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f/1.6大光圈 | 华为Mate 10拍照更出色

2014年, 华为发布了Mate 7——这是Mate系列的第三代产品, 同时也是 'Mate' 家族的转型之作: 正是从Mate 7开始, '华为Mate' 以成熟的高性能表现, 高清大屏的视觉享受以及大电池所带来的长续航令消费者眼前一亮. 自此之后, Mate系列就成为了国产高端商务手机的擎天一柱, 并一直延续至今: Mate 8 '逆袭' 海外厂商的高性能, Mate 9的徕卡双摄与保时捷设计, 无不在市场上引发热议.

就在一周前, 华为正式宣布, Mate 9的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 而也就是在同一场发布会上, 我们迎来了新旗舰华为Mate 10系列……麒麟970主控延续了前代960的架构, 性能, 而4000mAh的大电池和10nm的主流制程也足以保障这块业界最大最复杂的芯片依然能够有令人满意的续航.

但是, 相比于性能等级, 电池容量等方面 '延续辉煌' , Mate 10的进步其实体现在更多更全面的地方,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逐一解析, 这些Mate 10相比前代进步特别大的细节.

外观设计: 大屏依旧, 手感却变好了

相信任何看到Mate 10真机的朋友, 第一印象都是 '屏占比大了好多' . 的确, Mate 10延续了经典的5.9吋16:9大屏设计, 但与此同时, 整机的长度相比Mate 9短了6.4mm, 宽度窄了1.1mm, 握持起来感觉舒适趁手了不少.

当然, 要做到机身尺寸的 '瘦身' , 背后是工程师们对Mate 10内部结构紧凑化的艰难设计和对新工艺零部件的积极采用——其中, 最突出的就是Mate 10正面底部的指纹模块. 要知道, 在仅有1.6cm长的 '下巴' 上要安置一颗指纹键, 还要保证机身面板强度和指纹键的识别成功率——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正是靠着这次正面紧凑化设计的改进, 即使是16:9屏幕的Mate 10这次也拥有了不输业界其他 '全面屏' 对手的屏占比——这块屏幕的色彩, 亮度, 分辨率也都创下了Mate系列的新高. 2K的HDR屏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了, 而这也使得Mate 10在屏幕观感上超越同期的旗舰对手们了.

而在机身背面, 华为Mate 10的改动就更大了: 四曲面玻璃取代了传承数代的金属机身, 给Mate 10的外观增添了如同奢侈品的光泽与质感. 而这也意味着Mate 10的握持手感相比前几代有着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 在Mate 10的镜头周围, 玻璃下方有一道异色的装饰带——而在Mate 10发布的同时, 华为也正式承认了它作为华为手机家族设计的地位.

拍照: 业界最大光圈, 新徕卡双摄

早在华为P9发布的时候, '徕卡双摄' 的名号就给了整个手机业界巨大的震撼: 不可否认, 这家德国老牌相机/镜头厂商的参与令华为高端手机的拍照水平相比以往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准了华为手机的拍照实力.

自P9, Mate 9, P10三代发展以来, 华为的 '徕卡双摄' 方案已经更迭了三代, 镜头参数, CMOS规格都先后进行了升级. 而在这次的Mate 10上, 我们很自然地迎来了新一代的徕卡双摄镜头发布.

首先, 如果你有仔细看过Mate 10的宣传图或是真机, 就会发现这一代的徕卡镜头属于 'SUMMILUX' 系列, 这个系列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光圈!

所以, 当我们看到Mate 10系列成为业界第二个达到f/1.6光圈的双摄手机时, 就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了. 那么大光圈的好处有哪些呢? 首先, 光圈越大, 镜头的进光量就越大, 对于手机这种小镜头小 '底' 的设备来说, 进光量严重不足一直都是困扰成像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而大光圈就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缺憾, 特别是在夜拍的时候更是如此.

其次, 大光圈镜头因为进光量更大, 在日常拍摄时快门时间就能缩得更短, 从而减少因为手抖或被摄物高速移动而造成的模糊——虽然华为Mate 10也配备了光学防抖功能, 但大光圈带来的抓拍优势是光学防抖所不能做到的.

最后, 对于那些特别喜欢 '虚化' , '糖水风' 照片的用户来说, 大光圈本身就是成就焦外虚化的利器, 再加上双摄系统和华为Mate 10内置AI芯片的加持, 想要拍出美美的人像照片, 简直so easy!

AI: 这才是Mate 10的杀手锏

如果说前面的这些都还只是Mate 10在 '前辈' 们的基础上进行补完和强化, 那么新加入的大量AI特性就真的是Mate 10最具代表性的杀手锏功能了.

首先, Mate 10内置的麒麟970主控集成了NPU (神经网络处理器) , 这块专为AI应用设计的核心可以运行目前流行的多数AI算法, 而且在执行AI相关运算时, NPU的性能比一般的移动CPU高了25倍, 功耗却只有CPU的50%.

正是有着这样强大的硬件单元作为支撑, Mate 10在系统内大量融入了基于AI算法的人性化功能. 从学习用户习惯进行APP和硬件调度, 帮助手机实现比Mate 9系列最大提升30%的续航, 到基于AI大数据训练的拍照物体和场景自动识别——很多时候, 用户也许并没有感觉到AI的存在, 而它却已经 '默默地' 替你将手机调校得更加顺手好用了.

当然, Mate 10的AI也能和用户交流: 比如说新加入的 '双指识屏' : 双手双指在文字信息上轻轻一按, AI能自动识别人名, 书名, 地址……并自动触发关联操作, 包括搜索, 导航, 订餐, 音乐等. 目前Mate 10的AI已经学习了超过1700万个可识别词条. 未来还会持续增长.

还有微软为Mate 10定制的AI随行翻译: 通过AI芯片的加速算法, 拍照翻译速度提高了300%, 支持超过50语种. 甚至还能在多人会话场景中自动识别不同语言, 并自动做出回应.

此外, Mate 10也带来了全新的语音助手 '小E' : 和过去单纯的 '你问我答' 的搜索引擎式助手相比, '小E' 能够听懂更为口语化的指令, 还能自动对系统设置进行修改, 或是联动一些内置软件进行自动操作, 比如修改音量, 清理垃圾等. 这样一来, 不仅用户会感觉手机更为 '智慧' 和 '亲切' , 对于一些并不太懂得维护的用户来说, 也降低了使用门槛.

其实, 诸如翻译, 语音助手这样的功能, 在过往的智能手机上也不是没有过. 那么搭载了AI智能硬件的华为Mate 10好在哪里呢?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因为有专用的AI单元, 识别, 处理速度更快更自然, 用户的感受会觉得流畅实用. 另外一点则是用户感受不到, 但却更为重要的: 那就是通过将大量的AI计算操作放在本机而非云端进行, 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不外泄.

应该说, 'AI化体验' 是本次华为Mate 10最突出的卖点, 也是它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最大的特征. 而其他全面而又强大无短板的配置也使得这部新旗舰相比它的前代更值得用户选择——至少, 作为一款承载着华为 '未来' 的商务高端产品, Mate 10的实力确实是足够令人印象深刻的.


2014年, 华为发布了Mate 7——这是Mate系列的第三代产品, 同时也是 'Mate' 家族的转型之作: 正是从Mate 7开始, '华为Mate' 以成熟的高性能表现, 高清大屏的视觉享受以及大电池所带来的长续航令消费者眼前一亮. 自此之后, Mate系列就成为了国产高端商务手机的擎天一柱, 并一直延续至今: Mate 8 '逆袭' 海外厂商的高性能, Mate 9的徕卡双摄与保时捷设计, 无不在市场上引发热议.

就在一周前, 华为正式宣布, Mate 9的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 而也就是在同一场发布会上, 我们迎来了新旗舰华为Mate 10系列……麒麟970主控延续了前代960的架构, 性能, 而4000mAh的大电池和10nm的主流制程也足以保障这块业界最大最复杂的芯片依然能够有令人满意的续航.

但是, 相比于性能等级, 电池容量等方面 '延续辉煌' , Mate 10的进步其实体现在更多更全面的地方,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逐一解析, 这些Mate 10相比前代进步特别大的细节.

外观设计: 大屏依旧, 手感却变好了

相信任何看到Mate 10真机的朋友, 第一印象都是 '屏占比大了好多' . 的确, Mate 10延续了经典的5.9吋16:9大屏设计, 但与此同时, 整机的长度相比Mate 9短了6.4mm, 宽度窄了1.1mm, 握持起来感觉舒适趁手了不少.

当然, 要做到机身尺寸的 '瘦身' , 背后是工程师们对Mate 10内部结构紧凑化的艰难设计和对新工艺零部件的积极采用——其中, 最突出的就是Mate 10正面底部的指纹模块. 要知道, 在仅有1.6cm长的 '下巴' 上要安置一颗指纹键, 还要保证机身面板强度和指纹键的识别成功率——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正是靠着这次正面紧凑化设计的改进, 即使是16:9屏幕的Mate 10这次也拥有了不输业界其他 '全面屏' 对手的屏占比——这块屏幕的色彩, 亮度, 分辨率也都创下了Mate系列的新高. 2K的HDR屏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了, 而这也使得Mate 10在屏幕观感上超越同期的旗舰对手们了.

而在机身背面, 华为Mate 10的改动就更大了: 四曲面玻璃取代了传承数代的金属机身, 给Mate 10的外观增添了如同奢侈品的光泽与质感. 而这也意味着Mate 10的握持手感相比前几代有着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 在Mate 10的镜头周围, 玻璃下方有一道异色的装饰带——而在Mate 10发布的同时, 华为也正式承认了它作为华为手机家族设计的地位.

拍照: 业界最大光圈, 新徕卡双摄

早在华为P9发布的时候, '徕卡双摄' 的名号就给了整个手机业界巨大的震撼: 不可否认, 这家德国老牌相机/镜头厂商的参与令华为高端手机的拍照水平相比以往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准了华为手机的拍照实力.

自P9, Mate 9, P10三代发展以来, 华为的 '徕卡双摄' 方案已经更迭了三代, 镜头参数, CMOS规格都先后进行了升级. 而在这次的Mate 10上, 我们很自然地迎来了新一代的徕卡双摄镜头发布.

首先, 如果你有仔细看过Mate 10的宣传图或是真机, 就会发现这一代的徕卡镜头属于 'SUMMILUX' 系列, 这个系列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光圈!

所以, 当我们看到Mate 10系列成为业界第二个达到f/1.6光圈的双摄手机时, 就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了. 那么大光圈的好处有哪些呢? 首先, 光圈越大, 镜头的进光量就越大, 对于手机这种小镜头小 '底' 的设备来说, 进光量严重不足一直都是困扰成像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而大光圈就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缺憾, 特别是在夜拍的时候更是如此.

其次, 大光圈镜头因为进光量更大, 在日常拍摄时快门时间就能缩得更短, 从而减少因为手抖或被摄物高速移动而造成的模糊——虽然华为Mate 10也配备了光学防抖功能, 但大光圈带来的抓拍优势是光学防抖所不能做到的.

最后, 对于那些特别喜欢 '虚化' , '糖水风' 照片的用户来说, 大光圈本身就是成就焦外虚化的利器, 再加上双摄系统和华为Mate 10内置AI芯片的加持, 想要拍出美美的人像照片, 简直so easy!

AI: 这才是Mate 10的杀手锏

如果说前面的这些都还只是Mate 10在 '前辈' 们的基础上进行补完和强化, 那么新加入的大量AI特性就真的是Mate 10最具代表性的杀手锏功能了.

首先, Mate 10内置的麒麟970主控集成了NPU (神经网络处理器) , 这块专为AI应用设计的核心可以运行目前流行的多数AI算法, 而且在执行AI相关运算时, NPU的性能比一般的移动CPU高了25倍, 功耗却只有CPU的50%.

正是有着这样强大的硬件单元作为支撑, Mate 10在系统内大量融入了基于AI算法的人性化功能. 从学习用户习惯进行APP和硬件调度, 帮助手机实现比Mate 9系列最大提升30%的续航, 到基于AI大数据训练的拍照物体和场景自动识别——很多时候, 用户也许并没有感觉到AI的存在, 而它却已经 '默默地' 替你将手机调校得更加顺手好用了.

当然, Mate 10的AI也能和用户交流: 比如说新加入的 '双指识屏' : 双手双指在文字信息上轻轻一按, AI能自动识别人名, 书名, 地址……并自动触发关联操作, 包括搜索, 导航, 订餐, 音乐等. 目前Mate 10的AI已经学习了超过1700万个可识别词条. 未来还会持续增长.

还有微软为Mate 10定制的AI随行翻译: 通过AI芯片的加速算法, 拍照翻译速度提高了300%, 支持超过50语种. 甚至还能在多人会话场景中自动识别不同语言, 并自动做出回应.

此外, Mate 10也带来了全新的语音助手 '小E' : 和过去单纯的 '你问我答' 的搜索引擎式助手相比, '小E' 能够听懂更为口语化的指令, 还能自动对系统设置进行修改, 或是联动一些内置软件进行自动操作, 比如修改音量, 清理垃圾等. 这样一来, 不仅用户会感觉手机更为 '智慧' 和 '亲切' , 对于一些并不太懂得维护的用户来说, 也降低了使用门槛.

其实, 诸如翻译, 语音助手这样的功能, 在过往的智能手机上也不是没有过. 那么搭载了AI智能硬件的华为Mate 10好在哪里呢?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因为有专用的AI单元, 识别, 处理速度更快更自然, 用户的感受会觉得流畅实用. 另外一点则是用户感受不到, 但却更为重要的: 那就是通过将大量的AI计算操作放在本机而非云端进行, 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不外泄.

应该说, 'AI化体验' 是本次华为Mate 10最突出的卖点, 也是它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最大的特征. 而其他全面而又强大无短板的配置也使得这部新旗舰相比它的前代更值得用户选择——至少, 作为一款承载着华为 '未来' 的商务高端产品, Mate 10的实力确实是足够令人印象深刻的.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