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并购渐成我国医药企业发展重要路径

近年来, 中国医药企业跨境并购明显增多, 除了行业特点因素外, 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行业集中度提升也是其重要推动力. 在国内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背景下, 一些医药企业试图通过推进企业国际化, 嫁接国外先进技术, 寻找新的市场, 提升自身竞争力, 跨国并购也就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药企的选择.

长期以来, 医药行业都是国际跨境并购的热点行业. 近年来,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 跨境并购也逐渐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行业特点决定并购频繁

跨境并购投资服务平台易界发布的《2017前三季度跨境并购趋势报告》显示, 在今年前三季度的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案例当中, 医疗健康行业占据了13%, 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并购热点行业, 共完成了32宗跨境并购案例, 超过2016年同期的21宗, 涉及金额47亿美元, 超过2016年同期的37.8亿美元.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2016年, 中国药企的跨境并购案例数和涉及金额就已经打破了过往纪录. 由此可见, 跨境并购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医药企业的选择. 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纵观全球并购市场, 医药产业一直都是热点领域. 有报道显示, 瑞士著名医药公司罗氏制药的产品当中, 超过80%来自于各种形式的并购所形成的产品线扩容. 在强生, 辉瑞等大型国际医药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并购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医药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并购较为频繁的行业特征, '医药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壁垒较高, 监管很严, 新药研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并购可以分散风险, 加快项目推进. '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 新药研发耗时很长, 有的创新药从立项到上市甚至需要超过十年时间. 对发起并购的药企来说, 选择并购具有研发实力的小型药企, 可以迅速拓宽产品线, 切入新领域. 大型药企之间发生并购, 则往往意味着发起并购的企业, 希望借助并购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 进入一块较大的新市场领域.

监管也是医药行业并购频发的重要原因.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代表的各国监管机构, 对药品的审评审批都极为严格, 程序复杂, 产品随时都面临着因为临床失败而难以通过审评审批的风险. 每一款新药能够成功走向市场, 都需要企业付出高额成本, 担负巨大风险. 因此, 是否具有较强的成本和风险承担能力, 也就成为药企能否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小型药企来说, 在产品研发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接受大型药企并购, 可以将利益最大化, 风险最小化.

产业政策助推并购提速

近年来, 中国医药企业跨境并购明显增多, 除了行业特点因素外, 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行业集中度提升也是其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 国家的医药产业政策频繁出台, 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日益加大, 在医保控费, 取消药品加成, '两票制' 推行等大背景下, 整个医药行业开始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 此外, 近年来, 环保政策频频加压, 对药企的环保要求显著提升, 一些难以达到环保要求的药企开始逐渐失去竞争力. 行业洗牌加速, 集中度提升, 推动了国内医药企业并购加速.

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 截止今年上半年, 我国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 但是前100名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剩余的不足40%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 报告认为, 按照现在的趋势, 今后集中度提升会愈发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 这种趋势是医药行业市场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 在医药市场已经高度成熟的美国, 行业集中度很高, 催生了强生, 辉瑞, 默沙东, 吉利德, 艾伯维, 安进, 礼来等一大批市值很高的药企. 如强生的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 对比之下, 在中国的上市药企中, 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仅仅约2000亿元人民币, 尚有明显差距.

在国内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背景下, 一些医药企业试图通过推进企业国际化, 嫁接国外先进技术, 寻找新的市场, 提升自身竞争力, 跨国并购也就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药企的选择. 其中, 复星医药在这方面步伐积极, 做法极具代表性.

今年10月, 复星医药宣布, 以71.42亿元收购印度仿制药企业Gland Pharma 74%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 完成了中国药企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 Gland Pharma是印度领先的注射剂仿制药品生产制造企业, 也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 其最大单品肝素钠是目前全球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

谈及此次并购的意义时,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说: '中国和印度在制药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 以复星医药和Gland Pharma为代表的中印药企的资源嫁接将有利于推动中国药企在研发创新及仿制药出口等方面的国际化步伐. '

此外, 复星医药近期还完成了对西非法语区第三大药品分销公司Tridem Pharma的收购以及对台湾抗体研发公司汉霖生技的完全收购.

除了复星医药, 上海医药, 仙琚制药, 三胞集团等药企都在今年完成了重要的跨境并购. 多家企业都对外表示, 跨境并购交易将有助于其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 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 提升企业竞争力.

跨境并购风险不容忽视

然而, 并购并不意味着企业期待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就能很快顺利实现, 要让并购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需要面临许多的挑战. 如果应对不利, 很可能得不偿失.

回顾医药领域的并购历史, 并购效果不佳乃至导致企业走向没落的案例比比皆是. 阿斯康利, 强生, 默沙东等大型国际医药公司都遭遇过耗费巨资并购却未达预期的情况. 最近一个案例是以色列医药公司梯瓦制药, 在其耗资400多亿美元收购艾尔建仿制药业务的过程中, 为规避审查风险而未能实现所有收购目标, 最终还背负了巨额债务, 市场对此收购产生诸多负 面 评 价. 而在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未达预期之后, 股价更是一度严重下滑.

同样的风险也存在于中国药企的跨境并购当中. 走出去智库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存在盲目性, 对于在境外并购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基础工作研判不足, 急于做大做强, 还有一些跟风炫耀的非理性因素驱动;二是少数企业境外并购面临着高债务财务风险;三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时候遇到国外安全审查的干扰, 屡屡被否决, 增加了企业并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在医药行业领域一些过往的并购案例中, 就不乏药企对并购对象产品认识不清, 价值估计过高的情况, 最终的结果是药企花费了高额代价进行并购, 产品却并未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除此之外, 药企还应对业务整合的难度做出充分的准备. '以管理方式的差异为例, 中国管理团队的管理方式往往和国外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 在并购完成后, 如何做到管理方式上的顺利融合对并购效果至关重要. ' 前叙医药行业研究员表示, 在过往的一些成功并购案例当中, 被并购企业的原管理层或者由当地团队组成的新管理层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为他们更熟悉本地的文化和法律.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