成竹, 國人也一致給張董事長高評價.
其實在宣布退休之前, 最近張董事長私人行程增多了, 他先到三三會演講, 後來又接受好朋友王伯元之邀, 到玉山科技協會演講, 然後到交大演講. 他不斷重申台積電創造附加價值及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這似乎顯示他一生在職場最美好的完結篇.
台積電是在一九八七年創立, 當時張忠謀由工研院院長轉任, 這三十年, 台積電在張董事長苦心擘畫的經營版圖中, 一路奮勇向前. 記者問張董一生最感到驕傲的成就是什麼? 張董事長說, 台積電從上市的市值二・二億美元, 如今跑到近一八○○億美元, 他對台積電市值的躍升及照顧四萬七千個員工及十五萬個家庭成員感到很欣慰.
**英特爾拚以車電突圍, 半導體雙強市值戰再度點火**
張忠謀經營台積電三十年的成就, 首先, 從數字來看, 一是台積電市值一九六七・五九億美元, 是費城半導體成分股中最大市值的公司. 目前為止, 只有台積電, 英特爾 (Intel) 及Nvidia市值超過一○○○億美元, 與安華高 (AVGO) 合并後的博通 (Broadcom) , 市值一度突破一○○○億美元, 如今是九八一億美元, 是第四大權值公司, 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激烈競爭中登上半導體產業龍頭, 單是這頂桂冠就不得了.
另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是台積電市值打敗英特爾, 在二○○○年Wintel的時代, 英特爾與微軟一度登上全球企業市值王座, 從二○○○年以來, 英特爾一直就是半導體產業的龍頭老大, 全球半導體產業誰與爭鋒? 像金融海嘯後, 英特爾股價跌到一二・○五美元, 台積電ADR跌到五・八三美元, 台積電一直都不是英特爾對手, 誰也沒有想到, 台積電市值會追過英特爾, 且雙方市值一度相差大約三○○億美元, 這是台灣產業在全球競爭中十分輝煌的裡程碑.
今年英特爾收購Mobileye, 力圖在汽車電子領域突圍, 最近英特爾股價急起直追跑到三九・○四美元, 市值來到一八三四・四八億美元, 與台積電仍有大約一○○億美元的差距, 未來全球兩大半導體巨擘的市值之爭, 可能又是市場吸睛的焦點.
第三個國際級的成就是張忠謀不斷拉升台積電市值勇往直前. 台積電在台股股價最高漲到二二三元, 市值達五・七八兆台幣, 在美國ADR漲到三八・四三美元, 這是台灣第一家市值突破一○○○億美元, 且即將突破二○○○億美元的「超大型企業」.
台灣只有二三○○萬人, 去年GDP總產值也僅五二九九億美元, 卻出現一家市值直逼二○○○億美元的超級企業, 這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 如果把全球企業市值進行一次排名, 台積電在全球大企業排名約第三十六名, 這也是台積電的另一個看不見的成就.
目前美國FAAMG囊括市值前五大, 巴菲特的波克夏排第六, 中國的阿里巴巴, 騰訊分別排名第七, 第八, 嬌生第九, 埃克森美孚石油 (Exxon) 掉到第十名, 台積電在二○○○億美元上下, 已擠落可口可樂, 花旗集團, Philip Morris煙草公司, Comcast及豐田汽車. 如果拿來亞洲排行, 台積電只輸給阿里巴巴, 騰訊, 工商銀行, 三星, 中國移動, 滙豐控股, 可以排到第七位. 台灣有一家公司躋身國際大企業的殿堂, 若沒有張忠謀董事長三十年不屈不撓的努力, 絕不可能有今天.
**前二季毛利率皆逾50% , 強調創新, 高附加價值有成**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 到去年為止, 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佔率, 台積電囊括五六% , 居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國際大廠格羅方德 (Global Foundries) 以九・六% 居次, 聯電以八・一% 居第三, 三星以七・九% 排第四, 這也可以看出台積電在產業競賽中, 完全拉大領先對手差距, 不論是在次世代的奈米布局, 或是產品良率競爭, 台積電都明顯居於領先地位.
以台灣的小國體制, 張忠謀董事長領導的台積電為台灣創造了全球競爭力, 如果仔細檢視台積電的經營成績單, 大家會對張董事長更加歎服. 首先是張董強調創新及附加價值, 台積電首季毛利率五一・九% , 第二季是五○・八% , 同是晶圓代工廠, 聯電毛利率大約只有一九% , 而台積電的營業利益率大致都維持在四○% 以上, 張董事長真的是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推手.
而這些年, 台積電每年配息都水漲船高, 從三元, 四・五元, 六元到七元, 台積電年年給股東充分回報, 但帳上仍握有五七○四. 六億元現金, 公司累積的保留盈餘有一・○四兆元, 這給了台積電充分發展的現金, 這次張董事長在卸任前, 親自拍板把三奈米生產線留在台灣, 單是建廠金額就達二○○億美元以上, 這也是張董事長費了三十年為台積電打造的無敵競爭力.
對股東而言, 張忠謀董事長簡直是新的經營之神, 台積電創立於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那時台積電算是小資本創業, 由行政院開發基金, 荷蘭飛利浦合資創立, 國內大企業都是股東, 在一九九○年的時候, 台積電的股本也不過是四七・三八億元, 一直到九四年九月五日上市, 台積電的第一天收盤價是九六元, 那一天的市值是七四八. 八億元, 如今跑到五・七六兆元, 這二十三年間, 台積電市值翻了七六・三倍, 投資人如果在台積電上市那一天持股抱到現在, 連同這些年發放的現金股息, 總共賺了八九・六倍, 這堪稱是百倍的獲利時代.
不過讓張董事長覺得遺憾的是在○八年台積電結束配股之前, 台積電員工獲配台積電二九% 股份, 但是大家都禁不住台積電股價的誘惑, 大家逢高賣出, 台積電的籌碼落到外資手上, 如今外資持有台積電七九・三七% , 外資持股最高紀錄是八○・六一% , 更可怕的是, 國內像台塑, 國泰人壽等台積電原始發起股東, 老早已出清台積電持股, 如今原持股一九・二四% 的行政院開發基金持股, 如今也剩下六・三八% , 不過現在行政院開發基金持股一六・五三七億股, 市值仍高達三六七億元, 這是國庫很大的一塊資本.
**保持AI, 物聯網技術領先, 兩位新掌門最大課題**
現在張忠謀要放手了, 台積電走過風光的三十年, 未來又會如何? 這是大家關注的議題, 整體來看, 未來世界進入AI的時代, 台積電是AI產業最重要的心臟, 這些年大家看看Nvidia趁勢而起, 最大的轉捩點是二○一一年Nvidia研究中心與史丹福大學的AI研究團隊合作, 將GPU (圖形處理器) 運用在深度學習上, 十二顆Nvidia GPU深度學習運算能相當於二千顆CPU的表現, 此後全球以GPU為演演算法的主流, Nvidia股價也跟著大爆發, 過去Nvidia股價不過二○美元左右, 今年一度大漲到一九二・○一美元, 市值達一一二四億美元, Nvidia也成為第三大市值的半導體公司.
未來台積電可望成為Nvidia最佳合作拍檔, 換句話說, 只要Nvidia在GPU領域發光發亮, 台積電的晶圓代工仍可屹立不墜, 這可能也是張忠謀董事長決定在台積電三十年周年宣布引退的主因之一. 李開複先生說台灣錯失了網路, 社群的時代, 台灣不具發展AI的條件, 但AI的發展與晶片有關, 台積電的晶圓代工霸主地位不易被搖撼.
另一個張忠謀董事長引以為傲的成就是Smartphone (智慧型手機) 的時代, 智慧型手機也是靠記憶體, 這些年台積電市值愈來愈龐大, 最重要的關鍵是台積電也是蘋果供應鏈的重要成員, 劉德音與魏哲家兩人未來最大挑戰是進入物聯網, 車聯網及AI新時代, 台積電如何保持技術領先?
**三星搶單, 中國扶植半導體, 步步為營才能永保榮耀**
還有先進位程的投資金額十分龐大, 台積電如何保持高回報, 目前使用十奈米的客戶已變少, 將來進入七奈米, 三奈米的時代, 投資金額龐大, 有能力使用的客戶也變少, 加上PC, TV, 甚至是智慧型手機都進入飽和的時代, 台積電如何保持像過去三十年的高成長? 這個挑戰絕對比張忠謀時代的三十年更嚴厲.
還有三星搶進晶圓代工領域, 英特爾收購Mobileye也著手布局未來車載市場, 三星甚至搶走高通的訂單, 再加上中國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 這些都是台積電兩位新領導人必須面對的挑戰, 張忠謀的三十年, 台積電擴大領先對手的差距, 下一個三十年台積電恐怕也得面臨像蘋果一般的「成長極限」, 新的領導人必須步步為營, 才能永保榮耀. 這個月, 台積電將慶祝三十歲生日, 小英總統其實可以頒一個「總統企業家獎」來表揚張忠謀董事長一生的貢獻, 假如, 台積電是一個標竿, 下一棒台灣的企業誰奮起? (完)
注: 1.專欄作者老謝--謝金河, 為《今周刊》發行人兼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