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配极度不均: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很多人的工作型态, 2016年全球经济论坛预测,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将于未来几年造成约700万个工作机会消失, 同时创造出200万个新创工作机会.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认为, 人工智能的崛起, 可能重创中产阶级而留下少数特定的工作, 导致严重经济失衡.
这些推论都认为人类的「既有专业」将轻易被机器快速复制, 造成经济阶层结构调整, 并形成技术性失业, 生产效益与利润会被集中掌握在少数拥高度人工智能资源群体中, 贫富差异极剧, 社会高度暴露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风险中.
信息垄断: 人类思考无法跳脱自身之经验范畴外, 机器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若没有数据, 即使搭配再优异的运算硬件与演算方法, 仍无法在目标的领域中发挥功效. 未来在相关软硬件技术到位情况下, 「足够且有用(海量且标记过)的数据」, 将是人工智能产业建立利基的最大关键之一, 各领域领先者会大量的对关键数据建立屏障产生区隔, 而使用户取得数据成本愈来愈高, 造成「智者愈智, 愚者愈愚」信息垄断风险.
未来无隐私: 麦肯锡预估, 2025年将会有1兆种类的对象相互联网, 这代表在物联网趋势下, 未来周遭可能全是信息收集器, 在人工智能技术涵盖下, 这些信息收集器可能都具有自主思考功能, 并自行判断所需的时机来开启传感器. 无论未来隐私权的防治可做到何种地步, 人工智能与万物联网的综效, 一开始就将隐私权相关风险推进到一个很高的级数.
社会疏离: 在网络时代盛行时, 依赖网络虚拟世界来满足社会互动的人数显著提升, 网络虚拟世界的友善, 让人与人的交流充满想象与机会, 网络虚拟的人格似乎也更有勇气与创造力; 但这不是真实世界, 会让极度依赖的群体产生跟真实世界间很大落差, 进而造成社会疏离. 人工智能时代后, 这个虚拟世界得到延伸, 各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让虚拟世界更真实, 催生出更多依赖群聚, 造成真实社会人际互动更疏离的现象.
无自主权: 人工智能已进化到可判断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且想看的信息, 机器投其所好的做法固然帮忙省时, 但也让讯息趋单一化. 在未来AI对象更普及的世界中, 这种人类过度依赖且被单一化价值(或者是目标化价值)的现象, 会往更恶化的方向升级, 导致人类在各领域无自主思考风险, 某程度上也算人类心智灭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