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未来将如何捍卫自己的 | '王者之路' ?

不破不立, 破而后立.

擅长创新的大疆, 在融资规则上又给投资圈带来了一次震撼.

日前, 有媒体报道大疆通过 '竞价融资' 的方式, 已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到150亿美元. 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今日在接受资事经纬 (zishijw) 采访时再次回应, 称大疆官方从没有确认过此次融资, 并对报道不予置评.

不过梳理大疆过往的融资经历, 资事君也发现其另类的风格. 比如对于与自己亲近的投资者和朋友, 大疆会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超预期的回报, 但同时也表现出超强的控制欲, 而对于那些 '被拒' 的投资人, 即便是吃喝玩乐天天在一起, 也不一定能入大疆的眼.

但尘归尘, 土归土, 大疆终归又要开启一段新征途. 在这段征途上, 面对越来越多竞争者的挑战, 大疆又将如何拆解, 捍卫自己的 '王者之路' 了? 孤傲如大疆者, 是疲于应付还是从容应考?

现状: 强势甲方, 上演 '竞价' 融资大戏

4月初, 大疆新一轮10亿美元股权融资曝光, 特立独行的大疆, 采用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融资方式, 即竞价融资, 要求投资人认购一定金额的股权同时还要主动竞标高比例的债券, 而且债券为3年境外无息债, 也即意味着投资人要把投资款白给大疆用完全不收利息.

报道援引一名参与此次融资的投资者的说法称, 大疆将采取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出让股份, 出让价值大约10亿股权.

这种如同供应商招标的融资方式, 第一次出现在投资界后, 就让多位投资人大呼不可思议, 但是多家投资机构还是如潮水般涌入, 至4月3日首轮竞价结束, 超过100家投资机构参与融资竞价, 且每家交了10万美元保证金. 4月5日, 竞标结果出炉, 平均D类/B类认购比例为1.29:1, 即1万美元的B股对应1.29万美元的D债, 认购金额较计划融资额超过了30倍.

然而大疆或许并不满意这一结果. 据《中国证券报》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 大疆认为第一轮的竞价方法或有潜在漏洞, 即由于信息不透明导致有的投资者, 可能得知其他投资者的D/B认购比例甚至是最高比例, 而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并不知道. 为了修复这一漏洞, 大疆在第二轮竞购中对方法进行了调整.

4月15日下午, 大疆公布第二轮竞价结果, 最高5亿美元 (单个投资机构投资额上限) 的平均D类/B类股的认购比例为1.61:1, 以此结果测算, 大疆投后估值或将达到240亿元. 按照1.61的债务比计算, 每投资1万美元的大疆股份, 要同时白借给大疆1.61万美元至少用3年. 从投资收益来看, 此轮投资大疆的投资收益率预期并不高, 但资事君认为, 能够拿到大疆这个颇负盛名的 '独角兽' 的投资案例, 相当于给投资机构镀了一层金, 其获得的品牌溢价要远远高于所获取到的收益, 各家投资机构趋之若鹜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轮竞价结果姗姗来迟, 4月23日大疆向投资机构解释, 两周内会给出结果, 4月26日大疆开始一对一通知投资机构. 一位已将心理价位平均D类/B类的认购比例提升至2:1的投资者说道: '很痛苦的一个决定, 相当于往里面投3块钱, 只有1块钱的股票, 没有见过这么玩的. '

在此期间, 不少投资者进入尽调环节之后, 又被大疆阻拦从而放弃竞价. 另外一位参与竞价的投资人称, '大疆毫无契约精神, 不值得投资. ' 大疆以强势的甲方姿态, 屡屡挑战投资者的耐心. 据全天候科技报道, 大疆从不主动给投资人发财报, 甚至前几轮投资的机构也没有拿到, 'CFO会口述一个财报里的数据, 大疆很强硬, 即使是业务贡献突出的合作方, 也没有优待. '

最终, 大疆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融资 '大戏' 落下帷幕. 据腾讯《一线》报道, 第三轮融资结果于5月7日下午敲定, 领投方有五六家, 每家至少1亿美元, 而众多中小投资机构则接到大疆打来的出局电话, 联系退还当初10万美元保证金事宜, 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据悉, 本轮总规模达10亿美元, 同时大疆的估值也达到了150亿美元.

针对上述大疆的融资事宜, 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在接受资事经纬 (zishijw) 采访时表示, 大疆官方从来都没有确认过存在这么一次融资, 对外界关于融资事宜的报道不予置评.

媒体甚嚣尘上, 大疆则选择了低调行事.

过去: 大疆的融资 '朋友圈'

'汪滔是很不愿意受管束的一个人, 他设计大疆整个就是红筹结构, 就没想过上市. ' 一位接近大疆创新董事长汪滔的知情人士如是说. 而谢阗地此次也再次强调, 过去和现在, 大疆都没有IPO的计划.

不管大疆是否真的无意上市, 在这场被称为Pre-IPO融资的大戏落幕之时, 大疆早期投资故事也渐次浮出水面, 无论是英雄惜英雄, 还是江湖遇险救急, 大疆的融资故事从来不缺乏传奇性.

远瞻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明烈与汪滔上学的时候就相识了, 2011年在与老朋友闲聊之时才知道老同学正在做无人机, 彼时大疆已创立5年时间, 胡明烈将大疆无人机拿给远瞻资本的合伙人李喆看, 作为无人机等电子产品的骨灰级爱好者, 李喆在把玩过之后, 留下了一句 '牛逼' 的评价.

在那之后, 2011年创办远瞻资本的胡明烈便对大疆上了心, 并于2012年底投资了大疆的A轮. 在今年的一次媒体采访中, 当记者问到7年投资生涯中最自豪的一笔投资是哪家时, 他毫不犹豫地喊出了大疆的名字. 3年增值150倍的投资回报, 无论如何都值得他对外大书特书一番了.

而与远瞻资本同样被大疆无人机产品所折服的, 是麦星投资创始合伙人崔文立. 2011年无人机消费级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他在一个展会上偶然看到大疆的无人机产品, 觉得非常惊艳, 并且与其投资理念颇为相符, 随着2013年大疆敞开融资窗口, 麦星投资也得以成为大疆早期投资人之一.

更早之前的2006年底, 刚成立不久的大疆遭遇危机, 汪滔家族世交陆迪投资9万美元帮大疆渡过难关, 后来陆迪到大疆负责财务工作, 并持有大疆16%股份, 成为大疆最大股东之一, 据《福布斯》计算, 他持有的16%股份不久将价值16亿美元, 如今价值更是不菲. 同样, 谢嘉是汪滔的中学同学, 曾卖了房子投资大疆, 今天他持有的14%股份价值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侠骨柔肠, 肝胆相照, 都不足以形容彼时相伴汪滔左右的朋友们, 而汪滔给予他们的信任, 也早就不是钱财二字能够相提并论的.

但在大疆的朋友圈里, 也不是对所有投资人敞开怀抱, 甚至颇为 '洁癖' 地拒绝掉了很多投资人. 据一位知名创投机构的负责人向媒体透露, 2010年他便跟踪关注这家别具一格的无人机公司, 为了搞定大疆, 投资人员甚至不惜陪大疆的高层爬山, 钓鱼, 但最终却依然无缘入股.

据资事君了解, 2015年大疆分别完成B轮及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 远瞻资本, 麦星投资等知名创投机构. 其中有个小细节颇有意思, 据远瞻资本胡明烈回忆, 大疆在2012年时还没有确定未来会是一个外资公司还是内资公司, 所以当年打了钱的远瞻资本一直没能拿到股份, 一直到2015年, 大疆才把真正的股东价格确定, 而麦星投资跟远瞻资本的情况一样, 大疆彼时在对待资本的态度上, 就已显示出超强的控制欲.

2015年是大疆历史上融资次数最多的一年, 而对于无人机产品而言, 也是颇有纪念意义的一年. 2月8日汪峰用一架无人机送戒指求婚章子怡的娱乐新闻让大疆无人机一夜成名. 也正是这一年, 中国无人机厂商数量开始爆发式增长, 200家无人机厂商纷纷进入, 亦吸引了不少资本入局. 据不完全统计, 2015年中国无人机公司融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 最高单笔融资额为大疆的7500万美元, 上海的Yuneec与广州的亿航, 分别拿到6000万美元及4200万美元资本.

2015年资本的疯狂涌入, 为无人机市场蓬勃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而大疆则是其中最闪闪发亮的那一家. 如今, 距离上次融资已近三年, 手握10亿美元战略融资的大疆, 又会将无人机战火燃烧到何处?

未来: 细分领域大疆的胜算

2013年岁末, 大疆创新年终奖发奔驰的消息刷爆了网络, 也让这家此前颇为低调的公司走入公众视线. 成立12年以来, 已经成为深圳三张科技名片之一的大疆, 拥有一支1500人研发团队, 推出多种专业, 先进的产品, 包括Phantom及Mavicpro便捷迷你无人机等知名产品, 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一骑绝尘, 牢牢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其公开统计资料汇总显示, 2013-2017年大疆科技的销售收入呈现翻倍增长, 2013年大疆科技销售收入仅为8.2亿元, 到了2017年已经达到175.7亿元, 在此期间净利润则从14.2亿元跃升至43亿元; 2017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的85%, 市场统治力堪称恐怖.

不过, 盛世之下, 大疆的危局似乎已悄然而至. 据IDC预计, 全球消费者和企业无人机的市场规模为90亿美元, 预计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0%, 据此推算至2023年, 整个无人机市场的规模约为334.1亿美元. 这一泛善可陈的数字, 让大疆逐渐摸到了市场天花板, 也让它的无人机帝国显露隐忧. 而在中国市场, 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加强对无人机的管理, 也对大疆在中国业务的发展造成不小压力, 甚至一度导致其中国业务营收下滑.

不过, 谢阗地认为, 关于政策外界的误解很多, 事实上中央一直都是科学管理的, 都是不了解情况的基层如保安群体为了避免麻烦, 一刀切地告诉群众是禁飞, 严管, 这才让外界误以为大疆遭遇政策瓶颈.

资事君了解到, 今年1月底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 除空中禁区, 机场, 军师禁区, 危险区域等周边一定范围内, 微型无人机无需批准可以在真空50米以下空域飞行, 轻型无人机可以在真空120米以下空域飞行. 谢阗地表示, 大疆的全系列产品都在微轻小的范畴, 所以其实不存在管制问题.

以狼性著称的大疆, 意欲打破无人机市场规模逐渐饱和这一僵局, 在此次10亿美元的融资文件中, 显示出大疆将要发力三大方向包括: 医疗影像AI市场年市场规模50亿美元以上; 教育方面, 3岁+科技课程年市场规模100亿美元以上; 新兴产业则包括围绕视觉, 算法, 影像处理, 集成芯片技术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及先进制造, 机器人等相关市场. 同时, 在融资文件中, 大疆也透露, 在两大现有板块中, 无人机板块 (包括消费和行业级) 在2017-2021年期间将实现累计市场规模880亿美元以上, 而影像板块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以上.

谢阗地向资事君透露, 目前大疆在无人机系统, 手持影像系统, 机器人教育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大疆相信技术的深化本身会带来新的市场, 不需要很复杂的商业设计.

事实上,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触及天花板, 大疆早已对行业应用市场虎视眈眈. '行业应用无人机一直是大疆深耕的方向, 大疆与微软刚刚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开放SDK, 将商用无人机技术拓展到全球最大的企业开发者社区, 也因此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商用无人机开发者生态. ' 谢阗地同时认为, 行业应用无人机市场服从信息化产业的节奏, 真正爆发可能要7-10年, 大疆将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

艾瑞咨询预测, 到2025年, 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 其中行业应用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元, 安防市场约为150亿元, 电力巡检约为50亿元. 据资事君了解, 大疆首先将目光锁定在200亿的农林植保蓝海市场, 2015年年底, 大疆发布首款农业植保机MG-1, 同时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持续推出新品, 试图拿下这一新兴市场.

然而, 曾被大疆完全压制, 几乎命悬一线的极飞科技, 已在这一垂直领域占据先发优势, 2017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 大疆则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为此, 焦虑的大疆动作频频, 采取的应对措施也越来越没有底线, 大疆总裁罗镇华甚至站在道德制高点挟制极飞科技, 称大疆在农业产业中不应考虑利润, 而要让利于农, 让实施服务的植保队和农户得到收益.

2018年初, 大疆销售团队负责人AndyYuan向销售员发出指令, 成立 '敢死队' , 实施了大疆历史上第一次消费级, 行业销售及农业无人机销售联合的大规模突击工作, 疯狂争抢极飞科技的渠道, 同时挑起价格战, 欲将对手置之于死地.

与此同时, 大疆在更多细分行业应用市场面临更大挑战, 如零度智控近期宣布将公司业务转向安防和巡检行业所用的侦察机上, 亿航则将重心放在载人无人机和无人机物流上, 分身乏术的大疆无力应对, 已显露一丝疲态.

如今获得充足弹药的大疆, 将有精力在多个无人机细分领域, 与对手展开生死之战, 2018年我们或许将看到一个更为激进, 更加冒险, 更具独狼精神的大疆, 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