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塑胶跑道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已正式执行.
2015年以来, 由于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爆发多起 '毒跑道' 事件, 教育部叫停了塑胶跑道的新建和维修的同时牵头修订塑胶跑道新国标. 在新国标实施前, 中小学校塑胶跑道所参照的标准是2005年发布实施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 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T19851.11-2005), 这一标准中对跑道的外观和规格, 标志线, 平整度, 厚度, 坡度, 物理机械性能及对应的检验方法均做了规定, 在涉及安全卫生方面, 提出的要求是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本次的新国标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清华大学,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等多个单位共同起草, 经过多次的的专家会议论证并且全国范围内的实地考察并抽样检验, 同时收集市场上数百家企业产品进行多次验证实验后, 《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36246—2018)于2018年5月7日由国家教育局正式发布, 在时隔将近半年的今日(11月1日)正式执行. 本次实施的新国标为国家强制性实施标准, 被代替的旧国标则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这也是新旧国标的最大转变之一.
除开变为强制性实施标准这一大转变外, 本次的新国标相对旧国标还增加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 即跑道的原料使用, 铺装等环节都需要出具型式检验报告, 报告的有效期为1年, 只有通过检验拿到体育场地设施资质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
同时, 针对2005年的旧国标中对化学性能规范的模糊, 新国标在除物理性能外也将化学性能纳入标准, 并且从原料这一环节开始就对有害物质提出了完善的限制和检测要求.
与旧国标相比, 新国标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多了11项(共18项), 并将其细分为含量, 释放量, 气味三个大类.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新增的气味等级指标要求跑道的人工合成面层在实际中要接近无气味状态, 在气味等级大于3级时, 应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更换或拆除处理.
与旧国标相比, 此次实行的新国标无疑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新国标的相比于旧国标的实际提升还需要通过标准的落地情况和执行力度才能体现出来. 而这一过程需要生产企业, 施工方, 招标方等单位的共同遵守, 只有层层严格把控, 将标准要求贯彻到底, 才能够做到从根源上消灭 '毒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