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项目实验室内做相关测试
编者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自2016年6月启动至今, 青岛市李沧区科学规划建设的青岛国际院士港累计签约引进院士108名, 其中外籍院士79名, 占73%, 院士港建设纳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青岛院士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 充分利用中国籍院士, 华裔外籍院士, 纯外籍院士各占1/3的格局, 促进交叉融合创新, 在增强科技供给上努力作为, 争取布局大科学装置, 在入港院士参与甚至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上实现突破.
为展示产业化成果, 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雾霾来了, 我们是该谈霾色变, 还是该迎霾而上? 青岛国际院士港西拉姆·拉玛克里西纳院士团队利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研制的产品, 给出了答案.
西拉姆·拉玛克里西纳院士是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 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纤维和纳米技术中心主任. 长期以来, 西拉姆院士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加工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 被业界称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之父.
防雾霾纱窗和口罩, 就是西拉姆院士参与项目发布的成果.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是直径在几十至几百纳米范围内的纤维材料, 防雾霾纱窗就是在普通纱窗表面覆盖一层孔隙率达80%, 每平方厘米密布百万个微孔的纳米纤维膜, 微孔孔径在100纳米至300纳米之间. 考虑到制作成本和实际使用效果, 该纱窗PM2.5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的过滤效率控制在95%左右, 能有效阻隔雾霾和灰尘进入室内, 且不影响空气正常流通, 并具备杀菌, 消毒和防辐射等辅助功能. ' 西拉姆院士参与项目产业化的实施方——青岛聚纳达科技总经理于淼博士介绍.
在聚纳达科技的展厅内, 记者看到防雾霾纱窗和普通纱窗相比, 外观差别并不大; 防雾霾纱窗外表呈浅灰色, 稍显发亮, 发白; 用手一摸, 明显感觉防雾霾纱窗更加结实, 柔滑, 而且 '眼' 很小. 工作人员在现场为记者进行了性能演示, 将一瓶水倒在纱窗上, 几分钟过后, 没有一滴水渗过, 整个纱网透气不透水.
于淼介绍, 从过滤粉尘效果来说,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可以对PM0.3 (直径小于或等于0.3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 达到最高99%以上的过滤效果, 并做到传统过滤一半以下的压降. 就口罩来说, 压降降低, 阻力就会降低, 透气效果好, 人呼吸的顺畅性就会提高; 拿工业领域的滤筒来说, 阻力越大, 风机就要越有劲, 这样就越耗能, 而压降和阻力降低, 就更节能, 使用纳米纤维材料可以节能三分之一.
'西拉姆院士拥有本项目核心技术 '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之父的美誉, 代表国际最高水平. 本项目中的泰山学者龙云泽教授为静电纺丝技术国内知名专家, 可以代表国内的先进水平, 项目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国内第一. ' 于淼说.
据介绍, 项目产品的市场化采取三步走方式, 以快进市场快见效为目的. 第一阶段为民用纳米滤材产品, 主要产品有防霾净化窗纱, 防霾防病毒口罩, 高效新风滤芯和高效空调滤芯等; 第二阶段产品为工业用纳米过滤产品, 主要有特种滤纸, 分子筛材料和水净化材料等; 第三阶段为医用产品, 主要有特种防护服, 尾环境隔离膜和医用敷料等. 规划的三期产品市场门槛由低到高, 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以期不断实现可持续的产品和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