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资通所所长阙志克表示, 工研院与联发科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于2016年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WC)上, 双方已携手展示全球第一套LWA系统, 领先全球将联网速度提升至700 Mbps, 借以链结国内厂商形成国有自主之产业生态链, 提前为5G技术研发铺路; 同年, 亦共订规格共同开发完成全球第一套38/39GHz毫米波高频段接取雏型系统, 在户外可支持100 Km/hr以上及Gbps等级之移动传输, 共同发展并布局相位阵列天线与波束追踪等关键技术. 2017年再度合作发表全球第一套 LTE结合38/39GHz毫米波之4G+5G双模小基站雏型系统, 突破高频段接取技术瓶颈, 展现5G自主技术研发实力.
联发科资深副总经理暨技术长周渔君表示, 工研院是联发科在资, 通讯技术研发上的重要伙伴. 在LWA及38/39 GHz毫米波高频段接取技术研发过程中, 建立良好的合作默契基础, 今年更投入5G MUST系统开发. 联发科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应用在手机接收器的公司, 使用工研院提供可支持MUST技术的测试环境, 联发科完成此项技术在无线环境下的验证, 为其在5G系统的商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研院资通所指出, 在后4G时代, 工研院与联发科为了解决宽频传输需求暴增问题, 在不增加运营商之营运与布建成本的考量下, 研发出LWA技术, 将使移动手持装置可同时使用LTE与Wi-Fi传输资料, 提升网络传输频宽与效能, 并促成与中华电及早共同完成互通性测试, 提供独步全球的 'LWA 4G + Wi-Fi飙网服务' , 成为全球首家商转LWA系统的运营商.
而为解决5G高频传输问题, 工研院与联发科亦共同聚焦于国际认可之38/39GHz频段, 提早投入研发, 并先期布局波束形成(Beam-forming), 波术追踪(Beam-tracking), 天线阵列, 锁相回路等技术, 使峰值传输率可达1Gbps, 支持大于100Km/hr移动传输与100~200米涵盖范围, 双方已于今年初展示全球首套 LTE结合38/39GHz毫米波5G小基站雏型系统, 为5G研发储备动能, 进入国际领先群.
工研院表示, 在2018年5G标准确立前的关键时刻, 双方共同投入研发5G MUST技术, 实现了非正交多重接取(NOMA), 多用户干扰消除(MUIC)和新型空中介面等功能, 借由工研院所提供之小基站MUST排程技术与场测环境, 已成功完成与联发科技手机端之功能测试及效能场测, 在实测中对比4G平均可提升10~40%的网络频谱效率, 并在特定环境下可达近140%的提升.
工研院资通所指出, 会持续与联发科在5G领域研发能量互补的优势下积极密切合作, 将扮演芯片平台与技术提供者角色, 与台湾高科技及电信产业一起打造台湾5G生态链, 为台湾进军全球5G通讯市场取得先机与商机, 朝向2020年5G网络商用化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