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磅! 传360手机和锤子科技正洽谈合并;
集微网 3月2日报道
今天下午, 来自多家国内媒体消息称, 知情人士透露, 360 手机和锤子科技正在洽谈合并, 目前尚未达成最终交易.
据悉,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和锤子科技CEO 罗永浩对合并一事均有意向, 双方在2018年春节之前就已经开始接触. 目前双方团队也已经见过面.
此前周鸿祎在公开场合表示, '老罗还是做的不错的, 但是运气差点. ' 不过, 在业内人士看来, 两家合并, 并非来自情投意合, 更多是形势所迫.
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排名前五的厂商市场份额超过了75%, 留给剩下所有厂商仅24.3%. 这显示出了目前市场处于极度分化状态. 并且预计未来两年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剧.
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除了一加, 8848, 美图等个别小品牌赚钱外, 其他小品牌厂商都处于亏损状态. 未来市场进一步集中对中小品牌非常不利, 可以预见未来两年将会有大量厂商倒闭或退出. 例如, 原酷派集团旗下子品牌 ivvi 目前已经停止手机研发和生产.
虽然周鸿祎多次重组手机业务, 但是360手机销量一直无法突破, 近两年销量都维持500万左右, 2017年才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此前, 360手机总裁李开新表示, 360手机未来将继续稳扎稳打, 不急躁, 保增长, 求利润, 一步一个脚印向上走.
而锤子手机方面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 仅在2016年公司净亏损4.28亿. 就在处于极度困难时, 2017年锤子手机获得10亿人民币的一轮融资. 其中, 成都市政府方面出资6亿元.
对于两家合并传闻, 业内人士表示, 手机是极具品牌个性消费电子产品, 此前两家品牌定位, 企业文化等完全不同, 即使资本层面合并, 在品牌层面未来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针对上述消息, 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做出回应, 他表示: '别瞎猜了, 你们不用瞎操心了, 我们现在很好, 比史上最好的时期还好, 如果非说有什么不好的, 那就是远远好过你们想象的几个重大好消息, 目前还不能公布……但是我还可以忍一阵儿, 节日快乐' . (校对/蓝天)
2.为什么小米难以在A股上市? VIE架构背后的 '爸爸们' 是谁?
这些拥有强大资源的投资者在小米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强大的帮助, 也将是收割季的绝对主角.
《财经》记者 陈潇潇 刘以秦/文 谢丽容/编辑
备受关注的小米IPO再起传闻. 3月1日投资界报道称, 小米IPO最终可能会敲定A+H股双行. 经《财经》调查发现, 小米登陆A股的可能性不大. 而如果小米最终选择以离岸公司作为上市主体, 高通, 印度塔塔集团等海外机构都将是受益者.
对于小米将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传闻, 小米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图源网络)
与BAT一样, 小米是一家VIE架构的公司, 由离岸控股公司, 香港公司和国内实体组成. 所谓VIE, 是指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中国公司如果想要在海外上市并符合监管规定, 必须采用VIE结构. 该结构由国内实体及海外离岸公司构成, 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离岸控股公司的股份实现控制.
外界普遍认为雷军持股77.8%的小米科技为国内实体公司, 小米科技其余三位持股人也都来自创始团队, 其中黎万强持10.12%, 洪锋持10.07%, 刘德持2.01%.
除以上个人股东外, 小米还有机构股东, 所有股东的股权架构体现在离岸控股公司Xiaomi Corp., 而不是小米科技.
《财经》从小米股东处的一份内部资料中获悉, 小米的离岸公司Xiaomi Corp.在开曼群岛注册, 通过VIE架构最终控制小米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 离岸公司持有小米香港 (XiaomiH.K.Limited) 100% 的股权, 后者通过若干家子公司协议控制小米境内实体公司.
小米香港公司的作用更像一个金融平台, 海外机构投资方都通过其搭建的VIE架构进行投资. 截止目前, 小米已经历5轮融资:
A轮获4100万美元融资, 投资方为IDG, 顺为, 晨兴等;
B轮获来自IDG, 高通, 淡马锡, 启明的9000万美元融资;
C轮吸引到俄罗斯基金DST/Yuri Milner (中国) 及淡马锡2.16亿美元的投资;
D轮获俄罗斯基金DST/Yuri Milner (中国) 投资, 金额未透露;
E轮获11亿美元投资, 投资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 厚朴, 云锋等.
一位研究VIE的专家对《财经》表示, 小米的融资路径是, 创始团队通过BVI公司控制离岸公司的股份, 然后稀释这些股份出让给投资人, 拿到美元, 再通过香港公司把美元转到国内实体.
上述专家认为, 如果小米要在A股上市, 就要把这些联系全部切掉, 要么回购这些海外投资者的股份, 要么用代持的方式, 代价将会很大.
另一位A股分析师对《财经》表示, 除非像360一样借壳上市, 否则按目前A股的上市要求, 至少还要排队两年, 按照此前传闻, 最有可能的依然是在香港上市.
前述VIE专家对《财经》分析, 如果在香港IPO, 以香港公司或离岸公司上市都有可能, 最终要看小米对各方面的考量; 主营业务公司个人股东 (小米科技个人股东) , 一定会在离岸公司直接或间接持股, 来保障境外权益.
尽管目前并不清楚离岸公司的股权架构, 但从融资历史可以看出, 不乏重量级外资的身影, 这些外资对小米的发展起到了战略性帮助.
芯片巨头高通不仅给与资金支持, 同时也一直是小米重要的供应链伙伴. 2015年, 高通和小米达成了专利合作协议, 同年, 原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加入小米公司任高级副总裁.
高通的加持让小米避开了不少专利起诉, 而接替雨果·巴拉掌管国际业务的王翔, 借助高通的背景, 让小米的国际化有了起色.
一位资深手机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高通很有可能扶持小米开拓美国市场, 这让一些中国手机厂商颇有压力. '比如华为, 美国一直是华为求而不得的市场' . 上述人士表示.
而近年来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发力, 也与背后的机构投资者不无关系. 据路透社报道, 2015年印度塔塔有限公司CEO拉丹•塔塔已买入部分小米股份, 塔塔有限公司是塔塔集团的控股公司. 尽管具体数额未披露, 但此交易被视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有力背书.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 今年1月, 小米已成为印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结束了三星长达6年的统治. 一位在印度一线的国内手机经销商告诉《财经》, 小米能迅速上升, 除了调价外, 部分原因是政策, 小米已经在当地拥有两家工厂.
这些拥有强大资源的初始投资者在小米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强大的帮助, 如果最终以离岸公司上市, 他们也将获得丰厚回报.
《财经》获得的内部材料显示, 小米已于今年1月19日召开了上市启动会, 拟估值2000亿美元左右. 这个市值将让小米超过百度 (809亿美元) , 中国互联网三极将从BAT变成ATM.
有人认为, 正是因为小米向来善于打组合拳, 不停为供应商, 资本等生态圈内的成员打强心剂, 才反过来让估值水涨船高. 从2010年的2.5亿美元开始, 几乎每年成倍上涨, 到2014年E轮融资, 小米已估值450亿美元, 翻了180倍.
一位接近小米的投资人对《财经》表示, 上市之前, 机构股东有优先分红权. 2014年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报道, 小米的利润为34.6亿人民币, 这与当时小米披露的3.47亿人民币相去甚远. '小米隐瞒了那部分分给机构股东的利润, 但是上市之后, 就必须要规范化流程. ' 该投资人说. 财经
3.三星网络业务主管: 我们将在5G技术方面击败华为;
凤凰网科技讯 据《韩国时报》北京时间3月2日报道, 三星电子网络业务主管Kim Young-ky近日自信地表示, 尽管来自中国对手的竞争日益激烈, 但三星将成为主流的5G设备供应商.
'在挑选电信基础设施提供商方面, 信誉是最重要的. 与采购手机不通, 电信运营商不能预先测试网络设备. 没有长期的互相信任, 你很难选择一家供应商. ' Kim Young-ky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MWC) 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要进入新的市场, 一家公司常常需要五到十年才能获得认可. 我认为韩国无线运营商将考虑这些因素以及价格. ' 他说.
在5G设备领域, 华为有望成为三星发展的最大威胁. 华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为了实现在2019年3月前部署5G通信的目标, 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年6月前完成5G频谱拍卖. 由于颇具竞争力的价格, 韩国三大运营商SK电信, 韩国电信以及LG Uplus均表示对三星的设备感兴趣. SK电信和韩国电信是华为的长期合作伙伴.
Kim Young-ky表示: '我们已经在高度竞争的日本市场做了十年生意, 我们对自己的技术非常自豪, 并希望将其提供给最重要的韩国市场. '
Kim Young-ky还称, 三星希望将5G技术作为垫脚石, 来发展公司的网络业务.
'5G商业化的竞争正在升温,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采取主动, 拥有各种各样的5G相关业务模式将十分关键, ' 他说.
在今年的MWC上, 5G技术占据了中心舞台, 许多公司都展示了他们的相关能力. 业界预计, 5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将比目前的4G LTE快100倍.
三星认为, 5G时代的带来将引领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无线服务扩张到其他领域, 并带来巨大变化,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 工厂, 体育场馆, 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三星的5G固线接入 (FWA) 技术已经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 此外, 这家韩国公司已经被选中为美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Verizon供应商用5G固线接入系统. 到2018年下半年, 三星的5G平台将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市部署.
'与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和Sprint的合作为三星扩大在美国市场的存在铺平了道路, ' Kim Young-ky说. (编译/扬帆)
4.新一代Android有望原生支持虹膜识别;
相对于当前iOS仅支持指纹识别(TouchID), 脸部识别(FaceID)两种生物识别技术, Android阵营所搭配的生物识别技术选择就多了不少, 其中相当不易被仿冒的虹膜识别也是其一. 根据近期AOSP(Android开放原始码项目)的提交内容, 或许未来Google有可能将虹膜识别纳入为新一代Android系统原生(内建)支持的解锁技术.
针对生物识别技术, Google早在Ice Cream Sandwich(Android 4.0~4.0.4)就将脸部解锁纳入原生支持的功能. 而在原生支持脸部解锁, 指纹识别(Android 6.0纳入)之后, 下一个被纳入Android原生支持的生物识别技术, 有机会是虹膜识别.
过去, 较为知名搭载虹膜识别的手机, 应属三星Galaxy Note 7(它并非首发, 首款量产支持虹膜识别的手机是富士通Arrows NX F-04G), 在经历电池爆炸事件之后, 虹膜识别功能直到三星Galaxy S8的到来才较被广泛讨论. 《Android Polive》发现, 近日有组织向AOSP提交了将虹膜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代码. 但由于这乃是开发生物识别相关感测器, 晶片的Fingerprint Cards公司的软体工程师所提交, 有可能只是为销售自家产品所推行的策略.
然而, 目前无法排除这项功能有可能被Google正式整合入AOSP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 虹膜识别功能有机会在未来成为新Android系统的原生功能之一, 代表OEM厂将能更轻易的替手机加入虹膜识别功能, 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除了此功能之外, 透过AOSP网站内容, 已显示Google将通话录音的功能纳入在AOSP之中, 也就是说新一代Android系统(Android P)中, 可能将内建通话录音功能. 此外, Google也可能在Android P当中加入 '限制后台App调用相机' 的功能, 防止使用者被骇客利用手机相机侧录(监视)的可能性.
Google方面已经确认将会在5/8~5/10举办今年度开发者大会. 除了新一代Android系统之外, 根据公布的活动流程, AR(扩增实境)与VR(虚拟实境)也将是今年开发者大会的重要焦点. 中时电子报
5.对垒vivo X21 OPPO官方自曝新机R15;
集微网消息, vivo揭开了APEX全面屏概念手机的神秘面纱, 把消费者们给惊呆了, 真是黑科技满满. vivo因此受到了不少的赞誉, 让人对vivo刮目相看, 同样身为 '国际大厂' 之一的OPPO自然不能让vivo一枝独秀, 于是2月27日, 28日OPPO分别签下了郑恺, 杨紫来应对.
vivo新机X21被不少媒体曝光了, 据说将于本月中下旬发布上市, 这回OPPO被逼急了, 总不能用之前的签约明星的招数吧, 再用的话, 估计要被人笑话了, 于是也使出了发新机的招数.
今天上午10点左右OPPO官方放出了自家全面屏新机R15的宣传海报, 主题为 '2018超视野全面屏, 屏息来袭!' .
从海报图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新机的正面, 它拥有跟iPhone X相仿的刘海, 由于没有看到背面, 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它是否会用上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但是根据此前网友微博放出曝光图看, OPPO R15依旧是采用后置指纹识别.
在硬件配置方面, OPPO有望跟vivo争夺骁龙670处理器的首发权. 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的信息显示, OPPO旗下的PAAM00/ PAAT00已经通过3C认证, 所配充电器型号与OPPO R11s相同, 均支持5V/4A的VOOC快充技术. 不出意外的话, 它们就是OPPO今天公布的R15了.
至于OPPO新机发布时间, 从官方今天开始宣传的进度看, R15应该是月底发布上市了. (校对/小秋)6.海外运营商曝光华为P20 Lite版相关参数;
集微网消息, 华为将于本月27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一场主题为 'SEE MOORE WITH AI' 的新品发布会, 发布会的主角从海报便能看出来, 是拍照能力出众的P20系列. 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得知P20系列共分为Lite, 标准版, Pro三大版本, 关于它们的图片, 参数等由于官方没有公布, 只能靠猜, 让人摸不着头脑.
随着距离发布会日期的临近, 与华为关系密切的运营商开始曝光了产品的部分信息, 据国外媒体Engadget西班牙语版透露, 华为P20 Lite版已经出现了在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的产品宣传目录上了.
从产品宣传目录看, 华为P20 Lite版预装安卓8.0的系统, 搭载4x2.36GHz+4x1.7GHz的八核处理器(从频率是上看, 是麒麟659处理器), 采用5.84英寸大小的FHD+屏幕, 1600万像素+200万像素的横排后置摄像头, 1600百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 辅以4GB+64GB的存储, 配备3000毫安时的电池, 有蓝色, 黑色两种配色可选, 售价为369欧元(约合人民币2878.31元)
然而沃达丰公布的华为P20 Lite版参数与爆料大神@evleaks在国外网站Venture Beat上披露的说法不同, @evleaks称华为P20 Lite版将会配备5.6英寸的全面屏, 支持1080×2250分辨率和18:9的纵横比例, 搭载的处理器为麒麟659, 内置3520毫安时电池, 辅以4+64GB的存储, 后置1600万像素的竖排双摄像头, 预装基于Android 8 Oreo的 EMUI 8.0系统.
面对如此大的出入, 在爆料大神与国外运营商之间, 我们该相信谁呢?也许只有华为知道答案. (校对/小秋)
7.美国证交会对涉嫌违法ICO发大量传票 加密货币应声下跌;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的管控并未消散, 而是愈演愈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收紧了对欺诈性首次代币发行(以下简称ICO)的监管, 已向其怀疑可能违反证券法的业内公司发出了大量传票. 这是因为SEC数月来一直担心, 一些ICO正在为那些压根不存在的业务募资.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则称, SEC发传票是为了从与加密货币市场相关的科技公司和顾问处获取信息.
大部分ICO是有价证券
CoinDesk数据显示, ICO市场近一年来愈发火热. SEC因此担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资金规模较小的投资者并未充分研究ICO中的相关风险. 此外, 《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 SEC正在调查ICO的结构, 一部分原因是ICO并不需要像IPO一样遵循诸多的条款.
消息传出后, 包括比特币, 以太币和瑞波币在内的各大加密货币应声下跌.
SEC发言人朱迪思·伯恩斯(Judith Burns)没有立即回复寻求置评的电话.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 SEC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一直对ICO的募资做法持批评态度. 克莱顿也曾多次表示, 绝大多数ICO应该向SEC登记, 这是因为这些加密货币就像SEC监管的其他证券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交易, 但ICO在接受SEC监管方面进展缓慢. 在今年一月份的一次采访中, 克莱顿承诺称, '如果ICO公司不改变运作方式的话' , 将制裁更多此类公司.
此外, 二月初克莱顿在美国参议院发表讲话时也表示, 大部分的ICO都是有价证券. 克莱顿当时还表示, 对在SEC目前的货币交易框架下的加密资产类别是否可以监管表示关注.
克莱顿在参议院的发言中说道, '当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时, 他们都有权受到各州和联邦证券法的保护, 而这对参与ICO的投资者来说亦然. 此外, ICO的融资方和市场的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这些法律. 我们(SEC)愿意与国会等共同探讨, 是否需要加强联邦政府对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 但同时我们也支持监管和政策方面的推进, 为ICO和加密货币领域带来更大的透明度. '
'许多ICO都是非法进行的, 而且这些ICO的公司也没有遵守证券法. 有些人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证券法并未明确对ICO做出规定, 我们不这么认为. ' 克莱顿在参议院发言时补充道.
如何治理尚不明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 ICO自诞生以来便一直作为一种有争议的募资模式存在, 且证券监管机构也对ICO敲响了无数次警钟. SEC之前便警告称, 代币发行公司将加密货币归为 '功用, 效用' 类别的做法, 并不足以规避联邦证券法的监管.
但除了SEC外, 目前还不清楚ICO和加密货币将如何得到有效监管. 就目前而言, 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并不在像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联邦机构的管辖范围内. 而与之相反的是, 这些通过ICO融资的公司在州级别的层面却得到了许可并被监管. 此外, 尽管SEC正在收紧对ICO的监管, 但ICO的融资模式却并不在那些针对股票IPO的监管框架内.
通俗来讲, 在ICO过程中, 一家公司会出售可以最终兑换成商品和服务的数字货币. ICO允许各个公司从投资者那里获取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例如, 一家名为Telegram的及时通讯应用程序运营商正试图通过发行代币的方式募资12亿美元.
SEC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涉及到ICO的案例, 其中包括今年一月份针对德克萨斯州一家公司的指控, 该公司声称曾以前拳击冠军埃万德·霍利菲尔德(Evander Holyfield, 世界级拳王)作为明星代言人的方式而成功融资6亿美元. SEC表示, 这家名为AriseBank的公司涉嫌在没有向监管部门报备的情况下, 非法从投资者处募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 加密货币和ICO的兴起让比特币, 以太币等各大数字货币价格暴涨. 据金融科技分析提供商Autonomous NEXT的数据, 光在2018年1月, 业内公司就通过ICO累计筹得了15亿美元的资金. 而在2017年全年, 这一数字超过6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