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建中三大行缘何同时战略投资一家AI机构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群 中国银行业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再次祭出利器.

近日, 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宣布获得来自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等三家国有银行及所属基金的联合战略投资.

'这是首例国有银行联合投资创业型人工智能公司, 第四范式有幸成为这三家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共同且唯一的选择. ' 第四范式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戴文渊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三家银行有着中国最优质的金融场景和信用, 对于第四范式来说, 在这三家机构里历练出来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经得起考验的. 此次战略投资将推动第四范式和银行之间未来更为紧密的合作.

这绝非一项普通的战略投资, 背后更是三家国有大行对AI等科技的新的战略布局. 近年来, 科技进入金融领域, 风控模型, 信贷逻辑, 甚至货币的表现形式都在发生变化, 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远胜于昔, 数字化风暴正在席卷全球, 而中国无疑已成为风暴眼之一, 银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已经重建, 数字金融正依托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快速扑向市场.

以BATJ (百度, 阿里, 腾讯, 京东) 等互联网公司挟数字技术横扫支付, 消费金融等领域, 而银行赖以生存的息差逐渐收窄, 经营环境日益严峻, 互联网金融机构迅速抢占客户等 '内忧外患' 之下, 银行或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 如工农中建等银行与京东, 百度, 腾讯, 阿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或通过用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 如国开行通过国开金融投资开鑫金服; 或直接开设科技子公司探索 '金融+互联网' 新业态, 如平安集团之于平安科技, 光大集团之于光大云付, 兴业银行之于兴业数金, 乃至去年开业的中信银行之于百信银行.

如今, 银行已开始通过战略投资人工智能机构以期AI赋能, 全面升级的方式, 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一模式可能将成为下一波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银国际一贯积极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 有合适的项目还会继续投资. ' 中银国际方面则向记者称.

智能金融来临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银行的智能化转型绝非一蹴而就.

金融行业历经电子化, 移动化的发展过程, 正进入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新阶段――智能金融. 百度金融, 埃森哲近日联合发布的《与AI共进, 智胜未来——智能金融联合报告》认为, 人工智能通过 '数据+算力+算法+场景' 深入到金融领域的决策, 并推动智能金融发展, 智能金融以ABCD为代表, 即人工智能 (AI) , 区块链 (Blockchain) ,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和大数据 (Big Data) 四项技术.

'智能金融有三大不同, 第一是零距离. 智能金融的发展应当达成零距离的状态; 第二是大公平. 从过去的小公平, 某些方面的公平形成一种大公平的格局; 第三是低成本. 智能金融的发展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降低风险成本. 一旦成本降低, 必然会反馈在银行的服务价格上.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 一旦整个社会因为智能金融的发展进入低成本状态, 金融就能更加普及.

虽然金融科技起源于美国, 但国内近年发展已走在了全球前列. 无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还是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科技机构都在加速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 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于2017年与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如农行与百度共建金融大脑, 中行与腾讯合作成立科技联合实验室, 建行牵手阿里及蚂蚁金服, 工行联合京东. 自浦发银行在银行业中最早推出智能投顾服务 '财智机器人' 以来, 招商银行, 广发银行, 工商银行, 中信银行等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推出智能投顾业务.

在互联网方面, 阿里依托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向金融各领域渗透; 腾讯推出国内首家网上银行 '微众银行' ; 京东金融的白条则开启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先河. 而在2017年, 已有众安在线( HK:06060 ), 简普科技( NYSE:JT )等机构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中国金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 在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 金融科技发展的规模和前景都不可小觑. ' 埃森哲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陈文辉表示, 经历 '互联网金融' 的快速发展, 中国正在进入金融科技更加深入应用的新阶段, 或者可以称之为 '智能金融' 阶段.

如今,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等三家国有银行及所属基金的联合战略投资第四范式已开启新金融科技的新玩法. '此次战略投资将推动第四范式和银行之间未来更为紧密的合作. ' 戴文渊表示, 一方面, 金融行业蕴含着许多天然的AI应用场景, 可以通过 '数据智能核心' 的赋能大幅提升核心效率, 这是迈向智能银行和普惠金融坚实的一大步. 另一方面, 金融和科技行业一样, 是其他行业的服务者, 第四范式也正在尝试通过联合服务的方式, 让金融和科技一起去帮助其他行业的升级变革.

为何三家国有大行选择在这个时候同时注资? 戴文渊认为, 银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出于一种 '行业实际需求的转变' ——随着AI与银行更深层次的融合正在成为趋势, AI对银行业的帮助将由 '面' 向纵深发展, 银行不再满足于购买技术方案解决一时之需, 开始重视自己掌握AI能力, 从整体和根本上提升AI能力. 这正是第四范式区别于其它AI服务提供商的地方. 据了解, 工行等银行与第四范式早期接触时, 希望借助其建立工行自主AI开发能力, 在经过了比一般商业资本更加深入, 细致的投资尽职调查后, 最终做出了投资决定. 在尽调过程中, 测试了第四范式系统超过6个以上的不同业务场景, 基本上都取得了100%以上的效率或准确率的提升.

加速布局

智能金融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收购, 投资, 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和借力.

安永全球调查发现, 50%受访的中国银行高管表示计划于2018年在全球核心市场建立新的合资合作关系并在新兴战略市场收购资产. '与许多其他地区相比, 亚太地区的数字和移动技术普及率要高得多. ' 安永全球银行及资本市场副主管Jan Bel-lens表示, 亚太地区的银行对数字化的紧迫性有着明显的认识.

安永发布的《2018年全球银行业展望》显示, 全球85%的银行将实施数字化转型计划作为2018年的业务重点, 投资技术以推动效率, 增长和管理不断演变的风险, 这些风险被视为可持续成功的关键.

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不仅规模, 技术等领域取得优势, 在融资领域更吸引了全球产业基金.

数据显示, 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公司拿到了504笔共1177亿美元投资, 其中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以约达918亿美元的融资额, 占全球融资总额的78%, 首次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 是同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唯一有所增长的地区. 作为人工智能最有力的落地场景, 中国金融科技的投资额自2012年起实现了高达119%复合增长率, 投资次数也稳步攀升. '在金融科技里面, 中国有相当大的创新性, 中国发展出一些和西方不同的方式, 而且做的非常成功, 成为西方羡慕的对象, 中国在信贷以外的电商, 小额消费信贷, 供应链金融都做了很多的一个创新, 变得更有效率.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表示, 与美国相比,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风控, 如何建立能够产生一个很好的协同性的信任的系统.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认为, 中国金融科技目前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主要基于三方面: 市场空白大, 技术发展快和监管相对宽容.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美国FinTech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很多Fin-Tech公司没有大数据分析, 受 '公平信贷' 条款的约束, 不敢把一些可能有歧视嫌疑的数据用于分析信用, 比如年龄, 性别, 大学等等. 而没有大数据分析做支撑, 一些FinTech公司的竞争优势就仅限于运营流程或者市场定位.

中国的金融监管正在关注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 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 '合规规范年' , 2017年金融监管机构各类重磅监管文件密集出台, 已出台支付, 网贷, 资管等多领域监管政策, 渐趋完善的监管系统正在建立. '现在发展成这么一个健全的体系, 用很高的科技手段作为金融服务的工具, 金融监管对于风险点的判断以及风险点的形成就需要思考, 不是简单的仅靠功能监管, 行为监管, 归置监管等可能都要运用到. ' 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 什么时候信用问题, 风险问题, 效益问题能够在最基础的机构里面, 在每一家公司里面都有很深的印象和意识, 金融生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科技与金融融合越来越紧密, 无论采用哪些方式开展金融科技, 都是在严厉的监管之下开展金融创新. ' 光大云付副董事长兼总裁夏令武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 融合之后的金融科技将在场景, 用户体验与风控领域拥有优势, 进而降低资金成本, 构建新金融生态,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监管严控之下, 作为创新能力突出的金融机构唯有通过更多科技, 细分市场等创新获取市场.

'市场竞争需要超越对手的实力, 最大的长期获利方式就是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其著作《世界是部金融史》中写道, 要想领先于竞争对手就必须不停创新. 创新并非是要与众不同, 而是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和认清自己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路.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