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化学电源的电化学性能与电极/电解质的界面过程密切相关, 涉及电荷转移, 离子输运, 相的生成和转化等步骤, 在纳米尺度上深入理解界面过程对于器件设计和材料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能源体系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 涉及无水无氧环境, 有机/离子液体电解质体系, 多相界面, 多电子反应过程等, 因此, 针对性发展复杂体系下电化学界面高分辨原位成像方法, 从而实现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实时追踪和原位分析, 也是电分析化学的挑战和难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文锐课题组致力于锂电池界面电化学过程的原位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 在前期工作中, 他们利用氩气环境下的原位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以[BMP]+[FSI]-为代表的离子液体中, 捕获纳米尺度上锂离子电池中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初始成核, 逐步生长及成膜的系列演化过程, 并揭示了不同离子液体中SEI膜的界面性质及与电池性能相关性. 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进一步, 研究人员开展了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锂硫电池中界面电化学反应的系列研究. 利用电化学AFM及谱学分析表征, 实现了在锂硫充放电过程中还原产物硫化锂和过硫化锂在界面形貌演变及生长/溶解过程的原位监测(图1), 并提出过硫化锂在循环过程中不可逆反应产生的界面聚集是导致电极钝化及电池性能衰减的原因之一. 恒电流控制下的原位成像研究表明, 电流密度大小影响界面形貌及沉积物种类, 直观揭示了结构-性能关联性. 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近日, 科研人员利用电化学AFM进一步探究了在高温条件下锂硫电池在LiFSI基电解液中的界面行为与反应机制(图2). 研究发现, 在高温60℃时, 阴极/电解质界面在放电过程中会原位形成一层由LiF纳米颗粒构成的功能性界面膜, 并通过物理尺寸效应及化学吸附作用捕获电解液中的长链多硫化锂. 此过程有利于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及副反应的发生, 并增强界面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该研究通过原位表征与分析为高温电化学行为在纳米尺度提供了直接的界面机理解释, 也为锂硫电池的电解液设计及性能提升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