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 传50亿控股乐鑫

1.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系统, 金额暂未透露; 2.传阿里以50亿控股物联网芯片厂商乐鑫 张瑞安回应:假消息; 3.阿里要做的 '中国芯' 是不是能救中国的那颗芯? 4.芯片企业洛丁森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GGV纪源资本投资; 5.上海硅杰微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增资; 6.万盛股份30亿收购亏损的硅谷数模: 跨界涉 '芯' 为哪般

1.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系统, 金额暂未透露;

集微网最新消息 , 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宣布, 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天微系统) , 收购金额未透露.

'收购中天微系统是阿里巴巴芯片布局的重要一环. ' 阿里巴巴CTO张建锋表示, IP Core是基础芯片能力的核心, 进入IP Core领域是中国芯片实现 '自主可控' 的基础.

近年来, 我国芯片的自给率正不断提升, 但在很多领域, 国产芯片仍有较大差距. 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 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 '缺芯少魂' 的问题, 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2001年9月, 在国家倡导和市场化的需求下,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 十五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理念, 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嵌入式CPU, 其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C-SKY系列嵌入式CPU核, 具有低功耗, 高性能, 高代码密度以及易使用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硬件, 数字音视频, 信息安全, 网络和通信, 工业控制以及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是我国唯一基于自主指令架构研发嵌入式CPU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CPU供应商. 截至目前, 其基于C-SKY CPU的SoC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7亿颗.

中天微系统创始人严晓浪表示, '中天微团队致力于推动国产CPU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加入阿里巴巴后, 希望通过阿里强大的技术平台和生态系统整合能力, 推动国产自主芯片大规模商用, 为加速推进 '中国芯' 在各领域的应用做出贡献. '

早在2015年, 阿里便与中天微系统进行深度合作, 面向物联网各细分领域开发云芯片 (Yun on Chip) 架构. 2016年初, 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入股中天微系统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7年6月, 阿里向中天微注资5亿, 正式跨入芯片基础架构设计领域.

中天微系统曾发布过阿里云基于AliOS软硬件框架的3款「云芯片」, 包括计算机视觉芯片, 融合接入安全的MCU平台芯片, 以及与中兴微电子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基于AliOS的极低功耗NB-IoT物联网安全芯片.

严晓浪先生表示, 我们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仅是在经济上的, 更多会在创新创业上合作. 物联网的浪潮正迎面而来,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这些崭新的应用也逐步从PC端移植到手持终端, 未来的终端应用百花齐放, 而这些都离不开CPU的支持. 中天微系统掌握研发核心技术, 坚持自主创新, 我们欢迎各位开发者们能够在创新的中天微CPU平台上研发出具有个性化的系统芯片和差异化应用.

昨日 (4月19日) , 阿里巴巴达摩院方面表示, 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 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 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 按照设计, 该芯片的性价比将是目前同类产品的40倍. 此款芯片的研发, 未来将会更好的实现AI智能在商业场景中的运用, 提升运算效率, 降低成本.

此次全资收购中天微系统, 兑现了阿里巴巴集团在去年云栖大会成立达摩院时的初衷与承诺之一: 阿里需要具备设计与改造芯片SoC架构的能力, 将在更大层面统合科研力量, 从芯片核心技术能力上实现突破. 无论对芯片产业的发展, 还是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国家需求, 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综合阿里巴巴与中天微系统之间从合作, 入股到全资收购的过程, 也符合阿里巴巴一贯以来的投资运作逻辑. 此前, 阿里巴巴投资总监谢鹰曾表示, 阿里投资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阿里实体业务的强耦合投资, 通过收购和投资增强集团业务, 提升效率; 另一类是探路型投资, 当下业务关系并不强, 但我们认为会对行业未来产生影响的也会投, 比如人工智能技术.

2.传阿里以50亿控股物联网芯片厂商乐鑫 张瑞安回应:假消息;

原标题: 传阿里巴巴以50亿控股物联网芯片厂商乐鑫信息 张瑞安回应: 假消息!

集微网最新消息, 在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系统的消息刷遍朋友圈之后, 又有媒体爆出, 阿里巴巴近期以50亿元控股无线互联网, 蓝牙芯片和其解决方案公司——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简称 '乐鑫' ) , 集微网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乐鑫创始人兼CEO张瑞安先生, 回应称 '假消息' .

乐鑫成立于2008年, 是一家全球化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总部位于上海, 在大中华地区, 印度和欧洲都设立子公司, 专注于创造创新的多功能解决方案, 致力于前沿低功耗 Wi-Fi+蓝牙双模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研发, 以期待在广泛的产品中实现低成本无线连接.

早在2007年, 张瑞安看好未来物联网的发展, 于2008年创建乐鑫集中在物联网方向的Wi-Fi芯片研发, 芯片设计从 0.13微米开始, 90纳米, 一直改至WiFi领域的最先进工艺40纳米才决定去tapeout. 他坚持, '不做市场上有的东西, 不做没有差异化只能价格战的东西, 要做就要做更好的. '

2013年, ESP8266 tapeout成功, 集成32位MCU, 是一款独特的MCU Embedded Wi-Fi芯片. 只是2013年的物联网市场仍在黎明期, 为求生存, 乐鑫推出一款面向平板和机顶盒市场的ESP8089, 以此为ESP8266的研发团队输血.

随着物联网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 2014年乐鑫ESP8266一经推出, 便在全球Maker社区掀起了一阵狂热, 被美誉为IoT届的Game Changer. 高集成度, 高性价比的ESP8266不仅成为了颠覆者, 更成为后来者的对标, 戏称 'ESP8266 Killer' .

2016年乐鑫最新旗舰芯片ESP32推向市场, 其Wi-Fi+ 蓝牙双模双核MCU的独特设计, 吸引全球几乎所有主流智能产品厂商的关注, 再次证明张瑞安 '做好产品' 的理念, 不做跟随者.

同年9月, 乐鑫完成复星集团领投的B轮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融资, 快速成长. 继上海和无锡两地外, 2017年乐鑫新开苏州, 合肥和顺德三地办公室, 成为在中国本土拥有五个Office的集团公司, 并计划同年底前在欧洲增设捷克子公司, 加速海外扩张.

作为国内物联网芯片设计制造领军企业, 乐鑫的Wi-Fi产品应用已遍布全球. TSR summary slide 2016年无线连接市场分析数据显示, 乐鑫在MCU Embedded Wi-Fi细分市场排名全球第二位, 仅次于高通. 随着物联网领域的发展而飞速成长, 乐鑫更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凡是涉足Wi-Fi物联网的企业几乎都是乐鑫的客户.

目前, 基于乐鑫芯片的模组已通过全球各个国家的认证, 在FCC和CE的认证当中, 乐鑫产品的杂散, 边带, 失真等指标都能在高发射功率的条件下满足标准要求. 乐鑫先后获得由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授予的 '2016最酷物联网供应商称号' 和 '2017物联网Wi-Fi领域的主流平台' . 基于高集成度和高性价比的两大特点, 是乐鑫芯片及平台让物联网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

在获得投资方支持的同时, 近些年来, 乐鑫在产业认同和产业生态合作上先后获得了海尔集团, 小米科技和阿里巴巴等同仁的认可. 截至目前, 乐鑫与海尔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 双方共同推动U+智能生活平台发展. 阿里巴巴YunOS和乐鑫联合发布YoC云上芯片, 由乐鑫的ESP32芯片搭载YunOS Embedded 操作系统, 支持ID²万物互联网身份认证安全体系, 内建上云通道, 可无缝连接语音, 内容, 电商等多种互联网服务, 为开发者提供从芯片到云的最短路径. 乐鑫与小米科技更深度合作, 长期为小米IoT解决方案提供性能强劲的ESP8266 Wi-Fi芯片, ESP32芯片, 推出基于ESP32 的小米开发板, 模组和SDK.

'乐鑫的产品内在性能强大, 同时外围器件非常少, 设计简单, 甚至比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做的还好, 同时成本又低很多, 这在国内团队中是很少见的. ' 小米智能家居负责人高自光先生评价道.

2017年, 乐鑫以GitLab的形式向客户定向提供支持Apple HomeKit的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 对于已经有过MFi认证经验或计划加入MFi认证的客户, 乐鑫可以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2017年对于乐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旗下物联网芯片累积出货量已突破1亿大关. 从2014年第一颗IoT芯片ESP8266上市, 2016年旗舰芯片ESP32上市, 乐鑫为 '中国芯' 的崛起做了应尽的一份贡献.

近日, 乐鑫面向语音交互应用, 推出开源 ESP-ADF 的配套开发板ESP32-LyraT, 支持语音唤醒和按键唤醒两种模式, 为广大工程师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来实现差异化音频解决方案.

连接只是万物互联的第一步, 人工智能将成为全球下一代的技术革命, 乐鑫正积极寻找与AI领域的合作机会推动应用发展, 何时带来更多好消息让我们拭目以待.

3.阿里要做的 '中国芯' 是不是能救中国的那颗芯?

简单来说, 高端芯片解决很多复杂问题, 中端芯片解决单个复杂问题, 低端芯片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记者 | 蔡浩爽 李钟豪 编辑 | 赵力

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 自主研发 '中国芯' , 打响了中美贸易反击战 '第一枪' 的消息, 给 '芯痛' 的中国注入一剂强 '芯' 针, 舆论似乎又看到了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 我们应该正视的是:

中国芯片产业要走的道路还有很长, 虽然一直在努力, 但芯片行业的高壁垒使得短期内很难弯道超车.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集成电路产业链极其复杂, 包括软件 (EDA工具) , 设计, 制造, 封测, 材料, 设备等. 自主设计不等于自主制造, 拥有硬件不等于也能生产软件, 中低端芯片不等于高端芯片, 专用芯片市场潜力大不等于可以取代通用芯片……

问题来了, 在 '芯片' 刷屏的日子里, 我们最需要知道的可能是, 我们所谈论的 '芯片' , 到底是哪种 '芯片' .

高中低端芯片分类

数字芯片, 模拟芯片皆有高中低芯片之分. 简单来说, 高端芯片解决很多复杂问题, 中端芯片解决单个复杂问题, 低端芯片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在大家比较熟悉的芯片中, CPU, GPU, 基于FPGA架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深度学习芯片和ASIC (专用集成芯片) 等皆属于高端通用芯片, 稍有不同的是, 基于 FPGA 或 ASIC 的深度学习芯片多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特别是用于智能摄像头, 因此更像是可编程的专用芯片.

阿里巴巴达摩院昨日宣布正在研发的神经网络芯片——Ali-NPU, 即是用于图像视频分析, 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的专用芯片. 2017年以来,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走向应用层, AI 芯片成为一股创业浪潮. 在这波浪潮中兴起的寒武纪, 地平线, 深鉴科技等, 无不是基于 FPGA 或 ASIC 的专用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走得最快, 已有芯片应用到华为手机上的寒武纪, 是有中科院背景的 '国家队' . 而 FPGA, ASIC 依然全部依赖进口.

比之于通用芯片, AI芯片门槛较低. '中美芯片领域整体差距在10年以上, AI相关领域是难得的同一起跑线的行业了. ' 深鉴科技 CEO 姚颂告诉寻找中国创客.

松禾创新基金投资总监梁辉曾在华为从事芯片方面业务. 据梁辉介绍, 要判断这些 AI 芯片是否受制于外方, 要看他们在算法中是否使用了CPU 的 IP 核. '据我了解, 有的 AI 芯片方案在算法中包括的 ARM 的核, 那这样核的 IP 肯定还是使用的国外的 IP. 而有些纯做 ASIC 算法的, 就跟核没关系了. 这种情况下, 如果整个设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不会受国外影响. '

据寻找中国创客记者了解, 目前, 提供CPU IP Core技术的主要是ARM, AMD, IBM等英美公司. 前文提到的阿里巴巴收购的中天微, 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大规模量产的自主嵌入式CPU IP核公司. 这一举动虽彰显了Jack 马自研芯片的决心, 但有芯片行业资深人士认为, 中天微的CPU IP核与 ARM, IBM 显然不在同一档次. '据我了解, 国内目前 CUP 想要跟 Intel 对标, 还是很难以企及的. '

而从应用场景划分, 手机移动处理器, 高级自动驾驶主控芯片, 用于发展5G 通讯的芯片等, 均属于高端芯片.

手机芯片方面, 其中联发科, 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几乎占据垄断地位, 几乎所有安卓系统旗舰手机均采用高通骁龙处理器, 而中低端安卓机型一般采用联发科处理器. 苹果, 三星, 华为较为特殊, 使用其自研处理器. 有接近华为芯片内部人士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记者, 第一代华为麒麟芯片尚不成熟, 但华为手机整体设计掩盖了芯片的缺点, 这才让芯片可以落地使用, 给了芯片产品迭代升级的机会. 而这一过程, 华为花了近20年.

在自动驾驶领域, 图森未来 CEO陈默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记者, 国内L4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主控芯片只有英伟达的 GPU 可以用. 图森未来采用的方案是由主控计算单元计算, 摄像头中没有增加端侧芯片. '国内公司做出符合 L4级别自动驾驶的主控芯片很难, 但如果做ADAS专用芯片, 我认为还是可以的. 通用型芯片国内做得也少, 一般做 AI 专用芯片. '

通用芯片 VS 专用芯片

关于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的争执从未停止过.

曾经有观点认为, 专用芯片才是未来新的增长点.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虽然从通用性和可修改性来说, 通用芯片具有很大优势, 但从针对性和功耗等方面考虑, 通用芯片在设计之初需要加入很多预留的模块, 所以功耗会很高, 卖得也贵. 而专用芯片因为是专门针对单一功能设计的, 很多东西已经硬化, 块化, 所以它的速度快, 功耗低, 相应成本低, 电费也少.

但陈默认为, 专用芯片开发周期长, 用途也并不灵活. 'GPU可以通过纯软件增加或更改, 升级功能. 专用芯片不行. ' 因此, 专用芯片仅适用于已经稳定的单一任务. 虽然专用芯片市场广阔, 但对中国企业来说依然有挑战.

因为即便是掌握了芯片设计, 封测等技术, 但在软件 (EDA工具) , 制造, 设备等方面, 高端 '中国芯' 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EDA 软件工具目前还掌握在CADENCE, SYNOPSYS等外国公司手中. 而据我所知, SYNOPSYS已经对中兴停售. '

在设备方面,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 据媒体报道, 全球最大芯片光刻设备市场供货商ASML是为数不多的厂家之一. 但就是这样核心的设备, 却对中国禁售. 即使卖给中国, 也是落后好几代的设备.

受限于制造工业, 即便是在设计方面已经与高通骁龙芯片不相上下的麒麟970, 在制造环节仍然不得不由台积电代工. 据了解, 寒武纪, 地平线等也都选择与境外制造商合作.

中兴所需要的高端芯片, 是经由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 凭借长期的巨额投入才能涉足的领域.

美国的NVIDIA, Intel作为GPU, CPU这两种最典型高端芯片的顶级玩家, 无一不是经过长期技术积累才取得的领先优势, 他们就是微电子行业中掌握了关键原料 '油' 和 '盐' 的人.

这一两年AI概念的爆红带火了NPU, TPU等一大批 '人工智能专用芯片' . 行业最初普遍使用GPU作为人工智能的训练和计算平台, 但由于功耗过大, 算力浪费, 才产生了所谓的 '人工智能专用芯片' . 也就是说, 这些芯片实际上只解决机器学习算法的归纳问题, 所以美国对中兴的禁售令才显得如此有冲击力.

阿里今日宣布全资收购 '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 的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而 'IP Core' 相关的技术正是自主研发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 在这一赛道上, 阿里的竞争对手则是NVIDIA, Intel, AMD这样的一线大厂.

无论如何, 这一举动也表明了阿里正式进入这一领域, 支持国产高端芯片制造的决心. 新京报

4.芯片企业洛丁森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GGV纪源资本投资;

新浪科技讯 4月20日下午消息, 中国高精度智能工业传感器企业—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洛丁森) 宣布, 获得GGV纪源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是洛丁森继2017年获得英华资本投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洛丁森表示, 本轮融资完成后, 洛丁森已和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所达成了产业化合作协议, 将在洛丁森产业园联合投入到高端智能工业MEMS芯片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力争一年后实现国外芯片的国产替代, 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真正的 '中国芯' .

据了解, 洛丁森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 核心技术人员均经过德国柏林弗朗霍夫IZM研究所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 公司拥有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 其创新包括全球首创600°高温下的压力, 差压, 液位和流量测量传感器, 以及全球首创无源无线智能, 数字化的多路压力传感和检测系统, 目前公司已获授权的专利累计超过30项.

洛丁森CEO王徐坚认为, 洛丁森产品性能优异, 性价比高, 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并在逐步实现国家重点行业如化工, 电力, 能源, 钢铁冶金等所使用的进口工业传感器和变送器产品的国产替代, 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目前, 洛丁森产品已远销美, 德, 意, 俄, 荷兰, 瑞士, 巴西,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尼,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表示: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进, 工业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口趋势正在日益演进,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团队用雄厚的自主研发技术实力和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成为行业里的标杆, 洛丁森正是工业传感器领域的翘楚. 洛丁森团队不仅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 更是踏实地在工业传感器领域深耕多年, 用优秀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我们GGV愿意与这样的团队站在一起, 坚定地支持他们为中国先进制造和国产替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 (王上)

5.上海硅杰微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增资;

2018年4月20日, 中国上海, 上海硅杰微电子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公司于近日完成了A轮的增资. 本轮增资由中民投资本领投, 青域资本跟投. '中民投集团持续地践行着 '聚合资本能量, 释放机制活力, 服务国家战略' 的使命. 在国家推进智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 中民投集团旗下投资平台中民投资本围绕智能汽车, 智能出行方向积极布局. 硅杰微电子作为国内一流的毫米波雷达芯片供应商, 在毫米波雷达国产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中民投资本董事总经理李新德表示, '我们愿意帮助硅杰在辅助驾驶, 无人驾驶的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 青域资本投资总监王希表示, '传感器是未来无人驾驶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 国内的毫米波汽车雷达市场目前正处在爆发的节点上. 我们看好硅杰微电子的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能力, 以及为合作伙伴提供能迅速形成量产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的能力. ' 硅杰微电子创始人卢煜旻博士表示: '硅杰微电子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平台孵化的3年中完成了团队的成长以及技术的积累, 2016年在同华资本的帮助下正式独立运营. 在过去的15个月里, 硅杰实现了多个芯片产品的量产里程碑. 这次在中民投以及青域资本的助力下, 我们更有信心加快产品的市场推进, 为新一代传感器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硅杰核心产品介绍

SRK1201L: 24GHz一发两收雷达芯片核心指标: 24GHz ISM波段一发两收芯片, 9dBm发射功率, -103 dBc/Hz相位噪声, 30dB接收机增益, 9dB噪声系数, 片上集成功率和温度传感器, 5mm*5mm QFN封装.

RKB1201E: 24GHz雷达芯片评估板核心指标: USB接口提供电源和SPI控制, 可独立外接电源和SPI控制; 使用ADF4159 PLL产生FMC-W等多种雷达波形; 提供24GHz微波高性能连接器; 板子尺寸10cm*6.4cm.

关于上海硅杰微电子有限公司: 硅杰微电子是一家专注于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的公司. 总部位于中国的汽车城嘉定, 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头开发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颗高度集成24GHz雷达SOC, 同时公司在开发一系列的24GHz和77GHz的高集成度产品. 硅杰微电子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设计开发和量产团队, 拥有扎实的设计技术和丰富的开发经验. 努力为新一代传感器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中民投资本: 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中民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 中民投资本基于产融结合理念, 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全方位, 多角度的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目前, 通过自有资金和基金投资相结合, 沿着行业策略主轴, 中民投资本已建立包括PE, VC, 投资并购, 股权债权重组, 母基金等在内的多层次投资体系.

关于青域资本: 青域资本由资深环保, 能源行业专家及投资人于2014年创立, 是一支专注于环保, 节能, 新能源等清洁技术领域投资的专业基金, 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母基金的支持, 目前管理4支基金, 总规模约20亿人民币, 是国内节能环保领域投资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

6.万盛股份30亿收购亏损的硅谷数模: 跨界涉 '芯' 为哪般

在标的公司3年亏损超过15亿元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用30亿元收购, 交易背后标的公司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

本刊记者 方力/文

4月3日, 万盛股份 (603010.SH) 发布收购草案修订稿称, 拟以30.07亿元收购匠芯知本100%股权, 全部以发行股份的形式支付.

该收购案最早可以追溯至2017年5月26日. 当日, 万盛股份发布收购预案, 并于2017年7月20日发布预案修订稿, 标的资产彼时的交易价格暂定为37.5亿元. 时隔11个月后, 公司收购价格已下降超过20%.

跨行业收购亏损资产

根据Wind资讯, 万盛股份原来主要从事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聚氨酯阻燃剂 (聚氨酯软泡阻燃剂和聚氨酯硬泡阻燃剂) , 工程塑料阻燃剂等两大类20多个品种, 主要应用于航天, 汽车, 电子, 建筑以及家具等领域, 并先后增加了特种脂肪胺业务和聚合物多元醇业务. 2014年10月, 万盛股份顺利登陆A股市场, 此后数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2016年, 万盛股份营业收入12.11亿元, 其中阻燃剂收入8.04亿元, 特种脂肪胺收入2.92亿元, 聚合物多元醇收入1.11亿元. 由此可见, 阻燃剂业务是万盛股份的第一大收入.

而万盛股份本次交易的标的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多媒体芯片设计, 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经过多年的重点开拓及发展, 标的公司在高速, 低功耗的图像和数据传输与转化技术方面已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其高性能数模混合多媒体芯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已成为国际主要的高性能数模混合多媒体芯片专业供应商之一.

本次并购完成后, 万盛股份将变更为以阻燃剂的研发, 生产, 销售及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设计, 销售为双主业的公司.

万盛股份所经营的业务和收购标的业务完全不同, 此次收购前, 万盛股份从未进入过该领域.

对于一个全新领域, 万盛股份为何要以30亿元的价格收购一个目前正在亏损的跨行业公司呢? 这笔收购真的物有所值吗?

匠芯知本成立于2016年9月28日, 系为收购硅谷数模而专门设立的收购主体, 属下资产为Shanhai Semiconductor Ltd. (开曼) 持有的硅谷数模100%股权, 匠芯知本没有实质性开展其他经营性业务. 截至评估基准日, 匠芯知本 (母公司) 总资产和净资产账面价值均为33.01亿元, 评估价值均为30.07亿元, 减值额均为2.93亿元, 减值率均为8.90%.

而标的公司硅谷数模成立于2002年3月, 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 主要从事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 移动高清产品芯片等业务.

根据草案修订稿. 2017年1-9月, 匠芯知本收入为3.17亿元, 净利润为-6.38亿元.

在硅谷数模的收入结构中, 中国内地只占7.21%, 其余的收入均来自国外. 其中韩国占比最高, 2017年1-9月, 占比达到71.88%.

根据经过审计的合并备考财务报表, 2016年, 匠芯知本的收入为5.35亿元, 而净利润亏损-7.77亿元, 这样的一家企业真的值30亿元吗?

在万盛股份的草案修订稿中, 公司是这样介绍的, '标的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多媒体芯片设计, 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 但《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从匠芯知本收入结构中发现, 2017年1-9月, 匠芯知本的总收入为3.17亿元, 其中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收入为1.93亿元, 占比60.88%; 移动高清产品 (芯片) 收入仅为8149万元, 占比25.7%; 技术IP授权收入4159万元, 占比13.11%; 配套产品收入为95万元. 由以上数据可见, 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是匠芯知本最大的一块业务, 即匠芯知本是一家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为主, 芯片为辅的公司, 而据上市公司相关人士介绍, 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是硅谷数模芯片产品中的一类.

在草案修订稿中, 万盛股份多次强调了匠芯知本目前芯片业务的亮点. 但数据显示, 2002年成立的硅谷数模直到2017年1-9月, 移动高清产品 (芯片业务) 的收入只有8149万元.

通过对比其他上市公司, 可以发现匠芯知本的发展速度相当慢. 兆易创新2005年成立, 2017年, 公司的存储芯片收入达到17.15亿元; 国科微 (300672.SZ) 成立于2008年9月, 2016年, 各种芯片收入超过4亿元.

虽然这些公司所处的芯片领域不同, 但是硅谷数模在芯片业务上的发展多年始终没有壮大.

纵向来看, 匠芯知本近三年的发展也是相当缓慢, 2015-2016年及2017年1-9月的收入分别为4.66亿元, 5.35亿元, 3.17亿元, 增速不高; 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 -7.77亿元, -6.38亿元, 亏损严重. 从经营状况来看, 匠芯知本并不乐观, 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更糟糕的是, 匠芯知本的主要产品是以销定产的商业模式, 但是存货却从2016年年底的4131万元上升到2017年9月末的8335万元.

在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 匠芯知本的存货不断上升, 亏损不断增大, 而且现金流看起来没有明显好转.

这些信号说明, 目前匠芯知本的经营状况不仅不乐观, 似乎还处于最艰难的阶段.

而且, 标的公司还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情况. 万盛股份在草案修订稿中披露, 匠芯知本最大的客户为LG公司, 2017年1-9月对第一大客户LG公司的销售额为1.73亿元, 占比达到54.68%. 但LG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并不乐观, 中怡康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彩电品牌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 LG彩电已经跌出前十.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彩电市场之一, 而匠芯知本来自于中国内地的收入占比不到10%, 这似乎又表明匠芯知本目前的配套产品移动高清业务和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业务并非处于客户的第一阵营, 公司主要产品的竞争力让人担忧.

纵观公司业务, 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业务以批量化生产为主, 玩家数量众多, 市场竞争激烈, 显示端口芯片业务的技术进步快, 产品更新率高, 如果未来无法持续研发出更优秀的产品, 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可能导致匠芯知本的显示接口芯片业务利润率下降. 因此, 匠芯知本的两块核心业务不确定性很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 草案修订稿却给出了极其乐观的未来预期. 根据草案修订稿, 2018-2020年, 硅谷数模的收入预计分别为1.34亿美元, 2.01亿美元, 2.54亿美元. 交易方承诺, 标的资产2018年, 2019年和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1.3亿元, 2.67亿元和3.72亿元.

与2017年7月发布的收购预案修订稿相比, 这个利润承诺已经下降了很多. 彼时交易方承诺, 标的资产2017-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 2.21亿元, 3.34亿元和4.64亿元. 与2017年7月相比, 草案修订稿中披露的承诺净利润下降超过20%.

对此, 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 在对优先股的中美会计处理差异进行调整后, 标的公司2015-2016年及2017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297万元, 73万元和-3.10亿元, 亏损有所收窄; 交易对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上市公司持股6.13%的股东后, 将对标的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起到积极作用.

客户是否真实存在?

标的公司的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移动高清产品, 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 (TCON) , IP授权等, 其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液晶显示器, VR/AR显示设备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涉及下游产业众多.

草案修订稿中介绍, 标的公司的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显示屏, 液晶显示器和平板电脑显示屏, 具有支持超高清分辨率, 低功耗的特点, 其主要客户包括高清液晶面板的领先供应商, 如LG, 三星等.

在VR图像信号传输与转化芯片业务中, 标的公司VR图像信号传输与转化芯片的主要客户包括微软, 华为, Oculus, Magic Leap, HTC等.

但《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查看前五大客户数据发现, 2015-2016年及2017年1-9月, 标的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95.71%, 94.35%, 94.89%, 公司并没有披露具体的客户名称, 只是用客户一, 客户二, 客户三来代替.

2017年1-9月, 标的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金额为1.73亿元, 占比达到54.68%. 草案修订稿的备注说明, '客户一' 为LG公司. 这不仅让人怀疑, 如果拥有微软, 华为, Oculus, Magic Leap, HTC, LG, 三星, 微软, 华为等大客户, 公司为什么不披露具体的客户名称呢? 如果有众多大客户, 为什么前五名客户集中度这么高? 这不禁让人质疑公司所宣称的这些客户是否真实存在?

对此, 上述负责人表示, 标的公司所在行业客户敏感性较强, 因此不便披露客户具体名称.

证券市场周刊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