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生医所所长林启万表示, 医疗产业的这第四次革命, 透过感测技术, 提升手术的效率, 连接医院与家庭, 将个人资讯与医院需要的资讯进行对接. 而透过这些分析, 将能降低病人风险, 增加医师决策的正确性, 进一步提升医疗品质, 并简化整体医疗流程, 这么做可望节省60~70%的医疗支出费用.
林启万认为, 目前台湾医疗产业, 可看到居家个人与传统消费性电子的结合性非常强, 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原本的国内电子大厂供应链, 自2010年起积极投入医疗器材的产业, 并从零组件开始发展, 也进行很多代工服务; 直到2007~2012年, 医疗产业才朝向关键零组件的自主化, 也才有高阶医材的出现.
研华科技智能医疗事业处协理黄滇桦观察, 智能化的医院须强调三个部分, 首先, 是提供病人急重症的救护与手术, 比方一体化手术室, 可提供手术相关的服务与产品; 其次, 则是以病患为中心的智能病房, 能够满足病患点餐, 日常护理照护流程等相关服务的需求; 最后, 则是最让病人与医院有感的就诊流程简化. 举例来说, 挂号不须排队, 只要插入健保卡, 就知道就诊等候时间多长, 需要前往的诊间号码等个人化讯息.
在智能病房方面, 也关乎到医疗4.0时代大数据的问题. 举例来说, 每天医院要处理最多资料量的是护士, 从病人的生理病症, 讯号量测, 到餐点规划, 排泄等数据, 所有资料都必须上传, 再从电子病历中, 把医师医嘱下载下来. 每位护士每天经手的资料量, 可说超乎想像, 但如果资讯能够有效集中处理, 除了可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更可减少医疗纠纷与医务疏失. 智能病房的资料串流整合, 即可帮助护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也是医疗4.0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商机. 将健检资料与就诊资料对接后, 可望出现健康云的概念; 运用AI与大数据做到精准诊断与个人化医疗, 也将是未来的显学.
展望未来, 在台湾医疗产业有了技术自主开发能量后, 正走向高值化的布局, 其中关键的元件, 包括超音波模组和光学检测模组. 这些模组目前国内已有自主能力开发制作, 将来跟不同治疗方式做整合后, 可望搭配大数据与机械学习, 达到智能化医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