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参与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同期相继启动建设同步辐射光源,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数十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以上) 这些都为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 ' 4月3日, 科技部组织专家解读《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表示, 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 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 规模, 复杂性不断扩大, 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 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从投身参与到以我为主, 再到积极牵头组织,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领域中频频亮相, 并收获了诸多经验和成果.
'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以来, 中国在国际组织管理, 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 核聚变技术, 大科学工程人才团队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说.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不仅是世界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 也是世界科技强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提升本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 叶冬柏说, 中国提出并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 将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提出中国方案, 发出中国声音.
《方案》明确, 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三步走'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培育3到5个项目, 研究遴选并启动1到2个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到2035年, 培育6到10个项目, 启动培育成熟项目; 到本世纪中叶, 启动培育成熟项目, 在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持续为全球重大科技议题作出贡献.
回应项目遴选提问时, 叶冬柏解释说, 要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 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 选择能够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共鸣的项目, 力求攻克重大科学问题. 比如物质科学,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地球系统, 能源等, 我国已在这些领域逐步具备从学习跟踪向并行, 引领转变的优势.
'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 要设定好的议题吸引他国参与, 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如能源危机, 重大疾病等. ' 罗德隆说, 同时, 要借鉴国际经验, 在大科学计划发起, 组织, 建设, 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