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基本原料, 乙烯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乙烯工业发展迅速, 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和消费国. 从全球来看, 石脑油还是生产乙烯的主要原料, 其中中东和北美地区以轻烃(乙烷)原料为主, 我国受资源限制原料仍以石脑油为主. 随着近几年国内煤化工产业的兴起, 目前国内煤(甲醇)制乙烯的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左右, 国内乙烯行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国际同行的特色道路.
从全球来看, 乙烯产能的投放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一般分为原料驱动型以及需求拉动型. 例如中东地区在2007~2010年间投产的乙烯装置主要得益于低成本的乙烷原料, 目前该地区已经出现乙烷短缺, 新建装置多以石脑油或混合裂解为主. 北美地区自2011年起掀起页岩气革命以来, 带来了大量的廉价乙烷, 该地区的乙烯裂解装置纷纷改为乙烷原料, 同时新建了大量的乙烷裂解装置, 总体投产时间集中在2017~2020年间. 国内新增的乙烯产能主要受需求驱动, 2011~2017年间由于原油价格高企和成品油需求减弱等原因, 新增产能以煤(甲醇)制烯烃为主.
据统计, 截止到2017年底, 国内乙烯总产能达到2430万吨左右, 同比增加了4%;产量达1820多万吨, 同比增加了2.4%. 全年乙烯进口量达216万吨, 同比增长了30%. 随着市场对聚乙烯, 乙二醇等乙烯衍生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国内对乙烯的需求稳步增长. 2017年乙烯的表观消费量约为2037万吨, 同比增长4.8%;乙烯的当量消费量在3900万吨左右, 当量缺口达2000万吨以上, 乙烯及其衍生物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较为严重.
今年以来部分新增装置的投产会对乙烯的供应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中中海壳牌二期的120万吨乙烯装置已经投产, 其投产会较大地改善华南地区的供应缺口. 年底前延长石油延安能化的45万吨和吉林康乃尔的30万吨等乙烯装置计划陆续投产, 全年新增产能预计在200万吨左右. 2019年开始, 国内将迎来新建乙烯装置投产的爆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 到2020年底国内计划有1400多万吨的乙烯产能集中投产, 其中石油路线的有900万吨左右, 煤(甲醇)路线的有550万吨左右. 此外, 还有700万吨左右的轻烃(乙烷)裂解项目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短期搁置的可能性比较大. 若上述1400多万吨的装置能如期投产, 届时国内乙烯供应短缺的状况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经过几年的发展, 国内乙烯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约占总消费量的27%, 高密度聚乙烯(HDPE)约占26%, 低密度聚乙烯(LDPE)约占11%, 乙二醇约占11%, 环氧乙烷约占9%, 苯乙烯约占8%. 其中乙二醇, HDPE和LDPE的自给率最低, 分别为34%, 49%和53%, 供需矛盾突出.
综合来看, 随着国内原油进口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煤化工技术的成熟, 更多的民企开始进入乙烯行业, 乙烯的整体供应格局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以规模大型化和原料多元化带来成本和技术冲击, 而煤(甲醇)制烯烃项目在较高的原油价格下也显现出较好的成本和原料优势. 两条腿走路的中国模式会给乙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乙烯工业的春天已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