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柔性显示屏生产线量产 | 突破国外垄断

打破国外垄断 中国首条柔性显示屏生产线量产

屏幕是智能手机中成本最高的组件之一. '缺芯少屏' 曾是大陆手机品牌和电视品牌的痛点. 但如今, 随着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 面板厂商开始崛起, 凭借多条高世代线建设, 产能不断扩大.

BOE (京东方) , 是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领先企业. 今年5月, 京东方在成都成功点亮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显示屏, 时隔不到半年, 该生产线提前量产. 10月26日, 京东方宣布, 成都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宣布量产. 在之后举行的客户交付活动上, 京东方向华为, OPPO, vivo, 小米, 中兴, 努比亚等十余家客户交付了AMOLED柔性显示屏产品.

目前, 很多全面屏手机都采用了AMOLED柔性屏, 但这些柔性屏都来自三星. 如今京东方成都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量产, 意味着三星垄断地位被打破, 智能手机厂商也有了更多选择.

中国厂商打破韩企垄断

10月26日, 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成都, 共同见证了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

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 也是全球第二条已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该生产线应用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 将玻璃基板切为二分之一进行蒸镀, 技术难度高, 是中国首条采用该工艺的AMOLED生产线.

同时, 该生产线采用低温多晶硅 (LTPS) 塑胶基板代替传统的非晶硅 (aSi) 玻璃基板, 并采用柔性封装技术, 实现了显示屏幕弯曲和折叠, 主要生产应用于移动终端产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设备等领域的显示产品.

京东方首席执行官陈炎顺表示, 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顺利量产, 将大幅提升京东方在高性能手机, 移动显示屏等产品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满足市场对中小尺寸高性能显示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中国OLED产业和全球柔性显示产业加速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早在5月12日, 京东方就在其官微上披露, 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据了解, 该生产线总投资465亿元, 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 2016年7月主体厂房封顶, 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尺寸为1850mm×1500mm) .

除了已经量产的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也将于2019年建成投产.

事实上, 作为国内液晶面板龙头企业, 京东方在OLED显示领域布局已久. 其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对OLED新型显示的研究, 到2017年上半年拥有OLED相关专利数量已超过1.6万件. 2013年, 京东方鄂尔多斯(13.120, -0.73, -5.27%)第5.5代AMOLED生产线就已能提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的高分辨率显示屏.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 之前AMOLED一直被日韩企业所垄断, 中国面板企业的市场份额为零. 如今,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实现了在该领域的突破, 打破了日韩企业的垄断.

为什么是AMOLED

作为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之一, 柔性AMOLED显示屏以塑料基板代替了传统的玻璃基板, 并采用可主动发光的有机材料以及柔性封装技术, 颠覆了原有刚性的显示产品形态, 可实现弯曲, 折叠等多样产品形态. 由于显示材料和技术的革新使显示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创新突破, 柔性AMOLED技术在中小尺寸领域将替代传统TFT-LCD技术, 成为主流趋势.

IHS Markit报告指出, AMOLED应用于数码相机, 平板电脑, 移动手机, 近眼头戴式显示器 (AR和VD设备) , OLED电视和智能手表等领域, 其中移动手机使用的AMOLED面板数量最多. 2016年, AMOLED面板出货量达4.16亿片, 其中3.9亿片是手机面板. 预计2017年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将增至5.13亿片. 2016年到2020年间, 全球柔性AMOLED产能将从150万平方米扩大到2010万平方米, 柔性AMOLED将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OLED面板因其响应快, 画质好, 对比度高, 轻薄等特点, 手机厂商方面均对AMOLED有旺盛的需求, 目前三星, 华为, 中兴, 金立, OPPO, vivo等中高端手机都已陆续采用AMOLED显示屏. AMOLED随着今年iPhone X的应用而需求出现爆发, 但目前供应端因专利, 技术与产能等原因被三星显示所垄断.

京东方把握机会, 加大对OLED的投入. 从专利角度来看, 公司花费6年时间自主研究OLED技术, 目前已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并且专利数已达到全球第二; 从设备角度来看, 公司与全球生产优质OLED的关键设备厂商达成合作, 已拿到设备并且签署长期供应协议; 从产能方面来看, 当成都和绵阳两条第6代柔性AMOLED产线量产后, 将为京东方带来共计96K的月产能.

实际上, 京东方重金押注AMOLED的战略并不孤独. 随着需求的持续释放, 许多面板厂商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除了京东方外, 国显光电, 和辉光电, 华星光电, 天马微电子, 信利光电等厂商, 均已兴建了AMOLED产线且发布了产品. 4月20日, 天马第6代LTPS AMOLED产线 (G6 LTPS AMOLED) 在武汉成功点亮AMOLED产品.

OLED 面板紧缺到何种程度? 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信息表示, 苹果已经与三星达成了一项涵盖2017年的OLED屏幕独家供应协议,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三星能够生产出满足iPhone需求的足够屏幕, 尤其是在三星也需要在自主设备上采用OLED屏幕的情况下.

在王艳辉看来, 苹果的举动, 一方面会引发其他厂商跟进, 另一方面也使得OLED面板更加紧俏. 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采用AMOLED面板将是趋势, 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宣布AMOLED产线实现量产, 这对智能手机市场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面板龙头盈利大增

2010年6月30日, 京东方A(6.150, 0.23, 3.89%)收盘股价为2.21元. 2012年1月6日, 收盘价为1.59元. 2016年1月28日, 京东方A收盘价为2.17元. 然而, 自2016年9月开始, 公司股价便走出了独立于指数的上涨行情, 于2017年10月27日收盘价为5.92元. 这是一个正在上演的科技股崛起的故事.

10月24日, 京东方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 公告显示, 预计1~9月营业总收入为694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51.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64.8亿元, 同比增长4503.45%.

东吴证券(10.950, -0.30, -2.67%)在最新研报中表示, 京东方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是因为面板供需出现反转, 导致下游面板价格出现反弹, 公司产能利用率也得到提升; 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产品性能与良品率不断爬升.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 供应端的三星, LG等韩国厂商不断关停产线, 夏普被富士康收购后禁止外供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供应端产能减少; 需求端因消费升级推动了大屏化趋势, 加上显示面板在诸如汽车电子等下游应用场景增多, 使得需求端出现增长.

天风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 面板行业上半年的价格波动趋于稳定, 目前面板行业市场1100亿美元, 年增长5%左右. 预计2017年京东方LCD业务营收791亿元, OLED加速跟进三星, LG. 根据WITSVIEW的统计数据, 2017年上半年, 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 平板电脑显示屏, 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市占率已经全球第一, 公司显示板块有望维持大幅增长, 行业集中度将随着规模效应继续提升.

在业绩快报中, 京东方指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精益管理, 产品良率及品质继续提升, 高附加值产品导入速度和出货比重显著提高,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 加之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相对去年同期较高,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关于京东方高附加值产品导入速度和出货比重显著提高, 据证券时报报道, 京东方董秘刘洪峰上月表示, 比如当前发展势头强劲的手机全面屏, 公司第一款全面屏已于7月量产出货, 目前已成功开发5款全面屏产品, 供货华为, vivo, OPPO等品牌厂商.

上述东吴证券研报中表示, 京东方OLED业务卡位优势明显, 有望持续受益. 预计到2019年公司绵阳柔性AMOLED线投产后, 京东方有望超越LG Display, 成为全球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OLED面板生产企业.

据京东方介绍, 在AMOLED方面, 其已有多年的技术积累, 再加上TFT-LCD的产业基础, 让其在AMOLED技术研发, 产品创新, 供应保障和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京东方已积累了完整的产业链资源, 并与OLED关键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积极推动OLED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将其打造成 '中国制造' 的又一张新名片.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