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彩电厂商认为, 电视市场的前景依旧光明, 现在是 '黎明前的黑暗' , 而要迎来黎明, 电视厂商们需要打一场突围之战, 行业专家认定: 内容化, 智能化, 物联化这 '三化' , 被认为是突围的方向.
一个行业的共识是, 对电视行业带来最大冲击的仍是手机. 数据显示, 用户影音娱乐使用时间最长的设备是手机, 占比达46.3%, 远远超过占比30.9%, 屈居第二的电视.
中国的电视企业非常重视智能化的深入研究, 语音识别功能明显丰富于其他外资品牌, 虽然很多用户对于目前的智能系统并不买账, 不仅响应时间长, 而且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那是因为目前国内的智能电视市场乱象问题比较严重, 互联网品牌层出不穷, 甚至几百块钱就可以购买一台附带智能系统的电视. 这些大打 '价格战' 的廉价产品其实对整个行业并没有什么正向的推动力, 它们拿不出什么值得炫耀的核心技术, 能做的只有通过 '偷工减料' 来压缩成本.
其实, 像海信, TCL这些国产大厂的电视产品, 智能系统都是经过深度优化的, 在近些年的迭代过程中, 已经告别了识别率低, 响应时间长等被用户诟病的问题. 告别恶性价格战, 真正做出有别于合资品牌的国产优质智能系统, 才是目前只能电视的唯一出路.
真正的智能, 是让电视向更懂用户, 更懂生活的方向加速发展, 除常见的语音操作外, 增加人脸, 动作等新识别方式, 同时通过大数据匹配, 让电视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内容推荐, 并通过应用拓展, 赋予电视视频通话, 边看边买等新玩法. 而前面提到的物联化, 则是凭借彩电视觉大屏的优势, 承担起物联信息的视觉化传递, 让人们坐在客厅掌控智能家居一切动态.
中国智能电视必须尽快交出一份让消费者满意的答卷, 才能摆脱智能手机的阴影, 成功突围. 中关村在线
2.IHS Markit: 液晶面板价格将下滑
IHS Markit日前预测认为, 液晶面板制造商将从本季度开始再度面临挑战, 原因是中国大陆的大规模扩张加剧了供应过剩, 并给面板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市场研究人员警告称, 由于产能过剩, 未来三年内大陆显示器产能的增加可能会推动显示产业进入新的低迷状态.
IHS Markit的最新统计显示, 到2022年, 大陆预计将开设19家新的大尺寸电视面板工厂, 约20家新工厂将加入中小尺寸智能手机显示屏生产.
IHS Markit高级董事谢勤益 (David Hsieh) 表示: '供应过剩将成为今年平板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去年下半年面板价格下滑, 一些面板厂商已经感受到了供应过剩的局面, 并在2月或3月出现亏损. '
历史行业数据表明, 当面板供应超过需求7%以上时, 该行业进入一个新的下行周期, 谢补充说, Markit数据显示上季度供应超过需求7.5%.
谢表示, 由于大陆库存过剩和面板供应给价格带来压力, 面板价格本月将下跌3%至5%. 上季度, 面板价格每月下降1%到2%.
该公司表示, 65英寸电视面板将面临最大损失, 因为大陆面板制造商的新工厂将生产更多的65英寸电视面板.
谢指出, 65英寸电视面板的价格由每片280美元下降至250美元, 这已经低于最低制造成本的290美元.
Markit表示, 京东方 (BOE) 一季度启动了10.5代工厂, 每月可为现有市场增加9万片65英寸电视面板的供应量.
中电熊猫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运营两家8.6代工厂.
公司表示, 今年65英寸电视拥有量将大幅增长, 65英寸电视的数量将由去年的1200万台增至2000万台, 增幅达67%.
鉴于供应过剩的加重, 液晶面板制造商可能会将本季度的工厂利用率降低5%, 以缓解价格压力.
谢补充说, 今年下半年一些公司可能会关闭工厂或面临巩固业务的压力. IHS Markit
3.供应量及价格谈不拢 三星和LG Display面板合作计划暂缓
5月17日消息, 据《国际商业时报》报道, 业内人士透露, LG Display向三星供应LCD面板的计划继续暂缓, 原因在于两家公司尚未敲定交易的具体细节. 消息人士称, 由于目前市场的波动, LG和三星尚未就供应数量和价格达成最终协议.
2016年, 被富士康收购的夏普突然决定削减供应给三星的液晶面板, 以支持自己的电视机生产.
由于需要液晶面板供应, 三星开始与LG商谈可能的合作. 然而, 双方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成协议, 因为它们的竞争阻碍了它们. 此外, 它们的面板制造技术的差异也导致了双方合作的的延迟.
去年, LG向三星提供了4万至5万块LCD面板用于测试. 测试阶段是必要的, 因为这两家公司使用不同的LCD生产技术. 三星正在对其生产流程进行一些调整, 以全面采用LG的LCD面板. 自那之后, LG Display透露, 计划向三星供应约152万块LCD面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最终协议尚未签署, 不是测试问题, 似乎是供应数量和价格等其他因素导致双方合作延迟. ' 虽然这些因素尚未最终确定, 但三星和LG已经同意, 将把后者生产的面板用于三星今年发布的65英寸和75英寸电视机中.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这两家公司可能不会取消合作, 但它们可能要在供应价格和供应量上做出进一步的妥协, 以免对双方造成不利影响. ' TechWeb
4.维信诺 (固安) 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启动运行
5月17日, 维信诺主导建设的我国首条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在河北省固安启动运行. 该生产线的启动运行, 标志着我国在全柔AMOLED产业化方面, 不仅拥有了创新技术研发实力, 也同时具备了大规模量产出货的能力.
依托维信诺对产线的前瞻性设计, 该条全柔AMOLED生产线, 将能够持续产出 '柔性固定弯曲显示屏, 柔性卷曲显示屏, 柔性折叠显示屏, 全柔显示屏等迭代型柔性AMOLED显示产品' , 不仅打破了显示产业固有的产品形态, 也将为诸如消费电子, 物联网, 互联网,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产业链的显示应用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进而重塑全产业创新格局, 开启河北省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乃至我国整体新型显示产业化新纪元.
掌握自有核心技术 赋能上下游共促 '泛在屏' 时代到来
新一轮显示技术的发展, 正在改变世界显示产业格局, 我国新型显示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 不仅影响全球显示产业布局, 也是能否彰显我国制造国力的象征.
柔性AMOLED之所以受到重视, 除了拥有自发光的特性, 以及更好的显示效果外, 它可以实现任意弯曲, 折叠拉伸显示也是一大原因.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 柔性AMOLED作为引领未来潮流的新型显示技术, 将为终端应用提供无限创新空间. 创新的柔性AMOLED产品, 未来将迅速扩展至车载, 近眼显示, 可穿戴, 人工智能, 甚至服装, 日用生活品等各领域, 在实现显示技术应用跳跃式革新的同时, 也将助力全产业再上新台阶, 开启 '泛在屏 '新时代.
维信诺 (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设计产能为3万片/月, 达产后可实现国内全柔AMOLED面板供应, 解决终端厂商创新应用需求. 据悉, 该生产线融合了维信诺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和关键工艺, 充分考虑了未来产品市场需求, 不仅能够生产目前的曲面屏, 全面屏, 而且能够生产折叠显示屏, 全柔性显示屏, 是前瞻布局的, 能够支撑未来产品升级的六代线, 也是目前国内最专业, 最先进的全柔生产线.
随着维信诺 (固安) 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的启动运行, 将有效增加国内AMOLED面板供应, 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终端厂商的对高端显示面板需求, 打破日韩等国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 改变国内智能, 可穿戴终端厂商生产受制于国外垄断的尴尬局面.
'火车头' 示范效应 加速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新型显示产业一直是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亦被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维信诺通过无界创新驱动显示产业变革的同时 ,也正着手助力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维信诺 (固安) 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的建设不仅代表了我国在新型显示产业的最高水平, 也填补了河北在OLED领域产业空白, 成为拉动河北产业升级的 '火车头' . 它的投产加速了上游企业核心材料, 关键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也有利于下游企业在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 车载显示, VR等终端产品的创新应用, 拓宽显示产业链, 引领显示方式变革.
除此之外, 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将促进企业间的协同研发, 打造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显示)示范基地. 通过火车头示范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支柱.
推动中国制造崛起 彰显 '国家使命'
面对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需着力夯实基础科研. 基础科学研究强, 综合国力才能强. 自主研发能力强, 国际地位才稳当. 维信诺依托22年在OLED领域中的专注, 在技术创新能力上, 已拥有3500余项OLED相关专利, 特别是柔性AMOLED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并主导制定了多项OLED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成为首家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
随着AMOLED的渗透率越来越高, 其市场地位日益巩固, 以维信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逐渐有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化基础. 此次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启动运行, 不但将打破由国外厂商垄断柔性显示屏领域的受制局面, 使得中国终端产品的发展不再被国外厂商 '卡脖子' , 而且将有利于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加速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崛起, 引领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走向世界一流, 在将我国的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 实现我国从显示大国到显示强国的转变.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