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塑料工业与钛白粉可谓焦不离孟. 在世界范围内超过500家的钛白粉牌号中, 专属于塑料用的就超过50个, 而高达6%的年均增长率, 也让塑料工业成为使用钛白粉增速最快的领域, 并 '荣膺' 钛白粉的第二大用户. 有材料应用的地方自然就有相配套的指标, 参数考衡, 粒径粒度分布和颗粒形状就显著影响着塑料用钛白粉的关键指标. 而塑料用钛白粉的粒径恰好处于激光粒度仪大展身手的范围内, 因此对于钛白粉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 业内人士不妨给予更多的瞩目.
众所周知, 钛白粉的学名是二氧化钛, 具备优良的白色性能, 高遮盖力和高消色力, 被广泛应用油墨, 造纸, 涂料, 油漆等行业, 享有 '白色之王' 的美誉, 这正是钛白粉在塑料制品中得以应用的重要原因, 即钛白粉可以决定浅色或白色塑料制品的外观. 当然钛白粉于塑料还有很多其他好处, 比如提高塑料制品的耐热, 耐光, 耐候性能, 使塑料制品免受UV光的侵袭, 改善塑料制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等. 几乎所有热固性和热塑性的塑料中都会使用钛白粉, 它们既可以与树脂干粉混合, 也可以与含增塑剂的液体相混合, 用量一般在3-5%左右, 聚烯烃类(主要是低密度的聚乙烯), 聚苯乙烯, ABS, 聚氯乙烯等莫不如是.
在塑料工业中衡量钛白粉的质量主要有四大指标――遮盖力, 分散性, 耐候性和白度. 钛白的遮盖力越好, 生产出的塑料制品就越轻薄;分散性则影响塑料制品生产成本, 钛白粉的分散性越好, 塑料制品的光滑度和光亮度就会越高;具备良好耐候性的钛白粉, 则对室外使用的塑料制品以及塑料门窗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一大指标就是白度了, 所谓白度是指距离理想白色的程度. 影响钛白粉白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杂质, 在钛白粉工艺中, 尤其是硫酸法钛白粉工艺, 大部分的作业是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 因为杂质严重影响钛白粉的应用性能, 特别是白度. 显色金属氧化物杂质在极低的含量下就能影响白度, 这些元素有铁, 锰, 铬, 铜等, 这些杂质本身就带有颜色, 在白色的钛白粉中极易显色.
第二点就是粒径和粒度的分布了, 他们主要是通过钛白粉颗粒对光的反射, 散射等现象影响其白度的. 钛白粉的粒径越小, 白度值越高, 这主要是由于钛白粉粒径越小, 表面积增大, 光的反射, 漫反射增强. 根据光波的特性, 当颜料粒子的粒径小于光波的一半时可以获得对该波长的色光的最大散射, 经分析, 对波长蓝色光散射最好的粒径在0.2μm左右, 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散射最大的粒径在0.35μm左右, 因此, 小粒径的钛白粉的散射光呈蓝相, 而透过光则为蓝色的补色红黄相, 反之, 大粒径的钛白粉散射光为红相, 透过光为蓝相. 通常涂料用钛白粉的粒径为0.2~0.4μm, 而大多数塑料用钛白粉粒径都较细, 粒径为0.15~0.3μm, 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兰色底相, 对大多数带黄相的树脂或易泛黄的树脂有遮蔽作用.
此外, 颗粒形状, 钛含量, 包膜剂对钛白粉的白度都有一定影响. 其中, 粒形对白度的影响比较小, 一般来说, 层状钛白粉的白度略低, 球状和杆状的白度略高. 而二氧化钛含量的升高, 钛白粉白度值也升高, 铝, 硅, 锆等包膜剂含量升高, 钛白粉白度值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 在塑料色母粒的生产工艺中, 钛白粉的白度也是一项重要质量指标, 塑料色母粒是一种高浓缩, 高效能的颜色配置品, 即颜料以超常浓度均匀分布在载体树脂中, 并形成一定粒径的颗粒. 它主要由核心层(颜料), 偶联层(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 分散层(润滑剂或分散剂), 增混层(载体树脂)等组成, 在塑料中作为染色剂使用, 广泛用于吹膜, 注塑, 热压, 注塑等塑料制品的生产, 色母粒着色效果优越, 使用方便, 节约能源, 使用时无粉尘和污水, 因此备受用户的青睐. 色母粒是作为工业原料, 性能优劣通常是在后续产品应用中表现出来(如吹膜或注塑), 因此, 钛白在色目粒中的性能也主要体现在色母粒的应用过程中. 钛白的着色能力, 分散性, 加工性能, 白度都会对色母粒的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顺理成章地, 也少不了对钛白粉粒度分布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