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眼泪, 耳屎都是体内的 | '御林军'

受访专家: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王 琪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 贺运河

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周国平

北京电力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郑建红

编者的话: 身体出现不适, 人们常会大惊失色, 开始求医问药. 其实, 每个器官都有一套天生的自我防御机制, 可以应对衰老, 损伤, 变异, 异物入侵等. 一些不适症状其实是身体开启了 '自身防御系统' , 积极抵御敌人的表现. 下面, 我们就来看看每个器官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免疫系统发烧烤死细菌

发烧不是疾病, 而是一种症状. 贺运河解释说, 一定程度的发烧可增加免疫系统中白细胞的活性, 促进抗体生成, 使身体处于 '战备状态' , 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身体发热时, 体温超过了致病菌适宜生长的温度, 能起到抑菌作用. 此时不必过于焦虑, 恐惧. 体温38.5℃以下, 别急着用退烧药, 可喝适量的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 同时采用物理降温. 超过这个温度可酌情用退烧药, 目的是减轻患者因发烧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 高热不退或持续低热, 都预示着身体存在某些严重问题, 比如自身免疫疾病, 肿瘤, 感染等, 需及时就医. ▲

眼睛流泪冲走垃圾

眼泪是一种弱酸性的液体, 除98.2%的水以外, 还有溶菌酶, 免疫球蛋白, 乳铁蛋白等物质, 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溶菌酶能在5~10分钟内杀灭90%~95%的细菌. 当眼睛中落入灰尘等异物时, 产生的大量泪液能冲走异物, 并进行有效防卫, 保护角膜和结膜不受损伤. 从心理学角度看, 眼泪能缓解精神负担. 无论是悲伤垂泪, 还是喜极而泣, 都能有效释放情绪.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显示, 因感动等情绪留下的眼泪含儿茶酚胺, 这是大脑在压力下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 积聚太多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不过, 哭得太久有损记忆力和注意力, 甚至降低免疫力. 泪腺功能降低的老人, 长期戴隐形眼镜, 维生素A摄入不足, 长时间看屏幕, 长期待在空调房或暖气房, 乱滴眼药水等, 都可能导致泪腺分泌功能降低, 造成眼睛干涩, 不利于眼部健康. ▲

胃呕吐赶走病菌

摄入有毒物质, 或过杂, 过冷, 过热等刺激性食物, 或暴饮暴食后, 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贺运河说, 这是胃肠道防止病菌入侵, 调节生理功能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为了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把对胃的刺激减到最小. 呕吐时, 胃的不规则运动加上胃酸大量分泌, 上到食管, 再到口腔, 都让人很不舒服. 但不宜武断选用止吐药物, 以免让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 进一步危害健康. 若伴有胃胀, 多为进食过量而导致的消化不良, 可以适当服促胃动力药. 喷射状呕吐多为中枢神经性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 常见于脑炎, 脑膜炎, 脑肿瘤, 脑出血等疾病. 遇到这种情况, 或呕吐反复发作, 伴有腹痛, 发烧等症状时, 应立即就医. 若经常干呕, 排除胃肠道疾病, 要考虑是否患有咽炎, 尽早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

呼吸道咳嗽清除异物

北京电力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建红说,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 分泌物 (比如痰) , 或存在过敏性刺激, 炎症时, 就会反射性引起咳嗽, 帮助清除侵入呼吸道的有害物质. 喝水呛着时也会咳嗽, 这都是保护性的动作. 同样的道理, 打喷嚏能将进入鼻子的异物 (比如灰尘, 花粉等) 喷出来, 阻止其进入体内. 受凉时打喷嚏, 则可以让全身肌肉猛然收缩, 产生热量, 抵御寒冷. 很多人觉得, 咳嗽, 打喷嚏就是感冒, 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鼻炎, 哮喘, 支气管炎, 胃食管反流, 心脏病等, 都可能引发咳嗽. 比如, 睡到一半突然胸闷, 喘不上气, 咳嗽, 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 滥用止咳药, 抗生素, 感冒药来镇咳, 会让脏东西滞留在呼吸道内, 不利于消除异物, 也耽误了查找病因. ▲

大脑哈欠能补氧气

一次打哈欠的时间约为6秒. 其间, 人闭目塞听, 全身神经, 肌肉完全松弛, 身心得到短暂的休息, 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 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血液中的氧气, 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从而使精力更加充沛, 消除困倦感. 困乏的时候往往哈欠不断, 提醒你大脑已经疲劳, 需要睡眠休息. 当长时间伏案工作时, 不妨伸伸懒腰, 将头后仰, 打一个大哈欠, 能去除困倦感. 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国平指出, 频繁打哈欠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出, 过度打呵欠可能是迷走神经引起的一种反应, 可能表明出现心脏问题. 临床发现, 大约70%~80%的缺血性卒中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 会因大脑缺血, 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 有心脑血管病史者或老年人, 如果不明原因频繁打哈欠, 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

皮肤鸡皮疙瘩御寒

受凉时, 人会打寒战, 浑身起鸡皮疙瘩. 皮肤毛孔下连着一小束肌肉, 叫作竖毛肌. 冷风吹来, 皮肤表面的温度感受神经把消息传给大脑, 大脑发出命令, 收缩皮肤上的毛孔, 竖毛肌就开始收缩, 汗毛就一根根竖了起来. 这样做可以有效阻止体内热量散失, 是一种抗寒的自卫性反应, 提醒你该添加衣物了. 肌肉的收缩还能产生热量, 帮忙抵御寒冷. 受到惊吓时, 皮肤也可能出现鸡皮疙瘩, 这是自我防御神经连锁反应引起的. ▲

肠道腹泻排出毒素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肚子受凉, 常会导致腹泻. 这是肠道给人体发出的信号, 告诉你食物里有 '不友好的毒素' , 要么赶紧喝点热水, 要么加件厚衣服. 腹泻能迅速排出毒素, 避免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贺运河提醒说, 不要一有腹泻就马上用止泻药, 消炎药等. 腹泻并非都是炎症导致的, 很多消化道肿瘤, 肠易激综合征等也有腹泻症状. 滥用药物不仅阻碍毒素排出, 还可能掩盖真实病情, 延误治疗. 如果腹泻严重, 大便带血, 腹部痉挛性疼痛, 或伴有腹痛, 发烧, 呕吐等症状, 应该立即就医. ▲

耳朵耳屎筑起屏障

耳屎的学名叫耵聍, 是油脂腺和汗腺分泌的产物, 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琪说, 就像眼泪能润滑眼睛一样, 耵聍也能对耳朵起到润滑作用, 避免发干发痒, 还能防止昆虫爬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 耵聍对某些细菌起到明显的杀伤效果. 平时借助咀嚼, 张口等运动, 耳屎多自行排出. 有时耳屎会凝聚成团, 人们常常随手拿起挖耳勺, 发卡, 火柴棒, 棉签等掏耳朵, 这样做有很多害处. 外耳道皮肤很娇嫩, 与软骨膜连接紧密, 皮下组织少, 血液循环差, 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容易引起损伤, 感染, 导致疖肿, 发炎, 溃烂, 造成耳朵疼痛难忍, 影响张口和咀嚼, 甚至导致耳膜穿孔. 随意挖耳朵还可能把耳垢推得更深, 难以取出. 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 阻塞毛囊, 给细菌生长提供温床. 建议到有耳内镜的科室取出耵聍.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