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完善, 衍生品工具不断推陈出新, 塑化产业链的经营思路, 经营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化工事业部总经理邵世萍6月27日在杭州召开的2018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说道.
会上, 邵世萍以时间轴为脉络, 回顾了金融衍生品工具在塑化产业链近年来发展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从2007年大商所LLDPE期货上市到2008年塑化企业使用期货工具 '小荷才露尖尖角' , 再到如今以期货价格为参考的定价模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基于期货工具管理市场风险也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 塑化产业使用期货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十多年风雨路.
十数年风雨路 润物细无声
2007年大商所LLDPE期货上市, 为整个塑化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参与价格风险管理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据邵世萍回顾, 2008年之前, 塑化产业还是采用以采销为基础的传统贸易模式, 产业对期货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都不高. 但2008年, 这一现象得到改观.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企业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 大家至今还心有余悸. 在这样的情况下, 期货避险诉求愈发突出. 2009年大商所PVC期货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塑化企业可运用的金融衍生品工具. 塑料行业的特征就是价格大涨大跌, 产业链企业都在夹缝中求生. ' 邵世萍指出.
浙江四邦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基差交易最早的一家公司, 公司总经理陈宇峰表示, 近五年来一直在使用期货工具, 并将此作为贸易核心工具来运用. '现在要把商品的贸易业务做好,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 创新已经很难了. 在把贸易核心业务做好的基础上, 如果用期货, 期权工具, 可能就是在做一点小的创新或者为这个行业做一点服务. '
2014年至2015年, 是塑料产业使用期货工具跨越式飞跃的一年, 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引导了产业的周期联动.
'2014年上市了聚丙烯期货, 让金融衍生品工具品种多样化, 再次增加了塑化企业风险管理工具. 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大跌, 能化板块多数商品维持趋势性下跌, 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 以买入套保为主要的贸易模式风靡市场. ' 邵世萍说.
华泰期货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强表示, 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 随着各种政策的推出, 天时地利人和具备, 市场快速增长也是情理之中, 水到渠成的事情.
期货定价成主流 贸易模式颠覆
传统的贸易模式在2016年得到颠覆. '2016年, 基差贸易成为整个塑化产业链的弄潮儿. 基差定价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除了产业圈客户在学习, 运用基差交易外, 也有更多投资机构和期货公司参与到基差贸易行列中, 市场也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理性, 使得专业化竞争加剧. ' 邵世萍说.
邵世萍表示, 石化出厂价, 期货盘面价格, 现货市场价三者往往一直在博弈, 金融定价慢慢会成为一个趋势. '在2017年这个现象愈发突出, 整个塑料行业基本面变化或者基本面驱动成为期货市场整个价格波动的核心. '
受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动, 邵世萍指出, 由于区域价差越来越频繁, 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形成, 各个区域之间的价差越来越趋于缩小, 促使上游开发新产品, 高附加值产品, 为满足下游消费的升级换代而努力, 也在进行梯队转型和替代.
'2018年是产融结合, 金融创新之年, 随着大商所对期货, 金融衍生品特别是期权的推广, 特别是在去年推出场外衍生品试点项目, 含权贸易模式越来越被产业链认可, 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地被运用, 我们明日控股也参与了这个项目. 并在对产业链服务的过程中发现, 对于上游而言, 期权套保的含权贸易非常受欢迎, 上游在支付一定保费的情况下, 可以获得一定时间锁定交易价格的权利, 满足其产销平衡的诉求. '
近年来, 以期货价格为参考的定价模式逐渐成为塑料行业主流, 基于期货工具管理市场风险也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 '随着市场对于期货工具理解的不断深入, 塑料行业参与期货的方式从传统套期保值逐步发展到场外期权, 基差贸易等新模式, 期现结合更加灵活, 紧密. ' 大商所产业拓展部总监蒋巍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目前大商所塑料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已深刻融入国内塑化产业转型大局. 一方面, 2017年LLDPE, PVC和PP三大期货品种期现价格相关性分别为0.92, 0.96和0.97, 同比去年有所提升, 期货价格进一步担当塑料产业的 '晴雨表' 和 '风向标' . 另一方面, 三大塑料期货品种套期保值有效性越来越好, 2017年套期保值率维持90%左右的较好水平, 塑料产业 '压舱石' 作用彰显.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塑料产业既是传统产业, 有着悠久的历史, 也是现代新材料, 战略新兴产业, 有着美好的前景. 塑料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 还应该看到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的结构矛盾, 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 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成本上涨较快, 融资难, 融资贵没有根本缓解的困难, 特别是近年来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 对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表示.
'当前, 所有行业都面临着市场价格的风险, 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 价格风险管理是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 而期货对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不言而喻. ' 相关参会嘉宾表示.
在保持市场功能持续发挥的基础上, 大商所继续探索服务实体产业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新思路体现在, 从鼓励参与者直接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转变为提供更多工具, 模式, 渠道, 引导间接利用期货市场做好风险管理;从会议, 培训等传统方式, 转变为开展产业服务类创新试点, 为实体产业提供直接的场外业务实践机会. ' 蒋巍说.
在上述新思路的引领下, 2014年, 大商所与期货公司, 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携手, 开始探索开展场外期权服务产业试点, 2015年首创 '保险+期货' 模式, 2017年首次推出基差贸易试点. 今年, 针对塑料产业推出了更多的场外期权, 基差贸易试点, 进一步推动塑料产业期现结合.
场外期权试点方面, 2017年, 大商所在21家期货公司, 5家券商和3家银行的共同参与下, 完成42个试点项目, 共计225笔交易, 包括27个农产品项目和15个工业品项目, 涉及13个期货品种, 在服务主体上既有明日控股集团这样的贸易商, 也有宜宾天原这样的化工生产商.
相关市场人士指出, 场外期权业务是 '类保险' 化产品, 具有策略丰富, 简单易懂的优势, 可以为企业客户个性化定制服务, 规避企业专业人才队伍不足和资金压力方面的短板.
'实体企业一定要做那些简单的期权, 不要做复杂的期权结构. 场外期权是保费既定的产品, 而不是风险比较大或者损失不确定的产品. ' 他指出, 场外期权尚处于刚起步阶段, 无论是提供场外期权服务的交易商还是客户, 对于期权交易策略, 风险的认识还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成熟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普遍以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参考, 基差贸易是其中重要的定价模式. 对于国内塑料市场, 近年来贸易商等产业客户已逐步接受和采用基差贸易的定价方式. 尽管如此, 基差贸易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8年, 大商所将继续深化基差贸易试点,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提高方案设计灵活性, 为参与主体提供充足空间. 通过基差贸易试点和市场培育活动, 促进市场更好的认识期货, 理解期货和运用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