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致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差距.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用于农业生产的特种机器人得以问世, 并逐渐成为农业技术装备研发的重要内容. 农用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 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国内农用机器人处于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实际, 纷纷开始农业机器人的研发, 并相继研制出了嫁接机器人, 扦插机器人, 移栽机器人和采摘机器人等多种农业生产机器人. 农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 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日趋老龄化渐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设施农业, 精确农业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人工作业成本的不断攀升, 为农业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农用机器人在中国无论是研发还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具体表现在投资少, 发展慢, 技术差距大等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 直到工业化, 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农用机器人的研发范围才逐步扩大. 目前在耕耘机器人, 除草机器人, 施肥机器人, 喷药机器人, 蔬菜嫁接机器人, 收割机器人, 采摘机器人等方面均有研发.
尽管中国机器人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农用机器人差距更大. 但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力度, 中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 也为农用机器人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农用机器人技术的先进性和先导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未来我国农业技术装备研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农用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农业机器人,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 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一些农业机器人作业于田间, 将会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能够合理的利用劳动力资源.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两个方面, 一是行走系列农业机器人, 其导航系统能知道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和避障, 探测定位和控制系统稳定性;二是机械手系列机器人,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 形状也不同, 所以开发机器人不仅要考虑作业对象的基本特性和力学特性, 甚至连化学特性, 生理特性也该考虑.
总体来说,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 农用机器人大致有以下三个发展趋势, 即实现最佳作业方法, 结构更加简单价格更为合理, 用途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