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進入人體後, 會破壞體內激素平衡, 誘髮乳房細胞產生癌變. 此外, 塑化劑代謝時, 會產生大量氧化基, 也有可能導致基因改變. 壁紙, 桌布, 餐具, 玩具, 衣服中都可能有塑料成分. 不過, 無須過度恐慌, 只要身體排泄功能正常, 多數人可以將塑化劑代謝掉.
那麼我們該如何拍出塑化劑?
拒絕塑料餐具
生活中多數物品都含有塑化劑, 若僅僅是接觸不會影響健康, 但如果使用塑料餐具盛裝食物, 塑化劑會在油, 高溫的作用下溶出, 尤其是一遇熱就變軟, 變形的塑料製品, 最終會隨食物進入人體. 常用塑料杯喝冷飲, 尿液裡的塑化劑代謝物也會增加, 建議改用鋼杯, 玻璃杯. 值得注意的是, 許多紙制餐具也會塗上一層塑料膜, 因此也存在塑化劑危險. 建議平時少用塑料餐具及一次性餐具, 盡量用陶瓷或不鏽鋼餐具.
保鮮膜不能接觸食物
薑至剛表示, 保鮮膜等易塑性強的塑料製品, 更容易因高溫溶出塑化劑, 再加上經常與食物直接接觸, 大大增加了人體直接攝取的幾率. 建議使用保鮮膜時, 盡量不要接觸到食物, 尤其是含油的食物, 在用微波爐加熱時, 要拆掉保鮮膜.
經常洗手
台灣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研究發現, 受激素影響而性早熟的女孩, 如果在飯前堅持洗手, 攝入的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量就會大為降低. 接觸塑料製品後, 也應洗手.
多喝水, 多排汗
對於少量的塑化劑, 人體肝臟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建議多喝水, 加強體內迴圈, 加速塑化劑的排出. 堅持運動多流汗也能加速塑化劑排出.
少喝飲料, 少吃動物脂肪
長期小量攝入塑化劑比一次性大劑量地攝入所造成的危害還要大建議從日常飲食上入手, 少喝飲料, 少吃動物性脂肪以及添加劑多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