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经是改变世界的音频品牌 | 如今只剩这招?

从无到有, 从大到小, 声音载体和发声介质在电子科学的推动下, 在几十年间, 让享受音乐从曾经定时的, 不可错过的难得, 演化成现在随时的, 可反复收听的日常. 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 时势造就了不少行业巨人, 为消费者的享受带来了可见的影响. 在这其中, 如果说飞利浦曾经改变了世界看待音频行业的眼光, 相信不会有很多朋友有异议.

在推动音乐财富保存和传播上, 飞利浦可是做了不少的功夫. 20 世纪 70 年代, 飞利浦研究实验室在影像, 声音及数据的处理, 存储和传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而发明了镭射影碟, 激光唱盘和光学电讯系统. 1983 年, 飞利浦迎来了新的技术里程碑: 推出压缩光盘. 基于压缩唱片方面的成功技术, 1997 年, 飞利浦与索尼公司合作, 推出了革命性的 'DVD光盘' , 成为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影音数码类产品.

不仅是在音乐载体的研发上颇有建树, 在音乐资源的传播和营运上, 飞利浦也是颇有一手. 飞利浦在古典唱片上的营运自是无需多言, 在流行音乐的传播上也是抓住了先机. 1972 年, 公司创建了 PolyGram (宝丽金) 公司, 在音乐录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4 年和 1975 年, 宝丽金在美国分别收购了 Magnavox 公司和 Signetics 公司. 虽然现在这些财富已经归于环球 (UNIVERSE) 所有, 但我们还是能够窥见当年飞利浦作为一代枭雄的模样.

如今谈起飞利浦, 无论是老烧友还是入门者, 总能提起一些经典型号, 更有甚者会因为一些飞利浦的产品延伸出一些值得回味的记忆. 无论是唱片还是回放器材, 飞利浦在过去的数十年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 都是值得肯定. 然而, 近十年民营音频器材的发展, 在消费力和消费欲望双重推出的情况下, 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在这种隔两年就要洗牌一次的境况中, 饶是飞利浦这种历史悠久的老牌, 也总有一些力不从心的时候. 为了保障自己的 '江湖地位' , 总得继续努力作出一些改变, 然而飞利浦却走上了一条有点 '奇葩' 的路.

缺乏创新, 产品屡屡 '跳水'

我们选择现在常见的民用耳机作为例子, 曾几何时, 飞利浦在民用耳机, 特别是头戴式民用耳机上, 也是市场上一支富有竞争力的存在. 老烧友应该还对当年的SHP9000有印象, 作为接代的当年旗舰SHP9500现在仍在入门市场发挥余热, 甚至成为了很多初烧暂时的终点. 飞利浦Fidelio发烧音频产品系列更是引领了一波市场潮流. 长时间宏观角度看, 飞利浦对于音频行业的发展推动, 起了属于自己的作用.


当红产品或者新品动不动就3-5折? !

在较长时间段中, 飞利浦的确建树颇多, 但近年的飞利浦在新品研发和上市的节奏上, 比起国内外品牌百花齐放的近况显得黯淡不少. 究竟是飞利浦减少了新品研发的投入, 还是老本已经够高枕无忧地活上十年八载? 小编真是不太清楚. 不过, 面对其他品牌来势汹汹的挑战, 飞利浦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应对手法: 价格战, 而且是断崖式跳水的价格战.

前文提到的SHP9500, 上市价为2499元, 在刚过去的一系列电商购物节中, 一度下探到300的超低价. 作为Fidelio系列的旗舰担当, X2更是从上市之初的2000元以上价位, 调整到现在授权代理商的980元. 至于作为X2前代作品的X1的升级版X1s, 更是担当起中端市场的先锋, 但价钱还是时不时会来到七百多元的价位.

落差巨大的价格, 对于消费者是莫大的诱惑, 贪小便宜的心理人人有, 更何况是跳水价? 这对于促进销量在初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在一个厂商或者行业上的角度来看, 后期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果说9500从当年上市价格到现在300元的价格, 是飞利浦觉得它的生命周期已经完结, 现在只是充分利用产品的剩余价值, 那么为什么作为中端市场担当的X1s, 和暂时的旗舰X2, 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跳水价的情况呢? 单是以促销为理由, 在电商购物节上还说得通, 但考虑到现在飞利浦并没有接代新品的推出, 如此频繁跳水则是折杀了产品原本应该有的公众印象.

巨大的落差, 消费者开始产生不信任感

无论如何, 跳水, 跳水, 再跳水, 想尽办法跳水, 似乎是飞利浦现在的主旋律.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跳水是值得欢迎的: 能以超值价入手旗舰, 即便是当年的旗舰都足够让人心动. 然而, 这也给人留下印象: 飞利浦耳机 '贬值率极高' . 并且对飞利浦来说, 跳水对于销量的促进是初期明显可见的, 特别是在国内电商购物节层出不穷, 网络对促销信息传播更快的前提下. 但是, 有个问题, 能这么一直打价格战么? ! 可别忘了, 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 旗下每个时期当家手机早就不卖1999了哦? !

然而大量的跳水促销, 在长时间来看却是饮鸩止渴. 在飞利浦跳水的同时, 如BOSE, BEATS等各具特色的音频品牌, 在新设计新技术的帮助下, 逐渐积聚属于自己的粉丝群体, 并在市场上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就今年京东双十一公布的音频产品销售数据看, 排在前五位的品牌正是这一系列的代表, 反观我们的飞利浦, 却从以前的销量头牌滑落到快跌破第十的尴尬位置.

那么, 飞利浦难道就这样束手就擒吗? 在近年跳水的同时, 飞利浦也推出了诸如SHP8000等一系列耳机产品. 就小编自己的角度, 虽然部分产品 '与时俱进' 地拿到了小金标, 然而飞利浦这两年也就Flite这款产品, 在颜值上的确有吸引消费者的亮点, 可惜在使用体验上并没有太多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 反而在近年大受消费者喜欢的入耳式耳机上, 飞利浦只剩S2这款产品, 靠着跳水苦苦支撑.

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无论是节奏还是产品, 飞利浦都难以和现在的市场潮流吻合. 飞利浦单单靠着跳水攻势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力, 未免有些单薄. 在群雄崛起的市场格局中, 飞利浦没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竞争力.

痛定思痛想翻身? 没那么容易

也许飞利浦已经感觉到, 单靠跳水, 已经开始逐渐无力挽回市场份额的变动——不提全球市场, 这几年国内消费者对音频行业的认知, 随着贴吧和知乎, 随着消费承受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身披 'Fidelio' 这一飞利浦高端音频系列标志的产品, 随着无休止的跳水, 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因此, 飞利浦也尝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潮流研发新品, 希望能再度以飞利浦技术的一面, 来吸引消费者的深入关注.

作为一个浸淫音频行业数十载的企业, 即使在之前的促销策略中迷失了心性, 在捕捉市场趋势中还是有着一定的眼光. 然而这款型号为SHB4385的真无线蓝牙耳机, 虽然在外观设计上秉承了飞利浦近年打造产品时相当不错的潮流触觉, 但实际使用体验却是具有极大的缺陷.

从各电商产品评论, 以及论坛讨论中, 我们可以看到, 这款真无线产品的音质表现和使用体验, 都难以和现在的热销产品形成竞争. 让人诧异的是, 这款产品推出不久之后恰逢双十一, 直接从发售价的699元跳水到399元, 看来飞利浦真是跳水上瘾, 然而这种做法对新品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单单靠SHB4385, 想要凭借真无线耳机当下的吸引力, 加上习惯的跳水, 双管齐下要吸引消费者, 无疑是有些痴人说梦. 甚至可以说, 推出SHB4385的时候, 飞利浦并没有太长远的计划, 只是想着随波逐流地更新产品线, 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表现. 属于飞利浦的未来, 正和它谋划中的渐行渐远, 甚至可以说, 飞利浦在决定开始跳水的一刻, 也许意味着对未来, 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规划.

以管窥豹: 新方向在哪?

巨人从撑起一片天地到陨落, 也许正是应了那句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 消极的进步和不进则退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作为行业中曾经的枭雄, 小编自然不希望看到飞利浦这个品牌在不断的跳水中陨落. 也许对于飞利浦自身来说, 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让这个渠道众多的巨人能够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口; 而已经售予Gibson的飞利浦音频产品线, 已经沦为了Gibson的一个单纯的盈利渠道.

事实上, 单靠跳水促进销售, 长远来看对于Gibson, 恐怕会成为一颗毒瘤. 同样是乐器厂商, Fender在进军个人音频器材市场上, 则是顺应入耳式监听器材之于不同类型用户的目的差异, 推出了一系列多单元入耳式耳机, 试图抓住共性, 来建筑一定的粉丝群体. 就市场反响上看, Fender这条路也许还要走很长, 但Fender的产品线布局, 显然要比Gibson治下的飞利浦要高明很多.

飞利浦和它背后的Gibson现在面临的困局, 相信不仅只有小编看得到. 并非刻意去吐槽飞利浦, 而是在消费者欲求越来越多的当下, 对于每一个有着壮志雄心的企业来说, 都有自己的难处. 但飞利浦以前的金漆招牌太过现眼和典型, 在频繁跳水和新品开发不力的情况下, 正在失去它应有的光芒. 在这种情况下, 飞利浦该何去何从,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