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慢阻肺发病, 注意三种症状

日常生活警惕慢阻肺三症状 '嗽, 痰, 促'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慢阻肺发病率逐年增加, 发病原因主要跟环境污染, 气侯变化等息息相关. 据相关调查显示, 慢阻肺在中国的发病率达8.2%, 目前约有4300万名患者. 同时他特别强调, 慢阻肺早期并不容易发现, 主要有三大症状 '嗽, 痰, 促' , 如果患者出现咳嗽, 咳痰, 同时伴有呼吸困难急促, 就要去医院排查病因 . 他同时建议正常人40岁之后就已开始面临肺部功能退化, 需要在定期体检中查查肺功能.

慢阻肺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 随着病情发展, 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 除了出现咳嗽, 咳痰, 活动后呼吸困难还有喘憋等症状,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60%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活动面临困难, 从事家务的能力被削弱, 75%的患者爬楼费力, 45%的患者无法工作, 50%患者睡眠不佳, 91.6%的患者认为他们的社交活动受到限制, 还有患者出现恐惧, 焦虑, 孤立和抑郁等心理疾病.

'见好就收' 让患者生活更糟糕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2030年, 慢阻肺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因, 第五大致残原因. 每年死亡人数高达128万, 如此庞大的患者人群, 若不坚持治疗, 控制病情, 将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慢阻肺的病程分为 '稳定期' 和 '急性加重期' . 在急性加重期, 多数患者由于出现症状急剧恶化而不会错过治疗, 然而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后, 不少患者就开始放松警惕, 治疗时断时续, 治疗就像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一样.

对此, 专家提醒: '慢阻肺患者即使进入稳定期, 其疾病仍在缓慢进展, 肺功能仍会继续下降, 一旦见好就收, 不仅无法获得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 反而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 甚至出现急性加重, 让原本就行动不便的生活雪上加霜. '

同时, 病人因急性加重而导致计划外的门诊, 急诊就医以及住院, 是慢阻肺相关治疗费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急性加重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占到了一般患者整体治疗费用的40%-70%, 这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多种因素致患者治疗难坚持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不能坚持治疗呢? 慢阻肺患者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长期治疗的意识, 许多患者并不知道慢阻肺病情恶化会导致急性加重乃至死亡; 也有人认为即使坚持治疗, 也只能改善症状, 并不能断根, 因此自暴自弃; 此外, 还有患者因担心长期用药会对身体有副作用, 从而自行停药, 也有病人因发现某些吸入治疗含有激素而停药.

不仅如此, 许多患者在未能清楚地了解自身疾病状况的情况下, 很容易掉以轻心. 肺功能检测作为评估慢阻肺病情的金标准 , 在我国的知晓率和普及率还不高, 一旦患者觉得自己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 便认为已达到疗效, 而并未到医院通过肺功能检测来掌握病情; 还有些患者嫌定期去检测肺功能太麻烦, 就仅凭主观感受, 自行中断了治疗.

另外, 患者能否方便地使用药物也是影响其坚持长期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陈正贤教授指出: 吸入治疗是目前慢阻肺治疗的理想方案. 然而, 慢阻肺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 传统吸入装置对他们来说不够便利, 有些对吸气流速要求高, 有些气雾喷射速度太快, 使得大部分药物流失或沉积在口咽部, 导致肺部沉积率较低.

生活得更好, 从坚持治疗开始

针对慢阻肺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的困境, 张挪富教授强调, 首先是要增强患者打 '持久战' 的治疗意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 (GOLD指南) 指出, 稳定期慢阻肺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症状和降低风险. 对患者而言, 坚持长期, 持续的药物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 改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量, 更能有效降低急性加重发生频率, 减轻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 并降低死亡率.

除了治疗意识的提高以外, 选用更高效, 安全, 方便的给药方式, 也有利于帮助患者坚持治疗. 另外, 针对肺功能检测尚未普及的现状, 陈正贤教授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 患者可用国际上通用的六分钟步行试验来了解自己的日常心肺功能的情况: 患者在平地尽可能快速走动6分钟, 测量步行距离. 这种简便, 安全, 价格低廉的自我检测是肺功能检测的有益补充, 可以让稳定期患者随时掌握病情, 同时6分钟步行也有利于患者持续的肺部康复.

慢阻肺治疗不能见好就收. 对患者来说, 需要配合医生, 积极沟通, 坚持长期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切勿得不偿失地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 只有打好慢阻肺的 '持久战' , 才能控制疾病进展, 改善生活质量, 从而呼吸更畅, 走得更远.

相关小知识: 六分钟步行试验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运动试验, 方法简单易行: 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30.5 米 (100英尺) 的直线距离, 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 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 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 在旁监测的人员每2分钟报时一次, 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 胸痛等不适. 如患者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 6分钟后试验结束, 监护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

美国较早进行这项试验的专家将患者步行的距离划为4个等级: 1级少于300米, 2级为300~ 374.9米, 3级为375~ 449.5米, 4级超过450米. 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 达到3级与4级者, 可以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