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小米的 | '现在' | 可能难以支撑高估值

营收过于依赖硬件, 收入增长存在瓶颈, 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媒体报道, 6月22日, 小米创始人雷军等高管在小米招股书上正式签字, 小米也将成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经投行人士测算, 根据小米招股价, 其上市后市值区间为540亿至700亿美元. 这个估值区间与此前700亿-1000亿美元的市场预期相比缩水不少.

不过, 6月21日雷军说: 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 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 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 在小米估值一事上, 雷军口头上很高调, 或心不甘, 但行动上还是偏向务实, 向现实妥协.

小米估值到底 '贵不贵' , 究竟市值多少, 市场上最核心的分歧还是在于小米究竟是硬件制造商还是互联网公司. 虽然招股书中自称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雷军也说是 '全球罕见的, 同时能做电商, 硬件, 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 ' 不过, 我们还是要区别什么是公司 '现实' , 什么是 '理想' .

从小米公司披露的营收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智能手机仍然占据了小米收入的绝大部分, 份额为70.3%, 再加上小米近期发展势头很猛的生态链生活消费产品, 如今小米的手机和其他硬件业务加起来, 占了总收入的90.8%. 就目前而言, 小米还是偏向于一家硬件收入为主的公司.

小米的硬件竞争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8年4月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5%, 1-4月份产量同比增长4.7%. 咨询公司Couterpoint的数据显示,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8%, 环比下滑21%. 不得不承认, 当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趋近饱和, 竞争越来越激烈, 小米依然还在与华为, 苹果缠斗战当中, 而且还没有占据绝对竞争优势, 因此硬件收入难以为公司的高估值提供坚实保障. 因此, 硬件作为小米进入消费者生活, 开展一系列互联网服务的入口, 未来会因市场而受限.

更为关键的是, 在过度依赖硬件收入的前提下, 小米将希望寄托在了物联网和互联网服务上, 为投资者描绘了一片宏伟蓝图, 然而就当前来看, 小米生态链产品热卖的原因可能不在于物联网与生态的完善性, 性价比依然是主要选择原因. 小米依靠价格优势的确为自己赢得了市场份额, 但当全行业生产率提高时, 价格战略可能会难以为继.

而且, 小米所处的生态链行业, 竞争也不亚于智能手机. 如今智能音箱操控小米生态的大部分产品, 而天猫精灵和百度小度也都在大踏步进入这个领域. 小米生态的技术基础是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 然而小米在这两个领域却都没有占据领袖地位, 百度和科大讯飞才是人机交互语音识别的龙头, 小米在技术基础仍然受制于人.

一家公司的估值核心或者是基础还是在于公司业务. 小米最开始估值的时候, 对标的是亚马逊, 但是相比较于亚马逊, 小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亚马逊公司的发展逐步趋向于 '赢家通吃' , 即使公司近二十年没有盈利, 但依然有大批投资者相信贝佐斯. 亚马逊有着强大的网络效应, 正如贝佐斯所说, 全世界有超过1亿人是亚马逊的主要订阅者, 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50多亿个产品, 而小米的米粉数量还有待提升; 亚马逊同样具有着全球规模, 2017年亚马逊全球员工突破54万人, 其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 亚马逊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一步, 亚马逊拥有着世界领先的云计算平台AWS, 它被视为云计算的一个领袖产品, 通过该平台, 用户可以访问和使用亚马逊的基础设施, 众多用户和企业计划接入云时都会考虑AWS.

小米的 '现在' 可能难以支撑它的高估值, 营收过于依赖硬件, 然而硬件市场饱和, 收入增长存在瓶颈, 而对于互联网服务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收入较低, 竞争残酷, 再加上公司在互联网领域缺乏核心技术, 服务基础受制于人. 小米的 '未来' 尚不明朗, 缺乏对标的亚马逊所具有的三大优势, 可以说, 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 市场会给出最终价格, 小米究竟贵不贵, 市值是否值千亿美元, 时间和投资者会给出我们答案.

□盘和林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