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溫和上漲

近日, 2017年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在北京舉行, 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 (簡稱《報告》) . 《報告》以中國糧食, 棉花, 油料, 糖料, 蔬菜, 水果, 肉類, 禽蛋, 奶製品, 水產品, 飼料等產品為對象, 對2016年市場形勢進行了回顧分析, 基於未來10年中國宏觀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業發展環境條件的合理假設, 綜合CAMES模型基線預測和有關專家的分析判斷, 對2017年, '十三五' 期末和未來10年生產, 消費, 貿易, 價格走勢進行了系統展望. 本版對《報告》中的主要農產品未來市場走勢進行摘編, 為您 '解密' 這些成果是如何出爐的.

穀物

總產保持基本穩定進口呈下降趨勢

未來10年, 穀物種植面積將有所調減, 但單產水平穩步提高, 總產量仍將在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2026年, 中國三大主糧作物產量將增加到5.73億噸, 比2016年增長3.3%;消費總量將呈剛性增長態勢;出口有所增加, 進口總體將呈下降趨勢;穀物價格將逐步向市場化定價回歸.

稻穀產量保持穩定口糧消費剛性增長

未來10年, 水稻種植面積穩中略減, 總產量將穩定在2億噸以上;口糧消費保持增長, 2026年消費總量預計為15583萬噸, 年均增0.5%;2020年之前稻米價格受最低收購價政策影響將小幅下跌, 之後有望穩中有漲;受進出口政策和國內外價格變化影響, 大米進口減少, 出口增加, 預計2026年進口量為233萬噸.

小麥消費增速快於生產

淨進口量先降後增

未來10年, 小麥種植面積穩中有降, 年均降0.04%, 單產持續提升, 年均增0.3%, 產量保持穩定, 2026年將達到13269萬噸, 年均增0.3%;口糧消費, 工業消費持續增長, 消費總量年均增速0.7%;消費結構升級將拉動優質, 專用小麥需求上升, 普通小麥與優質小麥價差將逐漸擴大;淨進口量先降後增, 預計2026年為329萬噸.

玉米種植面積先減後穩價格走勢由弱轉強

未來10年, 玉米生產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入, 種植面積持續調減後趨穩, 產量先降後升, 預計2026年面積穩定在5.2億畝, 產量恢複到2.21億噸;由於有利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 消費將恢複較快增長;國內外價格基本接軌, 玉米進口將呈下降趨勢;展望前期價格觸底企穩, 2020年之後價格可能再度進入上升期.

肉類 生產結構優化價格總體趨漲

未來10年, 肉類產量從2016年的8364萬噸增至2026年的9909萬噸, 增長18.5%, 年均增長率為1.7%;肉類生產結構優化, 豬肉產量占肉類產量比重降至62.9%, 牛羊肉比重增至14.5%;肉類進口量將繼續保持高位;受成本增加和需求拉動影響, 未來肉類價格總體趨漲.

豬肉規模化養殖加快

淨進口有望縮減

未來10年, 生豬生產穩中有增, 規模化養殖增加, 2026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戶佔比將達到65%左右, 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分別達到7.80億頭和6234萬噸;豬肉消費量繼續增加, 人均佔有量年均增速為1.2%, 達到44.20千克;隨著產能逐步恢複, 短期內生豬價格穩中有降, 國內外豬肉價差縮小;豬肉仍將保持淨進口狀態, 但淨進口量預期將減少.

禽肉生產消費同步增長進口保持穩定

未來10年, 禽肉產量將保持增長趨勢, 年均增長1.7%, 到2026年產量將達到2235萬噸, 比2016年增長18.4%;消費呈逐年增加趨勢, 年均增長1.7%, 增速比過去10年下降1.5個百分點;展望後期, 降本增效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預計中國禽肉價格將波動上行, 總體較為平穩;進出口基本穩定, 進口量窄幅波動, 預計維持在60萬噸以內.

牛羊肉消費拉動產量較快增長牛肉進口繼續增加

未來10年, 草食畜牧業增長較快, 科技支撐力度增強, 牛肉, 羊肉產量有望穩步增長, 年均增速預計分別為1.8%, 2.4%, 2026年牛肉, 羊肉產量分別為860萬噸, 580萬噸;消費量繼續增加, 區域性優質產品備受青睞;展望前期牛羊肉價格相對穩定, 後期具有小幅上漲空間;牛肉進口受國內需求拉動繼續增加, 羊肉進口較為穩定, 預計到2026年牛肉進口量超過100萬噸, 羊肉進口量在30萬噸以下.

油料

生產穩中有增內外市場聯動性增強

未來10年, 油料生產穩中有增, 2026年預計產量較2014~2016年平均水平增長10.8%, 其中小品種增幅明顯;消費多樣化, 差異化特徵明顯, 膳食營養知識普及, 人均食用油消費將穩定在一定水平, 植物油總消費量將穩中有增;食用油籽進口量總體繼續增加, 市場價格化形成機制增強.

大豆生產恢複至曆史高位進口增速放緩

未來10年, 大豆生產, 消費將呈現同步增長態勢, 種植面積恢複性增長, 年均增幅2.7%, 單產水平提升, 年均增長1.6%, 產量年均增長4.3%;大豆食用消費增長較快, 壓榨加工消費平穩增長, 消費總量年均增長1.9%;大豆進口量維持高位, 但增速趨緩, 預計年均增長1.4%.

油籽生產小幅增長食用油自給率穩中有升

展望期間, 油菜籽產量逐步恢複, 但仍低於2014~2016年平均水平, 花生產量波動增長. 預計2026年, 油菜籽, 花生產量分別達到1135萬噸和2075萬噸. 消費方面, 預計2026年油籽消費量1.69億噸左右;食用植物油消費量約3400萬噸, 較2016年增長7.2%, 年均增長率為0.7%.

食糖

生產和消費均穩中趨增進口規模較大

未來10年, 糖料種植面積將保持基本穩定, 糖料單產有所提升, 食糖產量穩中略增, 預計2026年食糖產量1153萬噸, 比2016年增長32.5%;食糖消費水平穩中趨增, 預計2026年食糖消費量1847萬噸, 比2016年增長21.5%;食糖價格仍會有較大波動, 受國內產不足需和國內外價差影響, 食糖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 預計2026年進口食糖804萬噸, 比2016年增長115.5%.

奶製品

生產進入平穩增長期

進口增速放緩

未來10年, 隨著國家振興奶業政策的實施, 生產逐步進入平穩增長期, 奶類產量預計年均增長1.0%, 展望期末產量達到4465萬噸;國產奶的消費有望突破低位徘徊的現狀, 2026年消費總量預計達到6381萬噸, 較2016年增長27.1%;奶製品進口將繼續增長, 但年均增速明顯放緩, 由過去10年的14.0%降至展望期內的4.2%, 2026年進口量將達到1930萬噸;成本剛性上升, 國際市場預期價格走高將對國內奶價上行形成基礎支撐, 奶價依然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飼料

產量和需求量穩定增長

市場價格弱勢轉強

未來10年, 工業飼料產量預計年均增長1.6%, 2026年將達到23983萬噸, 配合飼料產量占飼料產量比重達到92.9%;飼料需求量年均增長1.6%, 展望期末預計達到23634萬噸, 豬飼料仍是市場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 禽類飼料和反芻飼料將保持穩速增加, 水產飼料需求穩中有降;展望後期飼料產品市場價格將穩步上漲.

水果

產量和消費量增速放緩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

未來10年, 水果產業將步入提質增效轉型的關鍵期, 產量增速放緩, 產業提檔升級加快;消費量增速大於產量增速, 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持續保持貿易順差. 預計2017年中國水果產量達到2.86億噸, 水果直接消費量和加工消費量分別達到1.31億噸和0.33億噸;2020年水果產量達到2.99億噸, 水果直接消費量和加工消費量分別達到1.37億噸和0.37億噸, 貿易總量超過1000萬噸;2026年水果產量將達到3.16億噸, 直接消費量和加工消費量分別達到1.43億噸和0.46億噸, 貿易總量超過1100萬噸.

水產品

產量增速放緩消費結構升級拉動進口增加

未來10年, 水產品產量波動中小幅增長, 2026年產量預計達到7008萬噸;進出口貿易走勢分化, 出口基本穩定, 進口顯著增加, 淨進口穩步增長, 預計2026年出口量為419萬噸, 進口量為566萬噸;價格有望進一步上升, 年均漲幅約為4.0%.

蔬菜

產量高位趨穩品種消費結構優化

未來10年, 蔬菜播種面積保持穩定, 總產量以年均0.5%的速度增長;食用消費呈穩步增長態勢, 2026年鮮食消費總量將達到23966萬噸, 年均增長1.5%;價格呈上漲態勢, 季節性波動將有所趨緩;2026年淨出口量將達到1176萬噸, 年均增長率為1.8%.

棉花

產量基本穩定庫存結餘水平降低

未來10年, 棉花產量基本穩定, 預計2020年棉花產量達到498萬噸, 預計2026年為495萬噸;棉花消費穩中略降, 預計2020年消費量為745萬噸, 到2026年降至730萬噸;棉花進口逐步增加, 將成為國內消費的重要來源.

禽蛋

生產增速放緩成本帶動價格整體上漲

未來10年, 禽蛋生產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產量年均速度為0.6%, 2026年產量將達到3302萬噸;禽蛋消費穩定增長, 總消費量以年均0.6%的速度增長, 2026年消費量將達到3291萬噸;貿易仍以出口為主, 出口量穩定在10萬噸左右;禽蛋價格預計總體保持上升態勢.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