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度协同完善 | 释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主体活力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企业国家实验室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发挥了行业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企业界和科技界产生了良好影响.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有利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因此, 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也出现愈来愈多的探讨. 近日, 在媒体的采访中, 一位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路还很远.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合作模式上主要有四种: 技术转让型, 委托研究与培训型, 联合开发型, 共建实体型. 其或是通过技术转让, 企业项目, 又或是通过经费委托, 课题共享和共建研究中心等几个方式实现产学研合作.

从委托单位来看, 老牌国企, 转制的科研院所, 民营企业等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其影响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天然气水合物, 认知智能, 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陆续建设,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不断完善.

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依旧不容忽视. 制度缺失, 资金投入不稳定, 投资主体缺乏动力, 人才流失等都影响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健康发展.

抢占科技革命的先机, 离不开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 企业国家实验室的作用不可或缺. 迄今为止, 其建设运行与评估仍然参照高校的国际重点实验室来进行. 没有统一的标准, 管理制度的缺失. 为此, 科技部加强了对企业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在科技部日前公布的首次评估结果中, 前两批99家中8家限期整改, 4家被撤销. 一定程度上, 这规范了企业实验室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投入, 才有可能研制出先进有效的科研成果. 而企业的发展与市场变化息息相关, 营收不稳定, 对技术的投入也存在阶段性. 据悉, 有的企业在申请了国家项目之后, 做到一半负责人跑了, 研发团队解散了, 甚至公司都卖了. 这要求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考核上要企业明确长期的建设规划和信用体系.

企业缴纳的税种繁多, 税额过大, 加之行业内的竞争较为激烈, 使得大多数依托企业经营资金压力突出. 企业就没有过多的资本固定投放在实验室的建设完善. 5月10日, 财政部发文, 明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规定企业新购入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当年一次性在税前扣除限额统一至8%. 新规有利于降低创业创新成本.

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关键是人才. 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 科研人员多来自于企业内部, 个人提升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具有不稳定性. 近两年, 全国各省市也积极引进优质人才, 落实科研经费 '松绑' 政策及完善评价机制. 目的就是最大化促进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积极鼓励科技创新.

总的来说, 企业往往更了解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成果更适合市场, 因为好技术并不一定代表转化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升了企业的产业化进展, 也促进了该领域技术的突破. 从制度完善, 技术投入, 创新动力, 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的引领作用.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