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智能互联汽车领域, 无论是传统车企, 跨界造车企业还是技术驱动型初创公司, 都竞相加快相关技术的研发, 以抢滩这一新兴市场. 其中, 专利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最易量化的指标之一, 通过对全球智能互联汽车领域相关的技术专利大数据的采集, 分析, 可以了解全球智能互联汽车领域热点研究方向, 各国, 各大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布局重点, 同时也可以通过专利数据预测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以及可能存在的技术空白点. 这对于我国相关企业确立研发方向, 寻求技术合作, 进行专利布局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专利总体呈高涨模式
智能网联汽车被称为 '车轮上的人工智能' , 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两条技术主线, 其中智能化主要指基于车载传感器的自动驾驶, 包括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 网联化指的是通讯互联, 包括车联网和车载通讯系统. 该报告指出, 近年来,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专利申请在数量上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从技术分布上看, 驾驶员预警系统, 主动交通避撞, 光学观察装置, 未分类避撞系统, 行车辅助避撞, 导航系统, 线路保持控制, 远程通信等领域成为研发的热点. 目前,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专利申请超过4.5万件, 其中近十年专利申请3.2万件, 占比超过70%, 2009年以后专利申请量暴涨, 年增长率接近20%. 该报告显示, 近10年以来驾驶员预警系统和主动交通避撞类别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
■近95%的专利集中在五个国家
放眼全球, 中国已经成为该领域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 占全球3.2万件专利的37%, 其次是日本, 美国, 德国和韩国, 分别占比是20%, 16%, 12%和7%, 五国合计占全球近95%的专利. 受益于政府对专利申请的政策支持, 我国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欧美, 然而在热点技术方向上, 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显劣势, 另外中国 '走出去' 的专利很少, 在TI核心板专利集合 (即只收录欧美专利和日韩专利) 中, 欧德日3国占比高达80%, 我国仅占1.57%. 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跨国车企十分重视在华的专利申请, 该报告指出,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中国专利局收到的申请数量最多, 高达12106件, 其次是美国5253件, 日本5124件和德国4017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仍有传统车企主导
该报告指出, 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 丰田, 博世, 日本电装, 通用汽车, 戴姆勒和大陆等跨国车企仍然保持专利申请数量上的优势, 在专利申请类别的布局上, 各大车企则有所侧重, 研发重点也随着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动. 从整体上看, 丰田的申请数量最多, 达到1355件, 其次是博世, 日本电装, 三菱, 通用汽车, 戴姆勒, 大陆, 现代, 爱信, 日产. 可以看出, 排名前10的公司均为OEM (整车制造商) 或者Tier1 (一级零部件供应商) , 在专利申请数量前50的公司中, 传统车企占比达到70%, 这足以证明传统车企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上的领先, 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技术积累在进军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时具有巨大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 在全球前50名的机构中, 我国有4家机构进入, 分别是吉利汽车, 奇瑞汽车, 长安大学和吉林大学.
在4个细分领域中, 谷歌是无人驾驶领域当之无愧的冠军, 专利总数排名第一, 远高于其他机构, 中国有两家机构进入前20, 分别是吉利和吉林大学; 在辅助驾驶领域, 传统车企则占据绝对优势, 丰田也超过1000件的数量位列第一, 其次是博世和日本电装等企业; 在车联网领域, 丰田和日本电装分别以126和115件位列一, 二位, 我国的乐视以40件专利数排名第7位; 在车载通讯领域, 通用汽车以超过300件的专利数稳居第一.
■对我国相关企业的启示
该报告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第一, 关注细分领域的技术空白点,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技术布局; 第二, 立足自主研发, 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利质量; 第三, 推进全球化战略, 重视跨国专利交易和涉外专利诉讼; 第四,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技术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