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千万成历史 | 但比特币产业链还在发烧

自从步入2月, 从事比特币 '搬砖' 工作的林晓 (化名) 感觉度日如年.

经历了美国, 韩国, 中国, 日本等主要国家监管部门对数字货币一连串的密集打压, 数字货币投资者们正仓皇出逃.

2018年开年以来,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遭遇断崖式下跌, 在过去两周的时间内, 比特币价格下跌了30%. 距离去年12月的2万美元高点, 已下跌逾50%. 截至北京时间4日23时, Bitfinex报8640美元 (约合5.44万元人民币) .

林晓在一年前通过一个电台节目了解了比特币, 很快他就发现, 比特币交易所有很多, 而且不少都存在价格差异. 如果在某个交易所便宜买入比特币, 再在其他交易所高价卖出, 轻松就能赚取差价套利——这种赚钱方法在行内俗称 '搬砖' . 由于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和差异非常大, 林晓和他的小伙伴们很快就累积了一大笔财富.

但是, 2017年9月开始, 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人民币交易被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叫停, 林晓的日子变得不太好过. 很快, 林晓就决定到中国香港开设银行账户.

'一口气开了4至5个银行账户, 方便比特币交易. ' 林晓对第一财经说, 他的 '搬砖' 生涯得以继续.

香港不少货币兑换点接受比特币交易. (图片来源: 网络)

尽管香港特区政府并未明令禁止炒卖虚拟货币, 但比特币价格这两个月的大跌令持币观望的林晓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 他想到香港了解 '挖矿' 生活, '听说之前很赚钱' .

'挖矿' 成本高不赚钱

身在香港的王华 (化名) 就曾是一名有些资历的 '矿工' .

约两年前, 他与朋友一起合伙买入了几十台 '挖矿机' , 正式开启了 '挖矿' 生活. 王华称, 简单点说, '挖矿' 就是当交易出现时, 网络上正在执行这个运算程序的电脑, 就会纷纷开始进行运算, 最先算出结果的电脑, 会主动在网络上广播自己已经计算完成, 结果经过验证无误后, 就可以获得新的虚拟币和交易费作为奖励. '矿工' 的主要收入来源, 就是虚拟币和交易费.

王华告诉第一财经, 在 '挖矿' 第一年间, 手中持有的虚拟币市值就翻了很多倍. 王华透露, 大部分的 '矿工' 都不会大量抛售手中的虚拟币, 因此也只能以市值衡量财富了, '但感觉自己年收入至少8位数' . 王华说.

八位数, 也就是上千万.

王华赶上了好时候.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矿工' 大军, '挖矿' 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另一名 '矿工' 李奇 (化名) 入行有些迟了, 他在半年前才开始 '挖矿' 生涯. 李奇告诉第一财经, 香港的 '矿机' 价格现在水涨船高, 比如比特币矿机S9, 成本从半年前的25000港元 (约合2万元人民币) 升至现在的33000港元 (约合2.66万元人民币) , 涨幅已经达到了32%; 而电费和网费等维护费用每月需要1000港元以上, 基本上一台 '矿机' 一年的开销至少要4万多港元.

由于 '挖矿' 很大程度依赖几率, 所以大部分的 '矿工' 都会加入 '矿池' (mining pool) , 以提高挖到虚拟币的几率; 同时, 加入矿池也需要向 '池主' 缴纳相应的管理费, 这也是推高 '挖矿' 成本的原因之一.

另一推高 '矿机' 成本的, 是显卡供不应求. 游戏媒体Polygon报告称, 英伟达 (Nvidia) 某些型号的GeForce GTX 1070显卡价格本应在380美元左右, 但是由于库存短缺, 现售价已经超过700美元, 涨幅超过80%.

比特币资讯新闻平台Bitcoin.hk的联合创办人胡竣扬对第一财经称, 显卡价格从原来的1700港元涨到了4200港元, 而且还在长期缺货状态, 目前如果要买显卡, 已经订不到第一季度的大厂货源, 只能订第二季度的货源, 还需要透过各种关系才能订到.

'现在所有的 '矿工' 都缺显卡. ' 胡竣扬说.

显卡即财富. 现在等着要的人太多, 等大厂发货要到二季度了. (图片来源: Bitcoin.hk官网)

在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矿工' 们只能另辟蹊径, 很多 '矿工' 索性开 '挖矿' 公司, 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胡竣扬表示, '挖矿' 公司可以有很多种商业模式, 可以帮投资者托管 '矿机' , 收取托管费, 管理费的提成基本可以达到双位数. 但随着香港本地的成本越来越高, 很多 '挖矿' 公司已经把 '矿场' 搬到东南亚, 以节约电力成本.

事实上, 截至2018年1月13日, 已经有1680万枚比特币被开采. 根据中本聪设置的比特币原算法, 比特币总量大约为2100万枚, 照此计算, 比特币总供应量已经用掉了80%, 也就是说, 目前只剩下20%, 合计420万枚的比特币可供开采.

因此, 虽然遭遇全球监管的重压以及大机构的不看好, 在这个剩余数量有限的前提下, 依然有人正在为这待采的420万枚比特币开足马力.

交易平台Coinhills数据显示, 过去24小时, 全球数字货币交易量总计为184.9万枚比特币, 约合168.5亿美元.

由于交易量的大幅增加, 目前比特币转账 (即交易) 的 '矿工费' 已上涨至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枚比特币.

比特币前景堪忧?

而号称 '可能是最聪明的挖矿公司' 的Coulla, 则主要出售自己的运算能力. 比如, 他们在一份合约中承诺, 给客户以每秒150Mh的速度 '挖矿' , 每天把挖到的虚拟币以报告形式发给客户看, 让很多投资者可以不需要自己买入 '矿机' , 就直接享受 '挖矿' 的过程. 不过, Coulla市场营销官吴紫威告诉第一财经, '挖矿' 真的不赚钱, 尤其是他们成立时间并不长, 他们真正看好的领域是ICO (首次代币发行) .

与IPO (首次公开募股) 类似, ICO是用区块链把使用权和加密货币合二为一, 来为开发, 维护, 交换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项目进行融资的方式. 如果挖矿公司有优秀的技术团队, 那么可以参与ICO. 成功融资后, 可以赚取不菲的服务费.

值得注意的是, ICO在中国大陆早已被监管部门叫停.

第一财经在与多家 '挖矿' 公司交流后发现, 比特币已经不再是它们首要想挖的 '矿' . 很多公司都开始转战其他虚拟货币, 比如以太币 (Ethereum) , 瑞波币 (Ripple) 等.

李奇尽管入行晚了, 但是他主要挖的是以太币, 所以受影响也不太大. 就在比特币大升之时, 以太币的市值也水涨船高, 李奇称当时以太币的价格大升, 自己都 '看傻了眼' .

吴紫威向第一财经表示, 从技术层面来说, 他并不太看好比特币的前景. 例如, 比特币的交易时间太长, 最快需要10分钟, 有时甚至需要2个小时以上.

实际上, 早在5年前, 香港就有人开始涉足虚拟货币市场, 很多资深炒家都是从比特币开始, 而且以前是没有交易平台的, 只有场外交易.

胡竣扬告诉第一财经, 他在2010年就开始留意比特币的价格走势, 他发现比特币每年都会大跌一次, 但是当时很多投资者都没有经验, 甚至有投资者在暴跌的时候, 选择一次性把手中的比特币全部抛售. 但到现在, 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成熟, 市场也稳定下来, 尽管最近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 但在胡竣扬看来, 现在的波幅远远小过以前.

胡竣扬认为, 比特币短期处在一个调整阶段, 支持点在7582美元左右, 如果跌穿, 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跌至3900美元. 从中期来看, 比特币在4月份可能会回至15000美元至17000美元左右, 今年晚些时候甚至可能回到24000美元的水平.

比特币从去年3月至今的走势, 从陡峭凌厉到大幅回落. (数据来源: 雅虎财经)

交易所成热土

除了挖矿者在全力奋战, 虚拟货币交易所一直也被视为币圈中重要的产业之一, 因此虽然全球监管正在对虚拟货币交易做出严格管控, 但依然有很多机构向这一市场奔涌.

日本聊天软件公司Line近日宣布计划推出虚拟货币交易所. Line上周三在一份声明中称, 日本金融监管当局正在审查公司提交的营运虚拟货币交易所的申请.

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获悉, 此前国内两大虚拟货币交易所, 火币网和OKCoin也将在今年第一季度进军日韩, 抢占虚拟货币交易市场.

火币网此前已宣布, 将与日本SBI (思佰益) 集团成立两家交易所: SBI Virtual Currency和Huobi Japan, 共同开拓亚洲与全球数字资产市场. 新交易所将于2018年年初上线, 提供币币交易, 日元交易. 此外, 据火币内部人士透露, 目前正在计划设立旧金山办事处.

OKCoin则自去年10月关闭其在中国的业务后, 通过投资, 合作等方式拿到了世界多国数字资产交易的牌照, 并上线OKEx平台正式进军海外市场.

OKEx的最新动态是将于下月起在韩国推出数字货币交易所. 目前, OKCoin已经建立了OKCoin Korea网站, 正式开始接受数字货币预购, 该交易所计划提供60多种数字货币兑换韩元的服务.

不过, 日韩交易所市场近日也是杂音不断, 虚拟货币交易所的风险急剧上升. 例如就在1月26日, 日本发生 '史上最大数字货币盗窃案' , 日本第二大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check被黑客盗取价值近5亿美元的新经币 (NEM) , 消息引发市场巨震.

韩国于1月30日起已在国内开始实施虚拟货币交易实名制, 但韩国监管依然还是对境内交易所进行了严格整顿. 例如, 韩国Bithumb交易所官网显示, 由于违反韩国相关法律, 交易所收到了韩国通信委员会下发的更正命令.

被监管机构盯上的虚拟货币

然而, 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大幅下跌, 美国银行, 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自2月起不再允许客户使用信用卡交易任何虚拟货币, 对资金的涌入加以限制. 上述银行均表示, 主要原因是担心那些使用信用卡购买数字货币客户的信用风险.

而美国银行此举还有另外一个意图, 即为了遵守反洗钱相关法规, 防止一些非法分子盗窃客户信用卡, 然后直接购买数字货币.

此外, 芝商所 (CME) 近日也明确了不再继续推出数字资产衍生品. 芝商所CEO表示, 眼下并没有推出比特币之外的其他加密货币衍生品.

近日, 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证监会附属机构投资者教育中心, 联合展开了关于ICO (首次代币发行) 及加密货币的公众教育活动, 帮助公众正确和更全面地了解参与ICO及加密货币买卖的潜在风险.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对第一财经称, 媒体对于ICO以及加密货币的报道, 主要围绕价格暴涨暴跌, 反而令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增加, 但实际上, 很多投资者未必清楚加密货币的本质以及背后的潜在风险.

香港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称, 尽管ICO的形式与IPO类似, 但是目前并没有受到监管, 参与ICO的初创企业没有盈利, 收入及营业记录, 而且ICO并没有资产作为支持, 很难进行估值. 另一方面, ICO会附有一本白皮书, 里面阐述该项目的概念, 技术, 前景等, 但这些白皮书通常涉及很多专业术语, 让普通投资者很难看懂, 也没有独立第三方客观审核这类白皮书的真实性, 这对投资者将会造成很大的混淆.

早在2017年9月, 香港证监会曾发出通函, 称如果ICO所涉及的数码代币符合' 证券 '的定义, 就该类数码代币提供交易服务或提供意见, 或者管理或推广投资数码代币的基金, 都可能构成' 受规管活动 '. 从事' '受规管活动' 的人士或机构, 不论是否处于香港, 只要其业务活动是以香港公众为对象, 便须获香港证监会发牌或向证监会注册.

不止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 加拿大, 美国和日本对于ICO都在去年开始收紧了监管的篱笆: 加拿大证券管理局 (CSA) 在去年8月发布了关于ICO代币发行的通知, ICO需要参照加拿大证券法规监管加密货币发行; 去年7月, 美国证监会则声明, ICO代币可能会被视为证券, 需要符合相关规定, 并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 而日本在去年3月, 要求从事虚拟货币买卖和虚拟货币间交换业务的公司需登记申请并提供有关信息.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