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遭遇阻击战: 以专利侵权的名义

今年以来, 多家拟上市公司遭遇精心策划的 '突袭' , 它们无一例外是以 '专利侵权' 的名义发起, 或维权, 或为钱, 或为打击竞争对手, 或为IPO路上的你追我赶, 背后的真正原因不一而足.

'临门一脚' 遭阻击

2015年挂牌新三板, 2016年发布招股说明书, 2017年成功过会...... 拟上市公司A的资本市场之路本来顺风顺水, 孰料在冲刺IPO的关键时刻, A公司突遭竞争对手B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提起的诉讼, 高歌猛进的IPO之路顿时悬念陡升.

'我们就是为了阻击A公司IPO. ' B公司董事长王刚 (化名) 并不避讳自己的初衷, 其目的之前也几近达成: A公司在今年年中曾主动向证监会提交了首发上市中止审查的申请. 而在近日上会时, A公司所涉专利侵权事项再次受到发审委委员的重点关注.

而B公司以专利侵权的名义对A公司发起的IPO阻击战并非个案.

'拟上市公司的IPO之路向来不平坦, 而在遭遇的众多黑天鹅事件中, 专利侵权诉讼绝对是最黑的那一只. 特别是对于很多技术型公司而言, 专利归属会直接关系到公司盈利的持续性. 如果专利侵权诉讼处理不好, 小则影响IPO进程, 大则阻断IPO之路. ' 北京某大型投行IPO项目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双方博弈白热化

拟上市公司为何会成为专利侵权诉讼的 '唐僧肉' ?

'拿A公司来说,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未起诉, 原因是认为它规模不大, 即使赢了官司也无法获得满意的赔偿. ' 王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其实, 很多针对拟上市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 '图财' 仅是一小部分原因, 更多则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

据了解, 2015年之前, A公司和B公司虽然是同行业竞争对手, 但总部与市场分居南北, 多年来相安无事. 直到A公司2015年挂牌新三板, B公司才发现A公司多年来 '闷声发财' 的事实——规模做得已经比自己还要大.

如果竞争对手先于自己IPO, 则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王刚也说得很直白, '对手赚点小钱, 我可以容忍; 如果它不断扩大, 收购上下游企业, 我是不能容忍的. '

市场人士表示, 如果两家公司博弈激烈, 一方一旦IPO, 拿到募集资金后会有更多资本来提升实力, 扩大规模. 上市之后可能还有其他的并购动作, 对另一方的相关产业板块带来竞争压力.

有投行人士直言, 在同行业两家公司争相上市过程中, 以专利侵权为名发起的IPO阻击战极易上演.

'防守反击' 组合拳

'拟上市公司在IPO的道路上遭遇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方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已经常态化, 我们遇到不止一起. 法律层面的应对手段总结起来包括两个方面: 做好防守, 积极应诉; 主动反击, 比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涉诉专利无效. ' 上述投行项目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在应对B公司的阻击战时, A公司就采取了上述第二条策略, 针对B的诉讼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先后提起了6次无效申请. '他们找了一个 '稻草人' , 说是我的朋友, 在我的公司工作过, 说专利权是他的. ' 王刚说, '最好的反击就是最好的防守. ' 反击策略应用得当, 有时会相当奏效.

此外, 有一类 '专利流氓' 则让很多拟上市公司甚感头痛. '所谓的 '专利流氓' 就是通过布局批量专利, 在拟上市公司上会前发起突然袭击, 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律师丛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这就要求拟上市公司提前对专利事项进行全面尽职调查, 防患于未然.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