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买富士通半导体凸显日企困境

联电将斥资不超过573.6亿日圆, 吃下与日本富士通半导体合资12吋晶圆厂三重富士通半导体 全部股权, 这是继鸿海集团买下夏普后, 又一家日本高科技企业出售, 凸显出日本高科技产业陷入发展瓶颈.

日本科技产业一度引领全球, 但1990年代起由盛转衰, 不仅面临国际企业的强大竞争, 本土技术和人才也大批流失; 日经新闻访调显示, 守旧僵化, 目光短浅的企业高层难辞其咎; 另外, 日企报酬不如国外同业, 也是人才出走的重要原因.

日经访问曾在东芝, 日立, NEC, 富士通和Sony等日本传统知名科技企业效力的员工, 这些半导体, 液晶显示器等领域的工程师已投效南韩, 台湾或其他外资企业. 一名受访者坦言: 「这种变化约在1990年代晚期出现, 高阶主管没有远大梦想, 他们只想避开风险, 希望接受挑战的人反而受到贬抑. 许多任务程师赴海外就业, 是为了能在可以一展长才的的环境工作. 」

此外, 报酬也是导致人才求去的关键. 日本的终身雇用制文化采取年资薪水制, 即使在半导体产业, 待遇和其他公司也相去不远. 即使研发重大技术并获得专利, 所获得的奖励也相当微薄, 常使这些优秀人才气馁; 如果和美, 韩等待遇优渥许多的同业相比, 更使日本工程师受挫.

日企对半导体等产业的短视, 也是衰败原因. 跨入这些领域初期便需要大量投资, 且难以保证一定有获利. 许多日本科技公司并不重视这些「新兴」产业, 这些部门的人员少有升迁至高阶主管机会.

半导体或面板产业, 与发电厂, 基础设施等长期规划的事业不同, 只能推测未来两到三年的形势拟定策略, 也因此需要不同的管理技巧. 然而, 许多资深主管并不了解半导体产业, 导致研发及投资决策缓慢甚至错误.

曾在东芝内存技术部门担任资深工程师的日本中部大学教授宫本顺一指出, 在三星电子和其他国际竞争对手加快脚步发展之际, 这些状况导致日企如同瘫痪.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另一个劣势, 则是在新厂的补贴或税务优惠方面, 政府不够慷慨, 电费和土地价格飙涨, 也抬高电子业的成本. 日经指出, 如果日本不思改变, 包括汽车, 机械, 材料等全球优势产业将会陷入麻烦, 近年东芝和富士通相继变卖半导体事业, 就是最好的警惕.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