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手机产业链大家首先想到必定是深圳和东莞. 过去20多年, 深圳一直是中国手机厂商设计, 研发的前沿, 而相邻的东莞利用区位优势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不过, 这几年由于土地成本, 劳动力成本, 内陆政府政策等因素, 手机产业已经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其中重庆, 郑州, 西安等成为了手机厂商新的研发, 生产基地首选城市. 这当中重庆在手机产业链上发展最快.
近日, 据重庆商报报道, 2017年全国生产手机19亿部, 其中智能手机14亿部, 重庆手机产量3亿部, 重庆占比15.78%. 这也意味着, 全国手机6部有1部是重庆产, 重庆已成为全球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
早下手成就重庆手机江湖地位, 年产值过千亿
分析看, 这几年重庆手机的产业的迅速增长, 与重庆地方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早在多年前, 重庆市政府就注重引入高科技+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制造企业, 包括惠普, 宏碁, 华硕, 富士康, 广达等一批笔电品牌企业和代工企业, 成就了重庆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 有数据显示, '全世界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 .
笔记本之后, 近几年手机成为消费电子最大的风口. 延续此前产业集群引进方式, 重庆几年前就开始引进布局手机产业链, 积极打造集运营商, 品牌商, 代工商和配送商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
来自重庆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南岸, 渝北, 潼南, 九龙坡等多个手机产业聚集区. 截至2017年底, 我市已拥有手机整机企业93家, 包括OPPO, vivo, 金立, 百立丰, 小辣椒, 传音, 至尊宝, 大米等; ODM/OEM厂商包含闻泰, 与德, 东方丝路等; 配套厂商包含帝晶光电, 中光电等. 产业链上下游400余家企业已经集聚, 形成了庞大的手机产业集群, 建起西部手机制造基地, 重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
据统计, 2016年, 重庆手机产量达到2.87亿部, 重庆手机及配套产业产值1115亿元, 占当年重庆电子制造业总产值的22%. 2017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产值规模突破6000亿元, 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第一支柱, 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汽摩产业. 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 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另外, 数据显示, 目前重庆已拥有规上手机整机企业87家, 手机配套企业185家, 初步形成了覆盖整机, 摄像头, 主板等零部件生产以及产品检测, 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手机产业.
vivo, OPPO, 金立, 百立丰等品牌厂商向重庆聚集
值得关注的是, 随着手机产业链的完善, 重庆引入的大品牌手机厂商越来越多.
2017年7月26日, 国内知名手机品牌vivo在重庆的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按照设计, 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高端智能手机4000万台, 产值400亿元. 据介绍, 维沃移动通信 (重庆) 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成立, 注册资金5000万元. 2014年12月以过渡生产方式先期落户重庆, 过渡项目拥有组装, 包装产线共8条, 2016年完成移动终端产量1000余万台, 产值近86亿元.
2017年11月28日,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OPPO (重庆) 智能生态科技园在渝北区前沿科技城举行奠基暨开工仪式, 为重庆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再添新动力.
据悉, OPPO于2016年10月落户重庆, 过渡厂房于今年5月投产, 预计2017年全年手机在重庆出货1200万台, 实现产值140亿元, 缴纳税收5亿元.
资料显示, OPPO (重庆) 智能生态科技园用地1556亩, 总投资约70亿元, 按照全产业链的方式, 打造集智能终端, 智能硬件, 软件, 云服务及增值服务等研发, 生产于一体的智能生态科技园区. 项目建设工期两年, 预计2020年投产运营, 2021年全面达产后, 预计可生产销售智能手机3000万部以上.
金立方面, 在2017年7月底, 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重庆举办的一场活动上透露, 接下来金立集团和重庆渝北区将有一个非常大的投资合作, 预计投资总额将会达到50亿. 刘立荣表示, 近几年来, 随着珠三角人工成本上升, 手机制造企业纷纷迁往东南亚或往内地转移. 在富士康迁往河南之后, 重庆, 四川也成为了手机产能新的转移地区. 相比内地其它地方, 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 地理和政策优势.
不过, 去年底金立陷入财务危机, 目前会不会影响到重庆金立科技城的建设还尚不得知.
另外, 这几年逆势增长最快的手机企业百立丰也是最早进驻重庆的手机厂商之一. 据悉, 百立丰是2013年由重庆市南岸区政府招商引资落户重庆市南岸茶园新区, 并于2014年8月整体搬迁至重庆. 在近3年的时间里, 业绩表现在红海般的智能手机行业中堪称业内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