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4次. 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 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 对宣传, 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完整活性染色体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 标志着人类向 '再造生命' 又迈进一大步. 该研究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了活体真核染色体, 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 得到的酵母基因组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 该研究结果2017年3月10日在《科学》发表, 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 自2012年开始,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了酵母基因组合成国际计划 (Sc2.0) , 旨在对酿酒酵母基因组进行人工重新设计和化学再造. 我国科学家此次成功合成的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 占Sc2.0计划已经合成染色体的2/3.
2, 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自主研发的 '海翼' 号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 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 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 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海翼' 号水下滑翔机是根据中科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的部署, 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 从原理样机的研发到深渊观测任务的圆满完成经历了13个年头, 包含浅海, 深海, 深渊等不同型号的水下滑翔机20余台. 此次 '海翼' 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12次下潜工作, 总航程超过134.6公里, 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 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
3,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 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 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 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 构建了针对多光子 '玻色取样' 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实验测试表明, 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 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 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
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14时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 C919的全称是 'COMAC919' , 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 'C' 既是 'COMAC' 的第一个字母, 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 'CHINA' 的第一个字母, 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 人民的期望. 第一个9寓意 '天长地久' , 19寓意C919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190人. C919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 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 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 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 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 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 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 主动控制技术等.
5, 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
2017年5月18日, 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又称可燃冰) 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 这是 '中国理论' '中国技术' '中国装备' 所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 中国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 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从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层中开采上来, 点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 '蓝鲸一号' 的喷火装置. 这是我国首次, 也是全球首次对资源量占比90% 以上, 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储层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从 '蓝鲸一号' 起步的可燃冰试采, 不仅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 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甚至可能给世界能源接替研发格局带来改变.
6, 我国 '人造太阳' 装置创造世界新纪录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 (EAST) 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 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 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 (ITER) 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 因此, 东方超环也被称作 '人造太阳' . 该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 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 建设, 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7,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新型费米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 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这一研究成果于2017年6月19日由《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寻找新型费米子是近年来拓扑物态领域一个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 也是该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 此次新型费米子的发现从理论预言, 样品制备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 都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 它是凝聚态物理中固体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 这一研究成果对促进人们认识电子拓扑物态, 发现新奇物理现象, 开发新型电子器件以及深入理解基本粒子性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 量子通信 '从理想王国走到现实王国'
2017年1月18日, 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 在圆满完成4 个月的在轨测试后, 正式交付使用. 2017年6月16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 彭承志等带领的团队宣布, 利用 '墨子号' 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并于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 '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 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 '京沪干线' 于9月29日正式开通. 结合 '墨子号' 卫星, 我国科学家成功与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墨子号' 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 用潘建伟的话说, 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终于 '从理想王国走到了现实王国' .
9, 中科院推出高产水稻新种质
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于2017年10月16日宣布, 历经十余年研究, 团队日前培育出超高产优质 '巨型稻' : 株高可达2.2米, 亩产可达800千克以上, 具有高产, 抗倒伏, 抗病虫害, 耐淹涝等特点. 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DNA指纹检测, 以及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6k水稻SNP基因芯片指纹图谱检测, 确认 '巨型稻' 是一种水稻新种质材料. 这种 '巨型稻' 光合效率高, 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 平均有效分蘖40个, 单穂最高实粒数达500多粒, 单季产量可超过800千克/亩. 它是运用突变体诱导, 野生稻远缘杂交, 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 获得的水稻新种质材料.
10, '悟空' 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
2017年11月30日,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悟空' 的首批探测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刊发. '悟空' 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4万亿电子伏特 (TeV) 能量处的异常波动. 这一神秘讯号首次为人类所观测, 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 如果后续研究证实这一发现与暗物质相关, 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 人类就可以跟随着 '悟空' 的脚步去找寻宇宙中5 % 以外的广袤未知, 这将是一个超出想象的成就. 即便与暗物质无关, 也可能带来对现有科学理论的突破. '悟空' 投入相对小, 在 '高能电子, 伽马射线的能量测量准确度' 和 '区分不同种类粒子的本领' 两项关键技术指标方面世界领先.
201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新传感器技术可实现意念操控机械假肢
一个国际团队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发表论文表示, 在他们研发的传感器技术助力下, 机械假肢能探测到使用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 使假肢的控制更加灵活, 这相当于用意念控制假肢. 有关技术有望帮助截肢人士恢复更多活动功能. 这种新传感器能让机械假肢直接探测到来自脊髓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 比起单纯依靠肌肉抽动来控制的方式, 这样的操控可做到更精确, 可完成的动作也更复杂, 机械假肢的实用性随之提高. 团队下一步将对这一新型机械假肢进行更大范围的临床测试, 经过不断改进后, 这类产品有望在未来三年进入市场.
2, DNA数据存储新法问世
美国科学家在2017年3月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 他们想出了一种新的方式将数据编码进脱氧核糖核酸 (DNA) , 从而创造出迄今最高密度大规模数据存储方案. 在这套系统中, 1克DNA具有存储215拍字节 (2.15亿千兆字节) 的能力. 原则上, 它可以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数据存储在一个大小和重量相当于两辆小货车的容器中. 然而这项技术能否起飞主要取决于成本. 用DNA存储数据有很多优势. 它是超级压缩的, 并且在寒冷干燥的地方可以保存数十万年. 同时只要人类社会还在读取和书写DNA, 他们就能够解码这些信息. 科学家还可以为这些文件制作几乎不受数量限制的无差错文件副本.
3, '二手' 火箭,成功发射回收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7年3月30日利用翻新的 '二手' 火箭把一颗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上天, 这是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次. 此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把欧洲卫星公司的SES-10卫星送至地球同步静止轨道, 但特殊之处在于这枚 '猎鹰9' 火箭的第一级曾于2016年4月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过货物, 此后降落在太平洋的一艘无人船上, 是人类从海上成功回收的第一个火箭第一级. 经翻新并加上第二级后, 火箭第一级被运回肯尼迪航天中心再次承担轨道级发射任务. 火箭第一级回收的目的是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 传统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 一旦能够回收重复使用, 将有望降低发射成本.
4, 3D打印卵巢具有生育能力
2017年5月16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称, 美国科学家通过3D打印技术, 由凝胶制成的人工卵巢能够使老鼠受孕并产下健康的后代. 在这项研究中, 科学家使用了一个具有发射凝胶喷嘴的3D打印机, 而其所使用的凝胶来源于动物卵巢中天然存在的胶原蛋白. 研究人员通过在载玻片上打印各种重叠的凝胶纤维图案来构建卵巢. 随后, 他们利用外科手术摘除了7只小鼠的卵巢, 并在其位置上缝合了人工卵巢. 小鼠交配后, 其中3只雌鼠分别产下了健康幼崽. 这些产崽的雌鼠同时还能自然泌乳, 这表明嵌入支架的卵泡产生了正常水平的激素. 该成果或能帮助因放疗或化疗导致不育的癌症幸存者恢复生育能力.
5, 科学家成功用引力为星球测重
《科学》杂志于2017年6月7日发文称,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100年后, 科学家成功地运用该理论确定了一颗白矮星的质量, 使当初在爱因斯坦看来 '不可能的希望' 成为现实. 科学家在5000多颗恒星中寻找具有这种直线排列形式的星球, 发现白矮星STEIN 2051 B恰好有着这种完美的定位——它在2014年3月正好位于一颗背景星球之前. 他们利用哈勃望远镜对此现象进行观察, 测量背景星球表观位置的微移动, 这一作用被称作天体测量的微引力透镜效应.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 他们估计, 该星球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0.675倍. 直接测量STEIN 2051 B的质量对理解白矮星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6, 全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2017年7月6日宣布, 经多国科学家共同努力,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双粲重子的新粒子, 这将有助于人类深入理解物质的构成和强相互作用的本质. 中国团队对这一发现功不可没. 这一最新发现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上的底夸克探测器 (LHCb) 合作组. 据介绍, 这种双粲重子含有两个质量较大的粲夸克和一个上夸克, 质量约3621兆电子伏, 几乎是质子质量的4倍, 理论预期其内部结构迥异于普通重子. 底夸克探测器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粒子物理实验装置之一, 专门研究重夸克粒子的产生和衰变.
7, 华人科学家宣布发现 '天使粒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科学家张首晟等人于2017年7月20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 他们首次发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 这一重大发现解决了困扰量子物理学80年的难题, 对量子计算也具有重要意义. 张首晟领导的理论团队预言了通过怎样的实验平台能够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 哪些实验信号能够作为证据;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何庆林, 王康隆以及欧文分校的夏晶领导的实验团队与理论团队密切合作, 在实验中发现了被称为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一类最基本马约拉纳费米子. 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预言, 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类特殊的粒子, 它们的反粒子就是自身, 这种粒子被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
8, 科学家用基因剪刀修复人类早期胚胎致病基因
2017年8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告, 一个国际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一种与遗传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是美国国内首次进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 研究人员以肥厚型心肌病为研究对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由MYBPC3基因突变引起, 是青壮年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这种突变, 且定向非常精确, 没有在非靶点位置产生突变. 研究人员介绍, 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还有助获得更多健康胚胎, 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 但研究团队谨慎表示, 相关基因编辑方法仍需进一步优化.
9, 世界首个分子机器人诞生
《自然》杂志于2017年9月20日报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 '分子机器人' , 其能接收化学指令并完成组装分子等基本任务, 未来可用于研发药物, 设计先进制造工艺以及搭建分子组装线和分子工厂. 组成分子机器人的碳, 氢, 氧和氮等原子总共只有150个, 大小只有百万分之一毫米, 将几百亿个这种机器人堆起来, 也只有一粒盐那么大. 但如此微小的分子机器人, 却拥有机器手臂, 能够根据指令操控单个分子, 用机器手臂搭建分子产品. 由于非常微小, 这些分子机器人具有很多优势, 能降低材料需求, 加速药物研发, 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及推进产品微型化等.
10, 引力波研究获重要进展
全球多国科学家于2017年10月16日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并同时 '看到' 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 美国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捕捉到这个引力波信号. 此后2秒, 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同一来源发出的伽马射线暴.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电磁波望远镜同时观测到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 标志着以多种观测方式为特点的 '多信使' 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 6月1日, 科学家就称, 第三次探测到了引力波. 此次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也为了解双黑洞系统的成因提供了线索. 9月27日, 宣布第四次探测到引力波, 这是欧洲和美国的探测器首次共同发现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