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芯片花落贝恩资本 | 东芝成撬动芯片产业支点

本报记者邹奕萍

在历经大半年的波折后, 东芝芯片业务出售终于尘埃落定. 2017年9月20日, 东芝董事会确定东芝半导体将以2.4兆日圆出售给日美韩联盟. 围绕多个企业, 各国联盟的东芝收购案以鸿海, 三星的落败落下帷幕.

围绕东芝芯片的 '三国杀'

存储, 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使得存储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全球闪存的发明者和领先企业, 东芝在市场份额上, 仅次于三星电子名列全球第二, 使得东芝闪存业务成为科技巨头争抢的 '香饽饽' . 自从东芝决定出售半导体20%股份, 便引发半导体公司和科技公司疯狂争夺. 先是合作企业美国西部数据暧昧试价, 后有竞争对手 (美国, SK) 持续加价, 演变到鸿海375亿美元的 '不差钱' 闹剧, 最终到西数的 '梭哈' 式180亿美元报价直接探底. 整个竞购过程就是一场典型的 '三国杀' . 角逐的三股势力打得火热, 不仅出价屡创新高, 也拼命用各种手段去卡对手, 同时为己方阵营争取优势.

然后这一切的厮杀以日美韩联盟的胜利告终. 东芝20日发布公告称, 已同意将芯片业务出售给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 交易金额约2万亿日元 (180亿美元) , 预计将在明年3月31日前完成. 贝恩财团背后的支持者为日本企业以及海外企业, 其中也包括东芝自身. 具体细节上, 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未来将持有东芝芯片业务49.9%的股权, 东芝将继续保有40%的股权, 其他出资的日本企业和帮助东芝融资的日本银行将获得10.1%的股权.

东芝成撬动芯片产业支点

那么, 东芝芯片何以能引起如此大的波澜, 引无数财团竞折腰呢?

首先, 存储市场面临新一轮爆发机遇. 在物联网时代, 联网设备数量激增将造就海量信息存储需求, 将为存储器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 特别像中国这样的消费电子大国, 个人所拥有的终端产品数量将随国民生活水平提升而增加, 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巨大. 因此, 这样的发展的机遇将会是前史未有的.

其次, 东芝半导体是一块可预期的 '肥肉' . 解读东芝半导体盈利能力我们可以看出, 去年东芝营收5.67万亿日元, 其中是25%是东芝半导体贡献的. 2016年第三季度的NAND闪存市场, 三星以27.44亿美元的营收位居第一, 占比36.6%; 东芝以20.27亿美元排在第二, 市场份额为19.8%. 这些都证明了东芝半导体在东芝是一个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 因此, 任何竞争者只要把东芝半导体到手, 借助东芝闪存粒子技术, 将在闪存市场占有领先地位. 富士康, SK海力士, 美光都是冲着这一点去的, 三星则更是希望可以垄断闪存行业.

再次, 苹果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于苹果而言, 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上一直依赖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 本身就是一大隐患. 通过收购东芝芯片, 将进一步压缩三星的市场份额, 也提高未来议价的筹码. 随着贝恩资本收购达成, SK海力士与东芝形成阵营. 虽然说, 贝恩资本作为最终的收获者, 但在此联盟中, 除了SK海力士, 苹果应该是收益最多的.

'中国芯' 须突围加速雄起

东芝芯片出售的敲定必将会引来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大洗牌. 而这将对正努力实现自主替代的国内存储器芯片厂商造成巨大的压力.

近些年我国一直通过政策, 资金等方面建设半导体产业, 以实现自主替代摆脱 '缺芯之痛' . 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出了很远. 目前我国已有了长江存储, 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等三大存储器势力. 同时像兆易创这样的企业也在Nor Flash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 应该看到, 高精尖核心技术的短板, 顶级研究性人才的缺乏, 都使我们与国际芯片巨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 当三星进一步扩大产能, 当东芝芯片出售催生起另一股更强的芯片势力, 都将使中国厂商面临更大压力.

中国市场消耗了全球55%的存储芯片产能, 背靠着这样一个需求旺盛的巨大市场, 中国要想推动自己的存储芯片产业与三星等巨头竞争, 让自已的企业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 就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 同时在在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领域抢险布局. 唯有此, 上下一心建设下, '中国芯' 才有出头之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