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净行业需 | '自净', 别被 | '投机者' | 堵住风口

每到秋冬季节, 雾霾就像扣在城市上方的 '锅盖' 一样压得人们喘不过气, 风来了, 雾霾烟消云散, 风停了, 雾霾卷土重来. 在反复对抗雾霾的日子里, 人们渐渐意识到, 与其等待大风的到来, 倒不如自掏腰包买台空气净化器来的靠谱, 在这种消费观念的刺激下, 空净行业迎来迅猛发展.

据中怡康预测, 2017年我国空净市场零售量额规模将分别达到648万台和190亿元, 增速预计分别达到12.4%和33.0%, 明显高于传统家电品类. 不过, 由于空气净化器除雾霾效果并不能直观体现, 消费者在选购空气净化器时往往一头雾水, 空气净化器究竟该如何选择?真的都像企业所宣传的一样优秀吗?

众厂商蜂拥进入空净市场

11月6日, 名不见经传的空气净化器品牌352环保科技首轮获得2亿人民币融资震惊空净行业, 随后飞利浦, 小米以及手机界的网红锤子科技也相继发布了空净新品, 加上此前墨迹天气, 聚美, 网易严选等互联网品牌的跨界入局, 各方势力集结完毕, 一场由雾霾引起的空净之战一触即发.

据了解, 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700个空气净化器品牌在市销售, 其中既包括海外的舶来品, 同时也包括传统家电企业以及跨界入局的互联网企业. 空净行业潜在的巨大市场是激发众多企业 '蜂拥' 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鲁建国告诉记者, 空气净化器近几年发展迅速, 但尚未出现领导性品牌, 因此许多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 欲一试身手.

目前, 我国传统四大家电空调, 彩电, 冰箱, 洗衣机百户拥有率均已接近或超过100台, 而空气净化器的百户拥有率仅为5台左右, 总体来说, 空净行业的崛起离不开两个因素: 一是消费者对于雾霾的恐惧心理直接推动了消费端的旺盛需求, 另一个是空净行业市场格局尚未稳定, 随着空净上下游产业链的逐步完善, 众多品牌跨界入局抢占市场.

空净市场鱼龙混杂, 行业乱象频现

记者了解到,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有被动式滤网净化型, 主动式静电吸附型以及双重净化型三种形态, 其中被动式采用物理过滤方式, 性能可靠, 过滤颗粒物尺寸准确, 但需要更换滤芯, 使用费用也相对较高;主动式即电化学方式过滤, 结构简单且无需更换滤芯, 但过滤效率相对较差, 会有臭氧产生;双重净化则结合了被动式滤网净化型与主动式静电吸附型的优缺点.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吴吉祥教授却告诉记者, 从专业角度来看, 空气净化器的分类方式取决于去除污染物的成分, 针对不同污染物的分类方式也有所不同. 对于颗粒污染物, 空净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与静电除尘两类;对于气态污染物, 主要有吸附与分解两类;对于微生物污染物, 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与静电吸附.

空气净化器主要由风机与过滤单元组成, 通过循环过滤室内空气, 输出清洁的空气不断稀释污染空间, 直至达到清洁的指标为止. '就象一盆脏水, 我们用一盆大小相仿的清水倒下去稀释, 实验证明大约倒了8盆清水后, 原先的脏水自然变清了, 这是空净刚刚开始诞生时的比喻, 大约有50多年了, 空净还是那个空净, 但描述的故事已经开始走样了. ' 吴吉祥告诉记者, 像 '离子瀑' , '流光能' , '活性氧' , '气触媒' 等词汇, 其实在经典的空净专业领域里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

从2013年起, 雾霾所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空净行业迅猛发展, 一时间空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但由于行业初期还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措施, 导致市场乱象频现, 性能低劣, 虚假宣传的产品屡见不鲜, 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直至2016年3月1日, 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新修订的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才使空净市场品牌鱼龙混杂, 产品良莠不齐的状况得到改善. 新国标对CADR, CCM, 净化能效以及噪声四大指标进行了严格规范, 不仅使原本价格不一, 规格杂乱的空净市场变得有规可循, 同时也给空气净化器的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 被视为我国空净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但记者也了解到, 目前市面上仍有超过30%的产品公开明示执行已经作废的 '老国标' , 许多企业在宣传产品时仍会采用 'PM2.5去除率99.9%' 等字样来误导消费者. 鲁建国告诉记者, PM2.5, 甲醛去除率为99%以上是一个基本要求, 就像热水壶要达到100℃一样, 这些企业刻意回避了时间和空间条件, 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确认企业执行的是否是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 从而避免上当受骗.

与此同时, 空净产品的售价也一直都是困扰消费者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售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售价往往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 价格相差如此悬殊, 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

记者了解到, 空气净化器的CADR与CCM两项指标是影响产品价格的直接因素, 前者反映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 即产品一个小时能够净化空气的立方米数, 后者CCM(以毫克为单位)代表累积净化量, 指产品滤芯更换前能够容纳污染物的质量, 这两项指标的数值越高所对应的空气净化器售价也越高.

'国家标准要求产品的最低CCM值为3000毫克,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检测过的CCM值最高达到100万毫克, 一般较好的产品在5万毫克左右, 如果300毫克的滤芯价格为50元, 那5万毫克的价格应该在830元, 而100万毫克的价格则为16000元, 价格差距就在于此, 也就是说使用寿命长的价格肯定高. ' 鲁建国介绍道.

由于空气净化器属于长时间运行器具, 所以一款优秀的空气净化器, 不仅要 '净' , 而且还要 '静' . 噪声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参数, 低噪声往往需要更加优秀的设计以及更加昂贵的材料做保障, 因此噪声低的产品售价会更高.

除此之外, 影响空气净化器价格的因素还包括材质的选择, 外观设计, 是否智能, 电机以及传感器的选用等, 目前市面上互联网品牌大多主打性价比产品, 以低价产品入局空净市场, 拉低了消费者对于空净产品整体售价的心理预期, 同时在宣传上往往更加注重CADR值, 而有意避开CCM, 噪声, 能效三项指标和设计细节. 对于售价, 消费者还应打破幻想, 理性对待.

行业洗牌加剧, 长尾品牌或先出局

在十面 '霾' 伏的大背景下, 我国空净行业在经历了行业早期的狂飙突进后, 2016年品牌参与度首次出现下滑, 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 2017年1-8月空净在销品牌数量为483个, 较去年同期减少40个品牌.

随着《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出台, 空气净化器行业面临品牌, 价格, 技术等全方面能力的较量, 长尾品牌逐渐被清洗出局,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也显示, 2017年空净线上第二季度品牌数比一季度减少了197个, 线下比第一季度少了20个. 业内人士认为, 品牌数量的快速攀升, 是行业步入繁荣期的标志, 而快速攀升后的递减, 是行业内部洗牌, 竞争结构优化的信号.

据了解, 除了《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外, 未来更加细分化的标准也将陆续发布并实施, 《空气净化器用滤网过滤器》及《空气净化器用静电式集尘过滤器》标准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2018年将正式出台.

此外, 记者也了解到, 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定通过的新版《标准化法》中, 明确要求企业明示执行强制性, 推荐性标准编号的名称, 这一法律在2018年1月1日实施后将对企业执行国家标准, 特别是推荐性标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鲁建国表示: '用法律手段监督企业执行国家, 行业标准, 这令空气净化器企业执行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成为必然. '

小贴士: 易被忽视的检测 '误操作'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 除了关注选购空气净化器之外, 如何正确测量室内空气PM2.5指数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吴吉祥介绍, PM2.5浓度应该在有人活动的位置进行检测, 检测仪高度应该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当, 约1.5米左右.

'消费者不仅要了解当前的PM2.5浓度, 更要关注连续的PM2.5浓度以及全天的PM2.5平均浓度' , 吴吉祥介绍, 国际上PM2.5浓度的日平均浓度标准为小于25微克/立方米, 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 对健康的负面影响都是加权有危害的, 我国的大多数中心城市秋冬季节的日平均浓度都超过了50微克/立方米, 极限污染的天气甚至超过了500微克/立方米, 这是十分严重的现象, 可惜还没有引起全体消费者的集体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 甲醛也是室内空气中的无形杀手, 新装修的房间甲醛释放时间可以长达3-15年, 对于甲醛高污染的场合, 依靠单一技术难以有效控制, 需要采用通风, 治理与使用空气净化器的综合方法来控制, 而只有当除甲醛净化器的净化速率超过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甲醛的速率, 才能有效控制甲醛的浓度. 当前国际上将甲醛浓度小于0.03微克/立方米设定为儿童可接受浓度, 据了解, 高CADR值的甲醛空气净化器正在研发中, 其甲醛的CADR值要求达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总体而言, 我国的空净行业还在高速发展, 众多企业跑步入场, 市场乱象逐步克服, 吴吉祥教授认为, 在需求侧明显看好的影响下, 开发商与投资商大量进入空净行业, 预计未来几年空气市场整体将得到快速发展与壮大, 行业也会不断的优胜劣汰, 整体保持健康, 理性的成长态势.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