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個大早, 卻趕了個晚集. ' 一位行業人士這樣評價萬和等老一批熱水器企業. 隨著綜合家電廠商美的集團(000333, SZ), 青島海爾(600690, SH)越來越重視廚衛電器市場, 萬和等一批原本在這個細分領域活得很好的專業品牌正在遭受巨大的壓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 家電市場競爭最終是綜合實力的比拼, 是一個資本遊戲, 而專業化品牌在渠道覆蓋率, 資本驅動力及科研創新能力上都比不上綜合大家電廠商.
三年百億目標落空
在萬和電氣2011年上市時, 燃氣熱水器是萬和電氣第一主導產品. 除熱水器外, 萬和還有灶具, 烤爐, 壁掛機等廚房電器.
作為深耕熱水器行業多年的老牌廠商, 萬和一直穩坐燃氣熱水器龍頭的寶座. 根據2010年中怡康的監測數據, '萬和' 品牌燃氣熱水器連續六年市場零售量份額排名第一, 燃氣灶, 吸油煙機, 消毒櫃等產品的市場份額也位居行業前列.
上市之後的萬和電氣, 業績表現也不算差. 2010年萬和電氣的營業收入為22.93億元, 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已增長至49.60億元;而淨利潤也從2010年的1.86億元增至2016年的4.31億元. 6年間萬和電氣的營收和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均在20%左右.
不過, 隨著綜合家電廠商美的, 海爾逐步在熱水器及廚房電器市場發力, 作為行業先行者的萬和面臨著多方壓力.
根據中國家電網的公開報道, 萬和電氣原董事長盧礎其曾在2013年8月份公司20周年廠慶日上, 在全球客戶面前喊出一個目標: 三年內萬和要實現百億規模, 而且是 '想方設法都必須實現' .
但3年過去了, 萬和電氣並未如期完成當初定下的目標. 2016年萬和電氣的營業收入甚至不及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5月, 萬和電氣董事長葉遠璋接受《證券時報》專訪時重提百億目標稱, 未來幾年, 萬和將通過多元化, 智能化和國際化衝擊年營收百億的目標.
一位不願具名的家電行業分析師9月26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熱水器老牌企業, 萬和應該引導行業的發展, 但是這幾年萬和在產品研發上並沒有做到領先, 沒辦法將先入優勢一直保持.
但另一位行業人士則認為, 萬和的領導層是務實進取的, 主要是跑道選擇問題.
專業的敵不過綜合的?
2010年前後的熱水器市場, 根據當時中怡康的數據, 前十名品牌的零售量市場佔有率合計高達83.9%,市場集中度高, 而行業前五名全部被專業的燃氣熱水器生產企業佔據, 綜合家電品牌企業在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
但是, 熱水器市場份額慢慢向綜合廠商傾斜. 1999年就已經有熱水器產品的美的集團, 在2013年開始大量引進燃氣具行業技術專家, 重組燃氣熱水器研發團隊, 全力擴張熱水器業務.
記者多方了解到, 目前萬和在燃氣熱水器行業的市場佔有率仍居行業第一. 但美的, 海爾在步步緊逼, 美的已經在燃氣熱水器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 而在電熱水器市場, 海爾, 美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分別位列第一, 二位.
根據青島海爾年報, 海爾的熱水器業務2013年就已實現43.53億元收入, 從體量上超越萬和. 美的集團2017年半年報也顯示, 美的熱水器事業部營業收入達40多億元, 超過萬和.
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 有業內人士用 '起了個大早, 趕了個晚集' 來形容萬和.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在綜合家電廠商美的, 海爾的 '緊逼' 下, 實際上不止萬和, 萬家樂, 華帝等一眾專業化品牌廠商都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
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認為, 這背後是 '單項冠軍' 與綜合品牌的對抗. 他認為, 大品牌在渠道覆蓋率, 資本的驅動力, 科研創新的能力上都具有優勢.
一位熱水器行業人士則告訴記者, 除了資金實力, 更重要的是, 大型綜合廠商擁有專業品牌無法比擬的渠道, 產品體系及品牌影響力. '美的, 海爾這種全品類企業, 首先體量夠大, 品牌影響力很強. 再者, 很多西部地區比較偏遠的中小城鎮, 乃至鄉村, 美的, 海爾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服務覆蓋, 而專業企業或者外資企業在這塊還是比較欠缺的. '
另外, 他還告訴記者, 美的, 海爾目前在熱水器上啟動多品牌戰略布局高端市場, 這個布局在2017年顯現效果. 美的的比佛利, 海爾的卡薩帝, 在熱水器市場的份額都有很大增長, 雖然目前還沒法撼動整個競爭格局, 但已經對專業品牌和外資品牌產生很大衝擊.
據了解, 萬和電氣自2016年開始也大力往多元化方向拓展, 設立子公司, 進入淨水器, 空氣淨化器市場, 今年萬和電氣又宣布將公司產業鏈延伸至空氣源熱泵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